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分层突破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分层突破新人教版
自我校对]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
C.责任制内阁
D.皇帝
E.1787年宪法
F.国会
G.议会
[核心整合]
1.(xx·汕头高一检测)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
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
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
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解析】“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说明了议会的重要,故选D项。
【答案】 D
主题二全面认识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
[核心整合]
1.形成原因
(1)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都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加速了民主化进程,因而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2)同时也受到各国国情特别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2.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可见,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2)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本质
资产阶级力图通过立法权限制君主和总统滥用行政权力,并以此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形式上都建立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
但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但其本质都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4.历史意义
(1)否定君主专制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2)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由此来巩固国家统一。
(3)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权,缓和阶级矛盾。
总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成果,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即时演练]
2.代议制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 A.分权与制衡B.制定宪法或法律
C.实行政党政治D.民选产生国家元首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议会选举和立法,从而与行政权分离并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政党政治也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
英国的国家元首为国王,国王是世袭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因此排除D项。
【答案】 D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3章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
济改革单元分层突破岳麓版
A.新经济政策
B.工业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E.戈尔巴乔夫改革
F.苏联解体
G.以工代赈
H.政府干预经济
I.福利国家
主题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核心整合]
1.演变过程
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3)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2.影响因素
(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是根本原因。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原因。
(3)经济危机、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即时演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整个欧美世界都在学习罗斯福新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这表明( )
A.政府干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
B.自由竞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
C.实行高福利是整个欧美世界都在学习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动力
D.凯恩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解析】A项与题干中“几乎整个欧美世界”相符。
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二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体制的异同
[核心整合]
1.相同点
(1)都是在社会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实行的。
(2)都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3)都暂时解决了危机,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2.不同点
(1)从实施目的来看:斯大林体制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2)从实施效果来看:斯大林体制存在很多弊端,给苏联造成了社会危机,后经历届政府改革仍然无法改变;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为“二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并得到加强。
(3)从实质来看:斯大林体制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模式;罗斯福新政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整。
[即时演练]
2.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 )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形式不同
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解析】处在不同经济制度之下,两者的经济基础是根本不同的,这正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