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学习主题第9课《秦朝的统一》 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说课稿《秦朝的统一》
说课人:东乡二中吴华珍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朝的统一》。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下面我把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构想向大家做个汇报。
(一)导入新课
1 故事导入
请1-2名学生讲述秦始皇童年的故事,从秦始皇童年经历中分析他的性格养成(如坚韧、暴虐等)和理想(如统一、至高无上的权利等)的确立。
课件出示讨论题:秦始皇树立理想(统一六国)的基础是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
通过秦王这个人物的刻画,作为本课的主要线索,让干巴巴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血有肉,从而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秦王成长坎坷,他在复杂的环境中成长,形成其坚毅的性格,也为后来的暴政打下伏笔。
2 、破解课题:
让学生回忆“六”是指哪六个国家?“扫六合”是什么意思?使学生能联系旧知,理解“合”的含义,从而过渡到本课的重点“统一”。
(二)课文探究:
1 、探究秦王扫六合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
( 1 )课件演示:秦灭六国的动态地图。
边演示老师边讲述六国灭亡的时间;秦统一的时间;秦王登基的隆重场面;秦的疆域。
重在演示“合”的过程,恰当引入图示压缩记忆法,识记秦朝的疆域。
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简化历史信息的呈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
( 2 )分组讨论:为什么秦王能扫六合?秦王扫六合有何重要意义?讨论之后,分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可以向别组发起挑战。
通过讨论认识秦王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2 、探究秦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 1 )讨论:秦为了巩固统一国家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再用幻灯
展示中央集权制的层级图。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这样比较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所以我用“幻灯演示,老师讲述,学生动手绘制”的方法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层级关系。
从而突破了这一难点。
( 2 ) a 、讨论: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在这里学生可能只找到“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而忽略了“开发南疆”,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开发南疆也是秦朝的经济措施之一,它和我们当代的“西部大开发”是同一个含义)
b 、看图讨论:课件出示一组漫画,思考这组漫画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
问题?怎样解决?
然后课件展示七国的货币。
C 、探讨: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有何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措施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通过观看连环画来理解统一货币、度量衡的重要意义,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从而突破了本课又一个难点。
( 3 ) a 、讨论:秦在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幻灯片出示统一文字
3 、分组讨论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不很建全,所以在讨论之前老师作必要的提示,从“秦统一的意义”“秦巩固措施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去探讨)
课件出示歌谣
学生通过观看歌谣表演,深刻认识到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设计这一有趣的活动,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4 、人物评论台:两组分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这一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秦始皇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评价人物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评价观,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和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竞争意识。
以便为下一课“伐无道,诛暴秦”作辅垫。
5 、才艺表演:分组表演有关秦始皇的历史故事,老师评述鼓励。
这一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想象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整合历史事件的能力,从而检验同学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程度。
(三)小结
( 1 )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2 )课件出示板书设计
(四)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问题组织讨论:
运用课件给学生适当提示
我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历史评价观。
2、自由空间
课件出示幻灯片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统一”的理解,“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众望所归。
(五)课外搜集:有关秦始皇的民间故事或历史故事。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