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I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铅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Al:27 Cu:64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各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CaF2
B.CO2
C.SiO2
D.Na2O2
2.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iO2和SO2
B.NaCl和HCl
C.CO2和H2O
D.CH4和KCl
3.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
A.熔化的硝酸钾
B.硝酸钾晶体
C.硝酸钾水溶液
D.稀硝酸
4.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
示的是( )
A.稀盐酸,Na2CO3溶液
B.Cu,FeCl3溶液
C.稀H2SO4溶液,NaAlO2溶液
D.浓氨水,ANO3溶液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2Br-+Cl2=Br2+2Cl-
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碳酸钙和醋酸反应:CaCO3+2CH3COH=Ca2++2CH3COO-+H2O+CO2↑
D.铜片与稀硝反应:Cu+NO3-+4H+=Cu2++NO↑+2H2O
6.做电泳实验时,氢氧化铁胶体颗粒向阴极移动,原因是( )
A.Fe3+带正电荷
B.Fe(OH)3胶体带负电,吸附阳离子
C.Fe(OH)3胶体带负电,吸附阳离子
D.通电后,阴极附近产生大量OH-,而Fe(OH)3胶体颗粒带正电荷,故向阴极移动
7.在硫酸工业的下列设备中,硫元素的价态不发生变化的是在( )中( )
A.沸腾炉
B.接触室
C.吸收塔
D.三个设备中都有变化
8.下列各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①水结冰;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②胶体的电泳;胶体的聚沉 ③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盐析 ④金属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9.下列现象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冰的密度小于液态水 B.NH 3容易液化 C.HF 的沸点高于HI D.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10.工业上SO 2转化为SO 3时使用V 2O 5的目的是 ( ) A.扩大反应的接触面 B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D.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二、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
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
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0分)
11.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 4+、NO 3-、CO 32-、Na +
B.NO 3-、Na +、K +、Cl -
C.NO 3-、Na +、Cl -、Ba 2+
D.Na +、Ba 2+、Mg 2+、HCO 3-
12.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
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和浓硝酸(微热),其现象是( ) 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 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 C.无现象、无现象、显黄色 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 A.H 2(g)+Cl 2(g)=2HCl(g);△H =-184.6kJ/mol B.CH 4(g)+2O 2(g)=CO 2(g)+2H 2O(g); △H =-802.3kJ/mol
C.CO(g)+
2
1
O 2(g)=CO 2(g); △H =-283kJ/mol D.2H 2(g)+O 2(g)=2H 2O(1); △H =-571.6kJ/mol
14.用碳棒作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适量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原
浓度是 ( ) A.NaCl(HCl) B.MgSO 4(MgO) C.CuSO 4(CuO) D.CuCl 2(H 2O) 15.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铂作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 3溶液,乙池中盛有一定量的
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电极上析出0.24g 金属,则乙池中的溶质可能是 ( ) A.MgSO 4 B.CuSO 4 C.Al(NO 3)3 D.Na 2SO 4 1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17.在m 1gKCl 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1%。
改变温度或蒸发水后析出m 3gKCl 晶体,
母液质量为m 2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2%。
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c 1一定是大于c 2
B.m 1-m 3=m 2
C.m 1c 1-m 2c 2=100m 3
D.原条件下KCl 的溶解度小于c 1g
18.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硫铁燃烧前需粉碎,因为要加快反应速率并使硫铁矿燃烧充分
B.从沸腾炉中出来的炉气需净化和干燥,因为炉气中SO 2会与杂质反应
C.SO 3用98.3%的浓H 2SO 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而影响SO 3的吸收
D.热交换器中冷、热气体流动方向相反的目的是使热交换充分 19.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混盐CaOCl 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Cl 2,
下列关于混盐CaOCl 2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Cl 2时转移2N A 个电子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该混盐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
20.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
量分数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后,其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那么a 、b 、c 数值的关系是 ( )
A.a>b>c
B.b>a>c
C.c>b>a
D.c>a>b
21.杠杆AB 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
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 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向烧杯中央滴入浓 CuSO 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 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 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 端高B 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 端高B 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低B 端高;为导体时,A 端高B 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 端高B 端低;为导体时,A 端低B 端高 22.Na 2S 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 氧化为Na 2SO 4,而NaClO 被还原为NaCl,若反应中Na 2S x
与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 值是 ( )
A.5
B.4
C.3
D.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三、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6分 23.(10分)
(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胶体已
制成的方法是 。
(2)在pH =1的条件下,将含有MnO 4-、Fe 2+、Fe 3+、I -
四种离子的溶液混合在一起,充分反
应后,若溶液中有I -剩余,则溶液中还有 离子存在;若溶液中MnO 4-
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没有 离子。
(3)某金属氯化物MCl x 18.3g,溶于水制成0.1mol ·L -
1的溶液1L,与盛有AgNO 3溶液的电解
池串联后电解,当盛有AgNO 3溶液的电解池的阴极增重0.054g 时,盛有MCl x 溶液的电解池阴极增重0.028g,则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 .
