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第3讲 物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态 气态 液化(放热)
a 、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
c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接触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医用体温计是内装水银的液体温度计,刻度范围在 35~42℃,体温计读数可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使用后拿住体温度的上部甩几下,让升入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里。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状态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现象叫状态变化。
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 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状态变化。
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 中要放出热量。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熔点。
在 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晶休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 相同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
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吸收热 量。
液体蒸发的快慢由下列因素决定:(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例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2)在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同种液体,温度越 高蒸发越快,(4)同种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跟 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固态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液化、凝华过程放出热量,升华过程吸收热量。
汽化(吸热)
液化有两种方法,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压缩体积可使气体液化。
总结上述的物态变化可知,物质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为便于记忆,可用下图帮助你。
(二)、练习一、选择题
1、有两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 37.2℃,再用它分别测甲、乙二人的体温,结果甲的体温计示数为 37.2℃,乙的示数为 37.4℃,那么这二人的体温 ( ) A 、甲的体温一定是 37.2℃;乙的体温是 37.4℃ B 、甲的体温小于 37.2℃,乙的体温小于 37.4℃ C 、甲的体温可能小于 37.2℃,乙的体温是 37.4℃ D 、二人的体温都无法确定
2、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短不同之异 B 、体温计内有一特细的弯曲处,普通温度计没有
C 、使用体温计需用力甩动,把液柱用到 35℃以下,一般温度计不能甩动
D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观察示数,一般温度计不能离被测物体 3、把 0℃的冰放进 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 B 、冰会减少,水增多
C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
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
4.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 2 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 2
5.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 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6.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体温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7.制造某种药品时,为了使药液中 的水分在 85℃下去掉,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继续加热,使液体到 100℃沸腾,使水分去掉
B 、把该液体放入双层水浴锅中,夹层中放入水,加热使之沸腾去掉水分
C 、把液体放入密闭容器内,抽去里面的空气,使气压小于 1 个大气压,让它在 85℃时沸腾
D 、增大液面上压强并加热,去掉水分 8.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和-78.5℃。
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味,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9.如图所示 A 、B 容器里都装有水,当对 B 加热时,待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 A 管中的水将:( ) A .立即沸腾 B .稍后沸腾
C .不会沸腾,A 管中水的温度总是低于 B 管中水的温度
D .不会沸腾,A 管中水的温度能够达到 B 管中水的温度 10.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例子是: ( ) A 、露 B 、霜 C 、雾 D 、冰 12.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 ) A 、熔化、汽化、升华 B 、凝固、液化、凝华 C 、熔化、液化、凝华 D 、凝固、汽化、升华。
13.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 )
A 、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 、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
C 、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巴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 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给小镜子消毒 B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体 D 、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滴凝固
15.灯泡用久了玻璃壳会发黑,这是由于 ( )
A 、灯丝上的少量钨遇热熔解,变冷后凝固
B 、灯丝蒸发和凝固形成的
C 、灯丝的汽化和凝华形成的
D 、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可知它的熔点 ℃,这种物质是 。
熔化过程持续了 分钟,在 0~4 分钟时间内物质处于状态,4~10 分钟时间内是 状态,10 分钟以后是 态
A
B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水 凝固点(℃) -38.8 -30 -117 0 温度(℃)
D
B C
4
8
12
时间(分
图 4 ℃ 0 10 0 0
甲 图 4 已
15 10
5
-5
-10 -15
17.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
18.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反射台的地面,很我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 。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盯。
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白
色气团是 形成的。
19.请将图 4 温度计的示数填在横线上:甲____,乙____
20.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把 的温度规定
为 0℃,把 的温度规定为 100℃。
21.一支未刻度的温度计,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 4cm ;将
它插入沸入中时,水银柱 24 厘米,若将它放在 4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
长度应为 。
22.在“铁、松香、玻璃、冰、海波、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 ____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___ _____。
23.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 变化关系如下表。
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
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 间 /
min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 ℃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错误的数据是 。
(2)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
三、实验与探究题
时间 /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温度 /℃ 60
65
70
75
80
80
80
80
85
90
(1)此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其判断根据是
;
(2)此物质的熔点是
;
(3)此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花的时间约为 min
2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 4 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 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 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 /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 5 中 A 、B 所示, 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
℃
3 2
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图 6 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5)根据沸腾时“时间—温度”图象反映的水沸腾规律是:。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温度/℃
98
96
92
88
84
80
【第1一1中1考2】13ww1w4.d1iy5iz1h6on1g7ka1o8.co1m920
图 5
时间
图 4
/min
图 6
26.如图 6,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