589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9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5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加强心理护理。

预防和控制术后病发症。

认真指导康复训练并做好出院指导。

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可获得良好效果。

电子耳蜗植入已成为帮助深度耳聋或全聋病人恢复听觉的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关键字】耳鼻喉科护理;电子耳蜗;患者;护理;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18岁,其中语前聋患者4例,语后聋患者1例。

病因大致为先天性和药物毒性耳聋两种。

入院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言语训练。

入院后查体:双内、外耳发育正常,乳突气化良好,残留末梢神经对电刺激有反应,此为基本手术适应证。

于全麻下行电子耳蜗植入术。

手术将人工电子耳蜗置于内耳鼓阶,耳蜗接受/刺激器固定于乳突。

经过周密、精心的围手术期检查、治疗和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面瘫、感染、大出血及电极失败等并发症。

出院后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疗效现正在观察之中。

2.人工电子耳蜗的原理
电子耳蜗(cochlear mplant)又称为电子耳蜗赝复物(cochlear prostheses)其工作原理为: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入病人耳蜗,刺激病耳残存的听神经而使病人产生某种程度的听觉,整体过程只需数毫秒就可完成,植入电子耳蜗内的2个电极,分别刺激不同部位的听觉神经末梢,从而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达到改善听力和提高言语分辨能力的功能3护理体会3.1心理护理: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患者家属对手术的迫切要求和手术期望过高,可导致病人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帮助聋儿及家属正确认识电子耳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树立适宜的期望值。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各种方式生命体征监测:术后6 h内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本组5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平稳,术后体温波动在37.3~38.0℃,考虑为手术吸收热,嘱患者多饮冷开水,并给予额部冷敷后,体温降至正常。

加强随访:术后1个月来院开机进行听力测试,由听力师配备外部装置,开启言语处理器,调试言语处理程序。

开机后第1个月来院,调机并反馈语言训练的进展,每周1次;第2~3个月,每月2次,以后每半年调试1次,最终每年调试1次。

为了保持声感,嘱未行植入的一侧仍需佩戴助听器,开机后可停戴助听器,并指导患者
识别人工耳蜗发出的刺激信号,让他们逐渐适应由此产生的信号:3233.
[2]胡宁,曹永茂.人工耳蜗咨询问题解答[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9:6162.
[3]李永新,韩德民.人工耳蜗手术植入适应证及手术准备[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5(3):189.
[4]韩德民.人工耳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