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章 多边形 9.2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_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1《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并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计算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亲历感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析归纳及类比能力,感受化归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类比验证的学习习惯,从中体验成就
感及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性质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多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张不同种多边形纸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多媒体课件演示不同三角形画面。
学生活动:观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动画演示三角形的组成。
三角形: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
面图形。
3、复习三角形内角和。
∠1+∠2+∠3=180゜
教师概括: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关定义及性质,你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及多边形的定义吗?它们的内角和又有哪些性质呢?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9.2.1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引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学教材P83——86页内容弄清以下知识点:
(1)多边形及正多边形的意义;(2)多边形对角线的定义;(3)多边形内角和的性质.
(三)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1、我们生活当中不仅存在着三角形形状的物体,还有着许许多多
其他形状的物体,比如:演示课件四边形、五边形实物。
学生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
1
2 3
2、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定义,那么能否仿照三角形的定义
来给四边形、五边形下定义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得出
一般的,由n条(n≥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称为n边形,又称为多边形。
4、活动:根据多边形定义,同学们画一些多边形,同桌相互识
别,讨论是几边形。
5、让学生观察、说说凹多边形与凸多边形的区别。
(明确现今所
研究的范围)
6、由正三角形及正方形的特征,类推给正多边形下定义。
教师点评。
三、引探
1、以动激趣,浅探求法。
动动手:把事先准备好的四边形纸片(每组四张全等的四边形纸片).要求同学们每张取一个不同的角拼在一起,并进行观察,有什么发现,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所得的结果.
2、启发联想。
(1)对于我们动手所得到的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这一结果,我们能以另外的方法来验证它吗?
(2)问题引导:前面我们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可否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来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吗?也就
是说可否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计算呢?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3)投影显示学生分割的不同种情况,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选择简单的方法(从一个顶点引对角线)进行验证。
(4)那么其他多边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求内角和吗?类比的办法:观察通过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各图形分成多少个三角形?填表。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规律及图形思考为什么是n-2呢?归纳得出:n 边形的内角和=(n-2)×180゜.
四、引练
(1)出示例题1:求八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尝试解答,反馈结果。
教师给予鼓励、肯定,规范格式.
(2)教师出示例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016
°,求这
D
C
A D C A D
个多边形的边数.
学生尝试解答,反馈结果。
教师给予鼓励、肯定,规范格式.
(3)练习巩固.
试求:1、求正十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求这个多边形的
边数。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鼓励学生,点评学生反馈的结
果。
五、引展
1、我们选择从一个顶点引对角线的分割方法得到了上面的
公式,那么其他的分割方法结果是否会一样呢?选择点在四边形内、边上、外部等分割方法的进行分析,讨论,并类比抽象到n 边形。
2、前面我们已经对两种分割方法求多边形内角和进行了研
究,那么其他的分割方法同学们课后再进行探讨结果是否一样呢?
大家试试看,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畅谈收获).
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
1、多边形、正多边形、对角线的概念;
2、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3、数学思想:转化、分类思想.
七、布置作业
1、P86页第1、2题.
2、P88页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