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景物描写(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习景物描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景物,通过心感知的方法,能够写出景物的主要特征。
2.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借助一定修辞手法,能从多角度描绘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立体丰满、鲜活起来。
【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养成良好观察和写作习惯,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
【学习过程】
活动一:知景物描写
1.何为景物描写
2.区别表达方式
对比以下两个句子,说说他们分别属于什么表达方式。
材料1:天上的云,形态富于变化。
材料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3.描写的分类
环境描写:
环境:是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的描写。
环境(景物描写):是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的描写。
4.感受景物描写
根据你对景物描写的认识,说说你更喜欢A和B哪种表达?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活动二:习景物描写
小练笔1:观察下面一幅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的场景。
1.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语段写景是如何突出景物特征的?
写景范例1: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朱自清《春》
写景范例2: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宗璞《紫藤萝瀑布》
2.妙用修辞,增添景物魅力
阅读下面的语段,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景物描写。
写景范例3: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老舍《骆驼祥子》
写景范例4:
等到快要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写景范例5: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报秋》
3.讲究顺序,写出景物层次
阅读下面语段,请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
写景范例6:
高峰入云,(高、远)清流见底。
(低、近)两岸石壁,(平视)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视觉、听觉)实是欲界之仙都。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情景交融,凸显景物情韵
(1)阅读下面语段,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文段。
写景范例7: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
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2)比较下面同是对秋雨的描写,注意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
语段1:当田野染上了一层金董,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刘湛秋《雨的四季》语段2: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张爱玲《秋雨》
活动三:练景物描写
小练笔2: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
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
300字以内。
布置作业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