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常见质量问题及螺栓孔封堵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常见质量问题及螺栓孔封堵施工方案
剪力墙常见质量问题及螺栓孔封堵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工程为苏宁环球天御商业广场工程,该项目位于无锡市,东临凤宾路。
南至青石西路,北至兴源路,为高层、小高层住宅楼及商业办公区等集商业、住宅、办公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总用地面积58120.5㎡,占地面积19481㎡,容积率2.3,建筑密度33.52%;总建筑面积178467.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3690.2㎡,地下建筑面积44777.1平米,规划有4栋小高层住宅、4栋高层住宅、3栋商业办公楼及商业群房。
墙体厚度为200、250、300、350四种尺寸。
剪力墙模板固定采用在剪力墙内预埋Φ16PVC管穿对拉螺栓杆方式加固模板,拆除模板后将对拉螺栓抽出,在剪力墙上形成Φ16的螺栓孔。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设计图纸
二、工程施工目标
(1)进度目标:根据工程主体进度在主体工程结束后10日内完成。
(2)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
(3)安全目标:无伤亡事故发生,轻伤率控制在0。
(4)环境目标:无扰民事情,控制施工时间早6:00~晚8:00。
(5)成本目标:根据实际工程量制定材料用量。
三、螺栓孔封堵措施
(一)工程施工顺序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至八层组织劳务进场从上向下进行。
八层以上结构随工程
进度要求随时安排人员进行封堵,主体结构施工结束10天内完成
所有螺栓孔的封堵。
3.1.1剪力墙外墙螺栓孔的封堵主要解决防水渗漏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螺栓孔封堵由各楼技术员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封堵过程及质量情况。
项目部质检员及技术总工随时抽查封堵质量,由技术总工负责对劳务人员现场进行交底,并做好样板。
3.1.2工程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负责工程全面的管理,劳务合同的签订、工期总目标的要求等。
(2)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工程详细进度计划,过程抽查及成品检查。
(3)质检员: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抽查及完成后质量验收。
(4)安全员: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安全教育,防护用品的利用,外墙脚手架及临边防护的设置。
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发现操作工人违规作业立即停工处理,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施工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对劳务班组进行技术质量标准交底,组织技术员劳务班组长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控制材料用量及进度情况。
(6)技术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楼层放线标高尺寸控制线的放样,对过程工序进行控制,配合施工员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二)、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3.2.1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按照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的编制,劳务人员进场后现场对每一个工人进行交底,做到事前计划,过程控制,结果验收。
进行样板领路程序,先进行样板施工,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
(2)现场准备:楼层模板拆除结束,楼层垃圾清理干净,外墙脚手架防护到位。
混凝土墙面预留穿墙PVC管的清理,用直径16的电钻将孔扩成喇叭口形。
将孔内及孔眼周边垃圾清理干净,提前洒水湿润。
现场必备的生
活住宿设施等。
(3)资金准备:按照公司合同中约定的资金支付条款进行。
3.2.2资源配置计划
(1)劳动力配置计划: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 壮工 6 清理孔内垃圾及PVC管
2 抹灰工 6 孔内注浆封口
3 壮工 6 孔内发泡封口
4 防水工 6 孔外侧防水施工
(2)物资配置计划:
工程材料:水泥、砂、膨胀剂、防水宝、聚氨酯防水材料、发泡剂。
机具:铲刀、锹,钢卷尺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3.3.1施工工艺:
螺栓孔及孔眼周边垃圾清理→用直径16的电钻将孔眼扩成喇叭口形→冲洗
湿润→外墙外侧孔眼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孔内发泡剂发泡→墙内层发
泡剂清理→墙内侧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养护→墙外侧聚氨酯三遍防水处理。
(1)用铲刀将露出墙面的PVC管清理干净,孔眼周边残余灰浆清理。
用毛刷
扫净。
(2)用直径16的电钻将孔眼扩成喇叭口形,深度20mm,外口直径30mm。
(3)提前一天用水进行冲洗湿润。
(4)用1:1膨胀水泥砂浆从外墙外侧进行封堵入孔内50mm,用Φ10圆钢捣实与
墙面抹平。
(5)隔天膨胀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从墙内侧将泡沫胶管深入螺
栓孔底部
进行发泡灌注,灌注深度至距离墙面40mm。
(6)用铲刀将残余发泡剂清理干净。
(7)墙内侧用1:1膨胀水泥砂浆将剩余40mm孔洞堵实,用Φ10圆钢捣实与墙面
抹平。
(8)螺栓孔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后进行淋水养护一般控制在3天。
(9)外墙外侧待砂浆干燥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对拉螺栓孔处,为方便验收防止漏刷,分3种不同颜色聚氨酯涂刷,第一遍为白色,第二遍采用红色涂刷,第三遍采用黑色涂刷,形状为直径150mm的圆形。
3.3.2施工工艺重点要求
(1)膨胀水泥砂浆需集中搅拌,禁止直接在楼层上搅拌。
(2)堵塞前,孔内垃圾清理完成并撒水湿润孔内后,需请项目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砂浆填充。
(3)正式施工前,先施工样板,砂浆配合比需挂牌,标明各种材料的用量。
(4)质检员过程跟踪检查填充质量,发现填充不合格处,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并进行上报。
(5)结构内墙面螺杆眼孔洞处理同外墙,先将螺杆眼凿出15mm深,直径30mm 的喇叭形,灌1:3水泥砂浆。
操作时,等先封堵的一头砂浆凝固后方可灌浆封堵另一头。
四、混凝土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混凝土等级偏低不符合设计要求
4.1.1、现象: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或现场检测强度,按规范标准评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4.1.2、原因:
(1)配置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拌制混凝提时没有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或操作中未能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规范操作。
(3)拌制混凝土时投料计量有误。
(4)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4.1.3、防治措施
