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含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共14分。

每小题2分)
二、填空(共10分)
8.⑴答案:八百里分麾下炙
(1分。

有错不得分)
⑵答案:衡阳雁去无留意
(1分。

有错不得分)
⑶答案:物是人非事事休
(1分。

有错不得分)
⑷答案:鬓微霜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共4分。

共4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9.答案:①晁盖(或:刘唐、白胜、公孙胜、三阮)②黄泥冈③粗暴蛮横(或:急
功近利/自以为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10.答案:与国际几个主要空间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它是我国建立真正空间站的实
验室;它的成功发射只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二步中的一环。

(共3分。

“认识”共3点,每点1分)
11.答案示例:
看法一:中国宇航实力增强。

看法二:中国航天计划进步快。

看法三:预示与国际航天合作。

(共3分。

“看法”共3个,每个1分)
12.答案示例:
问题一:您从空间站看到的月亮是否有阴晴圆缺?
问题二:您从空间站能否看到地球上的地壳运动或者板块漂移?
(共2分。

“问题”共两个,每个1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7分)
13.答案:⑴扩充,扩大。

⑵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共2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共2分。

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
力争;“挺剑而起”,打算以命相搏。

(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共14分)
16.答案:“他们”指的是女儿、女婿;这与下文“我”母亲说的“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相照应。

(共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17.答案:因为“我”发自内心地同情于勒叔叔,但迫于父母的态度,只好用这种方
式给予叔叔一点帮助。

(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18.答案:渲染了沉闷、压抑的气氛,衬托出“我们”发财梦破灭后的沮丧和失落。

(共2分。

“作用”共2点,每点1分)
19.答案示例:
当菲利普意外看见已变得一贫如洗的于勒时,“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于勒认出自己。

“瞪着眼看了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发现真
相。

这些动作描写,加上“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的神态描写
以及“低声”和妻子说的一番话,层次分明而又鲜活生动地表现出菲利普的震惊、
恐慌、失魂落魄。

(共6分。

举例1分,分析2分,“心理活动或性格特点”1分,语言表达2分)(二)(共9分)
20.答案: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想象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共3分。

“主要内容”共3点,每点1分)
21.答案:丁
(共2分)
22.答案示例:
“材料一”属于创造想象。

美人鱼、豌豆公主、拇指姑娘等等,是安徒生抱着歌颂世间真、善、美的目的,将生活现象和个人体验进行提炼、加工,独立创
造出的新形象。

他塑造这些形象时的心理过程属于创造想象。

“材料二”属于再造想象。

我们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所浮现的中年闰土形象不是我们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鲁迅先生的描述再造的,因此
属于再造想象。

(共4分。

“材料一”2分,“类型”1分,“说明”1分;“材料二”2分,“类型”
1 分,“说明”1分)
(三)(共8分)
23.答案:首先提出正面观点;其次分别列举了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和孔子的事例;
最后强调列举事例意在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劝勉我们要勤于发问。

(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24.答案: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
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
(共2分)
25.答案:连用三个反问句。

语气强烈,强调了“能发问,勤发问”的必要性。

(共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六、作文(50分)
26.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
43)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32—26分
以17分为基准
分上下浮动,然
后加书写项的得
分。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3.作文漏写题目扣2分。

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 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襁.褓(qiánɡ)阴晦.(huì)妖娆.(ráo)陟罚臧否.(fǒu)
B.拮据.(jū)睿.智(ruì)商酌.(zhuó)为.民请命(wèi)
C.诓.骗(kuānɡ)逞.辩(chénɡ)狡黠.(xié)强聒.不舍(ɡuō)
D.汲.取(xī)抽噎.(yē)陨.落(yùn)夙.夜忧叹(s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将全副精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头,一点不旁务,便是敬。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

D.慢慢的你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辄。

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叶”与“红叶”,是两种很相似的东西,在我们的观感上,各有不同的情调。

如果容我做点譬喻,,黄叶就像清高的隐士,红叶是艳妆的美人了。

A.虽然但那么则
B.即使但如果就
C.虽然而且或者也许
D.即使但那么则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一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不免遽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A.有人说:“时间即金钱。


B.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C.有人宁可逐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过那高蹈隐逸的生活。

D.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

是中国近代维新运动代表
人物,著名学者。

C.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D.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与安置房建设同步,东城区将主动向朝阳、通州两区外迁优
质教育资源。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妈妈,你要秋天的雨点一般大的珍珠么?
我要渡海到珍珠岛的岸上去。

那个地方,在清晨的曙光里,珠子在草地的野花上颤动,珠子在绿草上微笑,珠子在有皱纹的石上跳跃,珠子被汹涌的海浪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在沙滩上。

我的哥哥呢,我要送他一对有翼的马,会在云端飞翔的。

爸爸呢,我要带一支有魔力的笔给他,他还没有觉得,笔就写出字来了。

你呢,妈妈,我一定要把那个值七个王国的首饰箱和珠宝送给你。

A.选段中把“珍珠”比喻成“秋天的雨点”,表明在“我”的印象中“珍珠”很小。

B.选段中运用“珠子在……上……”的排比句式,形象描写了晨光照耀下的珠子在各处的情
态。

C.选段中用“撒”赋予珠子以人的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沙滩上的珠子之多。

D.选段中用“他还没有觉得,笔就写出字来了”夸大笔的“魔力”,强烈抒发了“我”对父
母的爱。

7.下列作品属于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①《范进中举》②《隆中对》③《出师表》
④《陈涉世家》⑤《香菱学诗》⑥《望江南(梳洗罢)》
A.①⑥
B.②③
C.④⑥
D.①⑤
二、填空(共10分)
8.默写(7分)
⑴,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⑵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⑶,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分)
⑷《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中,用“”描写了词人苏轼的外在形象,又以汉太守
冯唐自比,并用“,,。

