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5章第2课时氨和铵盐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氨和铵盐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B.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
D.氨溶于水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氯化铵对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很小,所以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
2.下列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氨呈碱性
B.氨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C.氨易液化
D.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
,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烧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引发喷泉。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不变蓝的有( )。
A.加热浓氨水
B.加热NH4Cl和浓NaOH的混合溶液
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
D.加热饱和NH4Cl溶液
4.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的成分和液氨相同
C.氨水中含氮微粒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
D.1 mol·L-1的氨水指在1 L溶液中含NH3、NH3·H2O、N H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答案D
解析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一种弱碱,可以部分电离成N 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A项错误;液氨是纯净物,氨水是氨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其中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NH3·H2O,B项、C项错误;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3·H2O N H4++OH-,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1mol·L-1的氨水中c(NH3)+c(N H4+)+c(NH3·H2O)=1mol·L-1,则1L1mol·L-1的氨水含NH3、NH3·H2O、N H4+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D项正确。
5.检验铵盐(N H4+)的方法: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向少量待检物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物质是铵盐(N H4+)。
6.下列装置用于进行指定实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氨
B.用装置乙除去氨中的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
,A错误;氨能与浓硫酸反应,B错误;装置丙中只有进气口,没有出气口,C错误;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被水吸收时容易发生倒吸,装置丁可以防止倒吸,D正确。
7.某同学探究氨和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加热NH4Cl晶体制备氨
B.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观察到白烟
C.将浓氨水滴到CaO上,会有氨生成
D.除去碘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可采用升华的方法
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两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NH4Cl,A项错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但浓硫酸难挥发,故不会发生反应,B项错误;浓氨水滴到CaO上,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放出热量使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分解,会有氨生成,C项正确;碘易升华,NH4Cl受热易分解,不能用升华法除NH4Cl,D项错误。
8.在50 mL锥形瓶中盛有20 mL浓氨水,向氨水中鼓入空气并迅速将烧红的铂丝伸入瓶中并接近浓氨水的液面。
(1)向浓氨水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2)这个反应叫,化学方程式为。
(3)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中,有时会看到白烟,此白烟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
答案(1)补充O2并将NH3吹出
(2)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3)NO22NO+O22NO2
(4)NH4NO33NO2+H2O2HNO3+NO,NH3+HNO3NH4NO3
浓氨水有挥发性,鼓入空气能促使氨挥发,得到氨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2)在加热及铂丝的催化作用下,氨被氧气氧化。
(3)反应生成的NO与氧气继续反应,得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挥发出的硝酸可继续与氨反应,得到硝酸铵白色固体小颗粒,出现白烟现象。
9.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图1)。
图1 氨喷泉实验图
(1)制取氨。
圆底烧瓶中用浓氨水和某固体反应制取氨,该固体可以是。
A.CaO
B.NaOH
C.CaCl2
D.P2O5
检验三颈烧瓶集满NH3的方法是(填操作和现象)。
(2)喷泉实验。
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瓶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图2)。
图2中点时喷泉最剧烈。
图2 喷泉实验中瓶内压强变化曲线
(3)引发喷泉实验的方法有多种,下列操作能引发喷泉的是。
A.用热毛巾焐三颈烧瓶底部
B.通入HCl气体
C.加CH3COOH溶液
D.加煤油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c,试纸变为蓝色,证明NH 3已收集满(或将蘸有
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c,有白烟生成,证明NH 3已收集满) (2)D
(3)ABC
能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氨的逸出;NaOH 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
利于氨的逸出,A 、B 项符合题意。
(2)外界大气压与三颈烧瓶内压强之差越大,喷泉越剧烈,
大气压不变,D 点压强最小,所以大气压和D 点压强之差最大,则D 点时喷泉最剧烈。
(3)能够
产生压强差就能引发喷泉,氨不溶于煤油,两者也不反应,不能产生压强差,不能引发喷泉,A 、
B 、
C 项操作均能引发喷泉。
等级考素养提升
1.如图所示,抽去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
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1
10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21 g
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0.1N A (设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不易分开 答案D
解析氨与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H 3NH 4Cl,两者反应生成0.1mol 氯化铵固体,剩
余0.02molHCl 。
反应后两瓶内压强为反应前的0.02mol 0.12mol+0.1mol =111,两个集气瓶不易分开,A
项错误、D 项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装置中含有H 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0.12mol+0.1mol ×3=0.42mol,质量为1g ·mol -1×0.42mol=0.42g,B 项错误;生成物为离子化
合物,不存在氯化铵分子,C 项错误。
2.氢化铵(NH 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且NH 4H 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NH 4H 是由N H 4+和H -构成的
B.NH 4H 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C.NH 4H 中的H -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H 4H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4H 是离子化合物,由N H 4+和H -构成,A 项正确;NH 4H 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生成NH 3和
H 2,B 项正确;H -与锂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H -半径比锂离子
半径大,C 项正确;NH 4H 溶于水后,生成NH 3·H 2O,溶液显碱性,D 项错误。
3.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 反应又生成X,则X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答案B
解析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NH3,Y为NH3,NH3NO NO2HNO3NH4NO3,Z为HNO3,X为NH4NO3。
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的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制取氨的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实验探究]
(1)利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取氨应选用下图中(填序号)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用5.35 g 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的体积为
L。
(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 g· mol-1)
(4)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填“C”或“D”)。
(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6)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
(7)某同学用氨和滴加酚酞的水进行喷泉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具有(填字母)性质。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8)氨的用途很广。
如可用氨处理二氧化氮: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氨体现(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请你列举出氨的另一种用途:。
答案(1)①
(2)碱石灰
(3)2.24
(4)D
(5)产生白烟
(6)防止倒吸
(7)BC
(8)还原性制冷剂、氮肥(或化肥)的原料、硝酸的原料、化工原料(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由反应原理知,采用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可选择①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干燥管内盛放的是固体干燥剂,干燥氨可选用碱石灰。
(3)n(NH4Cl)=5.35g
=0.1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n(NH3)=n(NH4Cl)=0.1mol,所以标准
53.5g·mol-1
状况下V(NH3)=n·V m=0.1mol×22.4L·mol-1=2.24L。
(4)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D中试纸颜色发生变化。
(5)氨与挥发的HCl会生成氯化铵晶体,所以有白烟产生。
(6)氨极易溶于水,利用F装置中倒置漏斗可防倒吸。
(7)利用氨和滴加酚酞的水做喷泉实验,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说明氨极易溶于水且氨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8)在反应8NH3+6NO27N2+12H2O中,NH3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体现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