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师大新版选修语文下册月考试卷60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新版选修语文下册月考试卷604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而乃以手共搏之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辅,指西汉治理京饑地区的三个职官,其所辖地区地称三辅,《后汉书·张衡传》“游于三辅”中,“三辅”意为后者。

B. 对策,汉代考试取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并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

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 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汉时郎将、知府、郡守等官员的俸禄都是二千石,所以也以二千石代指这些职官。

D. 立生祠,是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对象皆为有德之官员。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疏食(shū)曲肱(ɡōnɡ)枕之(zhěn)
B. 所恶(wù)恶乎(wù)颠沛(pèi)
C. 臧武仲(zānɡ)公绰(chuò)卞庄子(biàn)
D. 貌思恭(ɡònɡ)无適(dí)谄也(chǎn)
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甲:怀才不遇型乙:田园隐逸型丙:羁旅漂泊型
①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②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③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⑤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A. 甲:①④乙:③⑥丙:②⑤
B. 甲:④⑤乙:①③丙:②⑥
C. 甲:③⑥乙:②④丙:①⑤
D. 甲:⑤⑥乙:①②丙:③④
5、下列各组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余曰
B.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执此以朝
D.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计不知所出耳
6、下列关于文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城”“京师”均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B. “孤”是指年幼丧父。

C. “尚飨”是祭文结尾常用的语言,表示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

D. “十二郎”中的“郎”是对男子的通称,也称“郎子”。

7、请根据《伯夷列传》和《太史公自序》两篇,完成下面的问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史公自序》选段主要包括临终受教和发愤著书两部分。

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嘱托,也表明了他要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

B. 司马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场面描写凝重。

而司马迁写到自己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时的愤懑不平之辞,又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

C. 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 通过《伯夷列传》,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 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 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 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9、下面的电子邮件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李老师:
您好!上周四您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老师作画相赠,我感激不已。

我定会惠存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我今天已将最近付梓的拙作邮寄给您,请您教正。

敬祝
教安
学生:黄少明2月23日
A. 蓬荜生辉
B. 惠存
C. 教正
D. 教安
二、情景默写(共1题,共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邀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有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王之涣曾写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古代诗歌阅读(共4题,共8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

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小题1】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小题2】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注,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写诗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找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诗人心迹。

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小题2】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13、下面对《一个小农家的暮》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1921
A. 这首诗写于1921年的伦敦,在西方现代化的都市里,诗人思念着祖国,回想农村的生活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故乡、农村、农民的深情。

B.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看到的真实的农村生活。

诗人以欣赏的态度、跳荡的旋律,描写了一个农家的傍晚——年轻的女主人和她的丈夫、孩子,荡漾着幸福、和谐与欢乐的生活。

C. 这首诗以叙事的笔调朴实无华地写了一个小农家的普通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江阴浓郁的怀念之情。

D. 这首诗的调子自然、流畅。

诗的描写不仅感人,而且是美丽的。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
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评卷人得分
四、语言表达(共2题,共18分)
15、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要求:语音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

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

_____ ,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学。

文学用丈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_____ 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

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

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4个字。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这话的立足点是占有,所以才会有 _________ 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 _________ ,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是可以反其意而说的: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 _________ 。

评卷人得分
五、名著阅读(共3题,共9分)
17、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撷做粉碎。

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

”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

”众人皆喜。

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

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

”说了,便随着小校去监房里睡。

……宋江道:“众弟兄听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众皆称谢不已。

当日饮酒,终不畅怀。

席散,各回本寨。

自古以来,人们对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可,有人反对,读了本书,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述理由。

18、名著阅读。

《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

其中最能体现“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人物是(写
本名) _________ 。

他的美满家庭被高逑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在野猪林,幸得(写本名) __________ 的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最后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泊。

19、有人说:“爱斯美拉达是《巴黎圣母院》中的‘镜子’人物,她映照出了小说中不同人物对于爱情的不同态度。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内涵。

六、写作题(共4题,共32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方将多个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现象进行了艺术化的设计,做成井盖涂鸦。

该组涂鸦照片见诸网络后,立即引发热议。

有人觉得涂鸦作品可爱、有趣,有人认为在井盖上涂写公式,纯属作秀,亵渎了科学。

这场争议触发了很多联想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

为此,学校很犹豫。

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色彩,指顏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你们进入高中,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这一年里,你告别往昔,展望未来,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要求;①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②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800字。

③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注重场景刻画。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

“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