”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分)
9.名著阅读(3分)
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智取生辰纲》一节,写了杨志押送生辰纲,①、吴用等劫取生辰纲,他们在②相遇时斗智斗勇的故事。

其中,杨志的③性格特点得以充分体现,最终导致押送失败。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2011年9月29日、11月1日,我国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相继成功发射;11月17日,与天宫一号两次成功对接、分离后的神舟八号平稳着陆,回到祖国怀抱。

学校团委拟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宣传普及活动,请你预先完成下列任务:
10.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材料,综合这两则材料,提取信息,形成你对我国天宫一号发
射成功的客观认识。

(3分)
【材料一】
国际主要空间站与天宫一号对比表
【材料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接受采访时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间站。

此次发射就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后续任务,并为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将在2020年左右建设完成,天宫一号可以称作是相关计划的“起点”。

答:
11.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引发各国媒体的不同反应。

请分别概括他们的主要看法,
每项不超过15个字。

(3分)
韩国SBS电视台:此次交会对接的成功,证明中国已经掌握建设空间站的核心关键技术,中国也借此成为世界宇航强国。

“俄罗斯之声”:中国航天计划如同苏联和美国40年前的计划,但明显要快得多,一次飞行就能够解决上世纪6次飞行的任务。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提出了“中国太空初吻会促成与美国的火星之旅吗?”的问题,并指出,随着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进步,多名太空政策分析人士认
为中国的技术能力预示着进一步的国际航天合作空间。

看法一:看法二:看法三:
12.2020年前后,60吨级的中国空间站将在轨建成,并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研究。

假如
你是中学生代表之一,荣幸地参加了“与中国空间站实现天地对话”活动,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结合你的理解,向航天员提出两个问题。

(2分)
【材料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材料二】
地壳在运动,季风吻过富士山;板块正漂移,梅雨爱上洞庭湖。

(对联)问题一:问题二:
四、文言文阅读(共7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第13—15题。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⑴请广.于君广:
缟素:
⑵天下缟素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
1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唐雎让秦王屈服的过程。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完成第16—19题。

(共14分)
①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②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③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④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⑤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⑥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⑦母亲回来了。

我看出她在哆嗦。

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⑧父亲赶紧走去。

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

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

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⑨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

据说他在哈佛尓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

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⑩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看○11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
..出来。


○12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13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14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15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16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17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18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9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20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21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22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23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24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25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6.选文第○11段中加点的“他们”指的是谁?这与下文“我”母亲说的哪一句话相照应?(3
分)
答:
17.阅读第○19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
费。

(3分)
答:
1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24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2分)
答:
19.选文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或
性格特点。

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

(共9分)
①想象是人脑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如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在已经积累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

也就是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②甲人的各种有意识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乙例如,人在劳动过程中,只有在进行劳动之前,预先想出了劳动的结果,才有可能自觉地改变客观现实和有意识地创造自己所需要的新事物。

丙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发生变化,而人则能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从而支配自然界。

丁人是凭借想象的作用,使自己在头脑中“预见到”尚未产生的事物的。

③想象可以帮助人们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的事物。

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说,有很多研究的对象,根本无法直接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根据资料,通过想象的作用,“设想”研究对象可能的或应有的概略情况,从而作出分析和判断。

④想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美术作品
等等的欣赏,就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离开了想象的作用,至多不过是对它们的感知,谈不上有新感受,因而也就不能称之为欣赏。

⑤想象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常说,待人处事要善于“设身处地”。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凭借想象。

如果我处于对方的位置,将会怎样想、怎样做。

也就是说,人在相互交往中,必须通过想象才能设想别人的处境与心情,从而促进相互理解。

⑥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在人的创造活动中也具有重大意义。

难怪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高度重视想象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科学理论和科学发现。

⑦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顺其自然地进行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

⑧有意想象按照其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这些想象不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

⑨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根据预定目的,通过对已有的各种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在创造新技术、新产品之前,人在头脑中必须先构成这种新事物的形象,这就是创造想象。

⑩创造想象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幻想。

幻想与再造想象不同,它不一定通过别人的描述或示意引起,而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成分。

幻想与创造想象也不完全一样,它并不是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而是指向未来的活动。

幻想中创造的形象体现的是个人的愿望,是想象者所向往的事物。

幻想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是有可能实现的,这种幻想就是理想,属于积极的幻想;另一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没有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就是空想,属于消极的幻想。

20.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答:
21.下段文字应放在原文第②段的()处(只填序号)。

(2分)
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糟糕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来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22.根据第⑧、⑨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想象”,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
结合文章相关知识作简要说明。

(4分)
【材料一】
丹麦作家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0余篇童话。

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塑造了美人鱼、豌豆公主、拇指姑娘等令人难忘的形象,意在歌颂世间的真、善、美。

【材料二】
我们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眼前就会浮现出中年闰土头戴破毡帽,穿着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松树皮般粗笨开裂的手里提着一支长烟管的形象。

材料一:材料二:
(三)阅读《发问的精神》,完成第23—25题。

(共8分)
发问的精神
启凡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

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

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

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

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

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

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

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

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

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

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11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

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

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