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话在化学课堂上绽放出灵性的火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对话在化学课堂上绽放出灵性的火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已成为化学课常用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让师生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社会间的对话以及学生自我的对话成为自由的、心灵间的对话。

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示,尽情的交流,让化学课堂绽放出灵性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自我对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

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材联系社会、学生自我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示,尽情的交流,让化学课堂绽放出灵性的火花。

一、将化学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灵性的火花在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中绽放
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更是学生直接作用的对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

它是经过专家精心编写的,供广大教师、学生使用的知识宝库,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而这种意义只有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解读、体验、领悟,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教材也才能体现内在的价值。

要让学生用好教材,学好化学,首当其冲的是唤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而让化学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他们身边,浓厚的兴趣便油然而生,自然对化学产生强劲的探究欲望,思维也会变得更敏锐。

在学习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敢于探索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认真去解读教材,感悟教材,会主动与教材对话交流。

此时,教师在引导他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参面的理解、挖掘,使他们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启迪。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发掘生活中的化学素材,强化化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从身边的化学事实获得知识。

结合教材,再将知识通过吸收、记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事实上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很多,有待教师去发掘、剖析,学生对此也极感兴趣,往往会听地入迷,此时最容易吸收、记住知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让生命的灵性在预设与生成中迸发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已不是简单的“你教我学“的知识授受关系。

它需要教师转变已有的观念,将教学中注重教师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转变;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转变。

这就意味着教师把学生当成有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意味着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是可以真诚交往的“我——你“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发号施令者,而是学生群体中有能力的一员,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

这种交往对话,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民主平等为基础,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达到互动、互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融为一起,超越了文本,跨越了时空,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中进行着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通过师生对话让生命的灵性在预设与生成中迸发。

三、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的对话,让个性的灵性在碰撞与共享中绽放
学生是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独特个体,生活经验、情感历练、生存状态的差异预示着他们对问题有多元的理解、多元的思考、多样的解答。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集体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这就有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例如:在探究“中和反应后溶液成分”,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问题提出】学生进行中和反应(用稀盐酸滴到含有几滴酚酞的NaOH 溶液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各组所耗盐酸体积并不相同,问溶液里的成分(水、酚酞除外)有哪些?
【猜想假设】(1)酸碱恰好完全反应:NaCl;(2)可能酸过量:NaCl、HCl;(3)有可能碱过量:NaCl、NaOH。

此时,有些学生反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反应后溶液不可能显碱性,如果显碱性,溶液仍然会显红色,因此将猜想(3)排除。

【方案设计】(1)测溶液的酸碱性,(2)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3)鉴定溶液中的阳离子。

【学生实验】教师提供有颜色变化的反应及其操作的相关知识,完成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验证。

学生自主性增强了。

【交流展示】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

通过讨论对反应之前为什么要加几滴酚酞,反应时为什么要逐滴加酸有了深刻的认识。

四、自我对话,让生命的灵性在自省中升华
除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也是对话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我对话即与自己交谈,不断省视自己,解剖自己,以达到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目的。

因此,自我对话也是一个不断开发自我潜能、完成自我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一次考试结束后,讲评试卷时,我先表彰优秀、进步的学生后,开始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成绩进行评价,找出丢分的因素,并找出自己的不足,确定下次考试的目标,最后进入试卷讲评。

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自省的时间,让其找到自我对话的方法,让生命的灵性在自省中升华。

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形态,张扬着个性与灵性,在这里充分展示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把对话作为一门艺术,探索和追求将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是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崔允娜.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 人民教育,2001
[3]陈新.化学实验教法探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