24.(6分)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
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 等于反应中断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 SiC Si;SiCl 4 SiO 2
(2)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
一个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 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3)工业上用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 4(g)+2H 2(g)
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 = kJ/mol
四、本题包括三小题,共22分
25.(7分)为测 定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 2SO 3固体的纯度,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了多种实验方
案。
准确称取Wg 固体样品,配成250mL 溶液。
分成三组进行验:甲组:量取25.00mL 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盐酸化的BaCl 2溶液,过滤、洗涤和干燥沉淀,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 1g 。
乙组:量取25.00mL 上述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 2溶液,过滤、洗涤和干燥沉淀,称重其质量
为m 2g 。
丙组:量取25.00mL 上述溶液,用amol ·L -
1酸性KMnO 4溶液进行滴定。
(5SO 32-+2MnO 4-+6H +====5SO 42-+2Mn 2+
+3H 2O),消耗KMnO 4溶液的体积为
bmL 。
高温
(1)配制250mLNa 2SO 3溶液时,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棒、滴管和 。
(2)在丙组实验中滴定时是否需要选择指示剂 (填“需要”或“不需要”)。
滴定
终点的颜色变化是 。
(3)用丙组的实验数据,计算Na 2SO 3固体的纯度; 。
(4)实验中发现,乙组同学测定的Na 2SO 3纯度比甲组和丙组同学的结果都要低。
试分析产生
上述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6.(6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
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 2通用细冰不获得
HFO(次氟酸)以来,人们对HFO 的研究引起了充分重视。
①HFO 的电子式为
②次氟酸能于水反应得到溶液A,A 中含有B 、C 二种溶质。
B 常用于雕刻玻璃,C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将A 溶液滴入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逐渐褪去。
完成并配此离子方程式:
4-+ H += 2+
+ O 2↑
反应中 元素被还原。
27.(9分)下面是四咱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H 2O)
(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某同学设计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制取硝
(1)条件①和②是指 。
(2)分离出晶体的操作①和②是 (填“倾倒”、“蒸发”、“结晶”、“过滤”
中的某种操作)。
硝酸钾是晶体 (填A 或C)。
(3)粗产品中可能含有杂质离子是 ;检验方法是:。
(4)欲将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
五、本题包括一小题,共6分
28.(6分)如图:A、B、C、D不铂电极,P、Q为直流电源的两极,甲池中盛有1LCuSO4溶液,乙
池中盛有100g2%的NaCl溶液。
通电后发现B极增重。
(1)电源的正极为。
(用P、Q表示)
(2)甲池的pH值由6.0降到2.0时,B极增重多少?
(3)乙池溶液中NaCl的浓度由2%变到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B
2.C
3.B
4.B
5.C
6.B
7.C
8.A
9.D 10.C
二、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
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
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0分)
11.BC 12.C 13.C 14.AC 15.B 16.A 17.C 18.B 19.AD 20.B 21.D 22.A 三、本题包括两小题,共16分 23.(10分)
(1)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丁达尔现象
(2)Fe 2+;Fe 2+和I -
(3)112 24.(6分)
(1)(2分)> <
(2)(2分)
(3)(2分)+236
四、本题包括三小题,共22分 25.(7分)
(1)250mL 容量瓶(1分,答容量瓶也得1分)。
(2)不需要(1分),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1分) (3)
ab
315%(2分)
(4)2BaSO 3+O 2=2BaSO 4(2分) 26.(6分)①
(1分)
②HFO +H 2O =HF +H 2O 2(2分)
③2MnO 4-+5H 2O 2+6H +=2Mn 2+
+8H 2O +5O 2↑(2分) 锰(1分) 27.(9分)
(1)温度1分
(2)过滤(1分);C(1分)
(3)Na+、Cl-(共2分);取粗产品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可确定含Na+。
在粗产品的溶液中,
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确定含Cl-。
(共3分)
(4)重结晶(1分)
五、本题包括一小题,共6分
(1)P(2分)
(2)0.32g(2分)
(3)1.4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