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开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开展
发布时间:2021-06-22T16:01:39.8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作者:张兴俊[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中注重的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张兴俊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三锅初级中学四川广元 628107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中注重的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研究性阅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带着思考及探究进行阅读学习。

在开展研究性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探究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文章将对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开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开展
引言
研究性阅读是新课程标准下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所谓的研究性阅读,就是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为学生打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氛围,进而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围绕着研究性学习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幅度提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充分调动学生对研究性阅读的兴趣与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阅读是最好的阅读导向,同时也是学生学好语文阅读课程的最佳起点,学生带着更加专注的精神状态进行阅读,不仅可以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而且还会进一步使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积累的相关经验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任何一篇课文而言,学生们都可以开展研究性的阅读活动,在此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阅读活动,教师在为学生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表层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提出具有相对难度的问题,要确保这些问题在课文中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只有将课文进行深入的阅读后才能摸索到其中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进而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不断激励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挥自主性
研究性阅读需要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保持专注的状态,并且能够将所有的注意力保持在目前的阅读任务之中,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断的提出并解决问题。

研究性阅读,特别注重学生独立作用的发挥,所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教师都要努力的为学生创造这样独立自主式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的研究性阅读效果更佳显著。

并且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的独立性与创新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做一些相应的笔记,能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及时地记录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拿到课堂上与其他的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分析,让大家一起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种方式的应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找到的问题经常是流于表面的,那么在之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就会越来越深入,而且相互之间的争论也更加的激烈,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得到了哪些启发,这是一个结合个人经历而产生的比较主观的过程,因此,对于相关分享,学生可能并不能够深入的理解,但是也从这样的激烈争论之中让彼此学会尊重,逐渐地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所以,作为初中运教师,这样的课堂学习领导者的角色,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进行阅读,通过相互的分享和争论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收获,不断的鼓励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发挥自主性。

三、借助问题解决的方法开展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在这样一系列过程的促进之下变得更加灵活,应变能力也变得更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通过组织辩论以及演讲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阅读活动。

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要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阅读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

例如: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大家相互配合,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彼此的思想和情感状态就能够相互激发,从而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而且在这一个过程,学生可能也会生出一些疑问,从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四、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实际生活实验结合在一起,在此前提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来进行阅读教学,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把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好的融入到学生所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呈现了探究性,从而让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而且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就是学生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些事情,或者是学生周围的一些现象,学生会对其倍感亲切,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也保证了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作为学习的主人而存在的,实现了其学习的主体地位。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研究性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在阅读方面有更多的收获。

研究性阅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语文的阅读,可以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更多的进步,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琨.初中语文的研究性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8,(04):24.
[2]范凤雨.初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7,(04):125.
[3]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 [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