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时文选粹 考前必备 中小学生必修课多了这一门!劳动为什么如此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时文选粹】中小学生必修课多了这一门!劳动为什么如此重要?
编者按: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
重视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对提升每一个教育个体的内在生命力意义重大。
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要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体验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充分彰显劳动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基础作用。
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题目即观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①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
必修课程、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近日,中央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有家长直言,早该加强了;有老师说,这下子有了“尚方宝剑”;还有其他网友称,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劳“疫”结合,切实如需。
结合当下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引出“劳动教育”的话题。
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但是,毋庸讳言,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低迷,经
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
现实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怕累着也怕浪费学习时间;一些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成“摆设”,经常被占用,还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适得其反;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现实性分析。
劳动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一直低迷。
③“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对学生来说,在劳动实践中,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劳动知识、收获一些生活技能,而且能够培养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不仅能深刻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而且能够涵养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不仅可以磨炼顽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而且能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更加自信快乐地面对当下的学习与生活,而且更有能力、更有勇气开启今后的幸福人生。
重要性分析。
论述劳动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意义。
④劳动是创造的基础,是人成长所需之课堂。
把劳动教育进行到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力,三管齐下,共同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按下“快进键”。
必要性分析。
劳动教育需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同发力。
⑤学校是主阵地,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
注重系统培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一些与家政、烹饪、手工、园艺、耕种、饲养、非物质文化遗产、康养服务等相关的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自觉参加劳动,学会诚实劳动,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
分论点一: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自觉参加劳动,学会诚实劳动,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
⑥家庭要多注重日常养成。
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
《朱
子家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家长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一定要多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舍不得”,要把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让分论点二:家庭要多注重日常养成。
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小到整理书桌房间,大
到参加家务劳动,从点滴处培养劳动意识,在经常性的家务中养成
劳动好习惯。
⑦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
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除了搭建多样化实践平
台,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实践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弘扬“劳动光
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强化舆论引导,积极涵育
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消解“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陈规陋习。
比如,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广大医
护人员、公安干警、人民解放军、社区干部、公益志愿者,挺身而
出、舍生忘死,昼夜奔波在抗疫第一线,坚守岗位,不胜不休,为
阻击疫情贡献着实实在在的力量,创造着一个个高光时刻,他们不
仅是最值得敬佩的逆行者和坚守者,更是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
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奉献者和担当者,理当受到
全社会的尊重厚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赞美和学习的榜样。
钟南山、
李兰娟、陈薇院士这样的“侠之大者”就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
和“偶像”。
分论点三:社会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⑧法国哲学家卢梭说,“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
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
期待劳动教育越来越实至名归,在
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蔚成风气,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
叶茂;更期待学生们“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对知识躬身修行、
用身体“丈量”世界,多动手实践、多出力流汗,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过程中,享受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用双手成就美好的人
生。
鞭策激励,期待展望。
来源:2020-03-31《人民日报》作者:于洪良【时代警语】
期待劳动教育越来越实至名归,在校园、在家庭、在全社会蔚成风气,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更期待学生们“劳力劳心,亦知亦行”,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多动手实践、多出力流汗,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过程中,享受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就,用双手成就美好的人生。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的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但是,毋庸讳言,与德智体美相比,
(1),经常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以至于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
现实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2),怕累着也怕浪费学习时间;(3),
经常被占用,还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适得其反;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选自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请结合你的读书体验和个人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于500字。
【相关链接】
放开手脚,享受劳动快乐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只有从一根线、一粒米的小事做起,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人生的扣子才能一粒粒扣紧。
小学生会做一日三餐,初中生会煲汤……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发布文件,要求将劳动教育提上日程。
不久前,上海一所小学还将做家务列入学生家庭作业,定制“家务清单”,家长需要在“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内打分。
校长表示,这么做是想鼓励学生学会一些劳动技能。
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
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也逐渐被忽视和边缘化。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学生而言,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身边的生活技能,它们看似琐碎,却是孩子们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独立自主处理事情的品性和能力,也就从这一伸手一弯腰、一根线一粒米的家务琐事中,得到了培养和激励。
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人生的扣子才能一粒粒扣紧、扣好。
换做家长的角度,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不仅是锻炼孩子,更是一种亲子互动。
拿起扫帚跟孩子一起大扫除,点亮灶台手把手教孩子一道番茄炒蛋,既培养了孩子的技能,家长的身心疲劳也能在简单的劳动中缓解,亲子关系在换位思考、相互合作间更是得到了升华。
对于学校而言,把家务列入家庭作业则是探索如何开展好劳动教育的新尝试。
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过去,由于难以被标准化,劳动方面的作业较少被提及。
现在,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回了家,枯燥的习题变成可触摸的生活细节,授课的老师变成每日陪伴的父母,评价的标准也有了可遵循的格式和标准。
从学校到家庭,也由此联结成一张共同呵护孩子成长的网络。
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共识。
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理应成为今后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的方向。
(来源:2019-05-30《人民日报》作者:苏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