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综合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单元综合提升
【复习点睛】
本单元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握好如下内容:
一个核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两个概念: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三对关系: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四项措施:一是怎样净化文化环境,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二是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四是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372名候选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通过媒体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强烈共鸣。
这体现了文化影响( )
①来自于文化活动、文化氛围②潜移默化、润物无声③一般不是无形的、强制的④消极被动、深远持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表彰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共鸣,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是潜移默化的,选①②;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③表述错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④表述错误。
答案:A
2.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在全国基层巡演,用模范事迹讲述道德故事,把道德的力量传递给全国人民。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 )
①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道德模范正能量的震撼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与材料无关;应该是发挥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②说法错误;
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3.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在全国公示后,各地反响热烈,人们相互转发、不停点赞。
在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同时,各地高度重视“身边的感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寻找“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做好事不怕小”……进而见贤思齐,躬身践履。
模范人物就像一盏灯,能照亮一大片,带动一大批。
评好人、奖好人、做好人、敬好人的风气因此日益浓厚。
联系材料,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说明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等活动的依据。
解析:本题要求说明积极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等活动的依据,设问的角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从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分析。
答案:(1)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2)有利于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原因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回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
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
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解题思路:
说明,所以在回答“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时,要挖掘所给材料。
“光盘行动”得到“微博”响应、“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说明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维艰”“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说明了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文化)对人们深远持久的影响。
“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说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
答案: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