(1)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骨料和外加剂等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必须按法定检测单位发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配制。
(3)配制混凝土必须按质量比计量投料,且计量要准确。
(4)混凝土拌合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加料顺序为粗骨料—水泥—细骨料—水,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5)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6)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
(7)控制好混凝土的养护。
(二)混凝土表面缺陷
4.2.1、现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漏筋、蜂窝、孔洞等。
4.2.2、原因:
(1)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密、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
(2)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3)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不当。
(4)局部配筋、铁件过密,阻碍混凝土下料或无法正常振捣。
(5)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不好。
(6)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不合理等。
(7)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且未采取措施,导致混凝土离析。
(8)漏振或振捣不实。
(9)混凝土拆模过早。
4.2.3、防治措施:
(1)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
(2)按规定或方案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3)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应事先制定处理措施,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浇筑密实。
(三)混凝土柱、墙、梁等构件外形尺寸、轴线位置偏差大
4.3.1、现象:混凝土、墙、梁等构件外形尺寸、轴线位置偏差、表面平整、轴线位置等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值。
4.3.2、原因:
(1)没有按图进行施工放线或误差过大。
(2)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够。
(3)模板支撑基座不实,受力变形大。
4.3.3、防治措施:
(1)施工前必须按施工图放线,并确保构件断面几何尺寸和轴线定位线准确无误。
(2)模板及其支撑(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模具在浇筑混凝土及养护过程中,不变形、不失稳、不跑模。
(3)要确保模板支撑基座坚实。
(4)在浇筑混凝土前后及过程中,要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混凝土收缩裂缝
4.4.1、现象:裂缝多出现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有塑态收缩、沉陷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
4.4.2、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
(2)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
(3)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4)混凝土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或养护差。
4.4.3、防治措施:
(1)选用合适的原材料。
(2)根据现场情况、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由有资质的实验室配制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搅拌质量。
(3)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4)确保混凝土及时养护,并保证养护质量满足要求。
五、冬雨季施工措施
6.1雨季施工措施
(1)进入雨季施工后,项目部设专人收听气象预报,了解近两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大雨的气象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2)为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必须切实做好思想的教育、动员工作,有关措
施要落实班组、个人。
(3)脚手架、升降机底架底部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大风大雨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斜道上必须钉好防滑条。
6.2冬季施工措施
(1)在入冬前,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期施工中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2)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可认为已经进入冬期施工工期。
(3)在冬期施工前,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资料。
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4)根据工程实物量备好塑料膜等保温覆盖材料,做好冬季施工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安排。
(5)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政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6)入冬前,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
六、成品保护措施
7.1加强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教育,增强成品保护意识。
7.2落地砂浆及时清除,收集再用。
以免与地面粘结,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7.3对进场的材料、成品或半成品要进行进场检验,检验合格后分类管理、挂牌标识、妥善保护。
7.4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后,立即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
七、保证质量措施
8.1施工员、技术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班前技术交底,过程检查监督,没到工序均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8.2严格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做到每一种材料进场要对其进行检查,须做复试的立即要求进行复试。
8.3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膨胀水泥砂浆的配置。
8.4项目部技术总工、技术员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的要求立即进行返工处理。
八、保证安全措施
9.1项目部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9.2工人进场后立即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将交底交到每个人手中。
9.3墙外操作人员注意需穿防滑鞋、系安全带;
9.4对施工临边进行防护、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