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条例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1.08•【文号】国务院令第588号•【施行日期】2011.01.0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1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用工制度的改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七条国家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九条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对外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有条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建制镇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执行。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4号)(2019年04月23日发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一)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六)商场(店)、书店;(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条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二)水质;(三)采光、照明;(四)噪音;(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
第四条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
“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第二章卫生管理第五条公共场所的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所属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者,下同)的卫生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六条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所经营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对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第八条除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外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两年复核一次。
第九条公共场所因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经营单位应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
第三章卫生监督第十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防疫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施行卫生监督,并接受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目的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卫生工作的管理,提高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卫生工作。
第三条工作原则学校卫生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的原则,依法依规的原则和主体责任明确的原则。
第四条卫生设施学校应配备健康检查室、厕所、饮水设施等基本卫生设施,要保证设施的安全、整洁和良好的使用状态。
第五条卫生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卫生教育,让学生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第二章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第六条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应当设立卫生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卫生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实行计划管理。
第七条卫生监测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加以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八条疫情防控学校应当设立应急预案,认真组织疫情防控和防控工作,确保学生、教职员工的健康安全。
第九条校园环境卫生学校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保证学校环境的清洁和舒适。
第十条食堂卫生学校食堂设施、设备、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制作、配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每年对食品安全系数进行检测,确保学生用餐的安全。
第十一条教育设施卫生教室、宿舍等教育设施要保持清洁卫生,配备必要的洗手消毒设施和床具、被褥等清洗消毒设施,确保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十二条垃圾清理学校应当制定严格的垃圾清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垃圾清理设施设备、垃圾的堆放、分类、制度执行等方面的规范。
第三章卫生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第十三条监督机制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工作的监督机制,对学校各项卫生工作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评估机制学校应当开展卫生工作的评估工作,对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相关的工作。
第四章处罚和补救第十五条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学校对卫生工作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卫生常识、存在重大责任漏洞、存在隐患问题的行为,必须立即给予必要处罚。
卫生管理制度条例

卫生管理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卫生管理,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餐饮服务单位等各类组织和个人在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活动。
第三条卫生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系统的措施,全面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第四条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卫生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卫生管理的需要,制定卫生管理相关政策、规划和措施,推动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公民应当遵守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并参与公共卫生管理活动,积极配合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通过本条例的制定,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法规体系,实现全面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的目标。
第八条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章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九条卫生管理应当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条卫生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综合预防、集中治理、分类管理、全面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条卫生管理应当推动健康教育、预防医学、社会治理、健康监测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十二条卫生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十三条卫生管理应当遵循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原则,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
第十四条卫生管理应当注重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五条卫生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管理、实战实训的原则,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第三章卫生管理的具体内容第十六条卫生管理应当包括卫生环境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流行病防控、职业卫生、医疗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
第十七条卫生环境管理包括对室内外环境的监测、治理和改善,防止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第十八条食品安全管理包括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公众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管理条例

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第二条公共卫生管理的任务是: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进行卫生监督和卫生应急处理,开展健康教育和扶贫救助工作等。
第三条维护公共卫生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和义务。
国家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参与,形成多方合力,推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四条公共卫生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
加强与公安、司法、教育、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第五条国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和应急管理制度,及时发布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二章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第六条国家开展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活动,加强与社区、家庭、企业等单位协作,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落实。
第七条国家开展预防接种、体检、健康评估等活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第八条国家加强对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用药安全。
第九条国家实施职业病防治计划,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和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第十条国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推动环保工作,降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章卫生监督和卫生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国家加强对医疗机构、学校、养老院、农贸市场等场所的卫生监督,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第十二条国家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卫生安全事件。
第十三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形成应急处理能力,预测和防范重大疫情的发生,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降低疫情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制度,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章健康教育和扶贫救助工作第十五条国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推动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
爱国卫生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爱国卫生工作是全民参与,强化社会卫生意识,改善城乡卫生面貌,除害防病,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的群众性卫生活动。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管理、社会监督的方针。
第四条本省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参加爱国卫生活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爱国卫生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
各级政府必须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使卫生状况的改善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统一管理、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爱卫会办公室是同级爱卫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爱国卫生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爱卫会的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实施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二)统一规划、部署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三)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各单位履行其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职责,对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四)组织动员社会全体成员参加爱国卫生工作的各项社会卫生活动;(五)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大疫情、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六)组织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
第八条各级爱卫会吸收同级政府的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委员部门分工负责制:(一)卫生部门应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的卫生监督工作,负责除害防病和农村改水、改厕的技术指导、监督监测工作,开展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科学研究工作,监督管理医疗卫生单位的垃圾、污水、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二)城建部门负责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把城市环境卫生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有计划地进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城市垃圾、粪便、污水的封闭储存、及时清运和无害化处理,严格管理城市工程施工现场的卫生和建筑垃圾;(三)环保部门负责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监督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治理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和做好各种职业性危害的防治工作;(四)交通、旅游等部门负责所属的车站、机场、宾馆、旅游景点的卫生管理;(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集贸市场和饮食服务业的卫生管理;(六)公安部门要根据国家法律,对在爱国卫生管理、监督中发生的妨碍公务的行为进行查处;(七)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卫生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卫生知识教育,改善学校环境,监督各类学校按国家规定,开设卫生教育课;(八)宣传、文化、新闻、广播电视等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卫生宣传和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小学卫生工作条例

小学卫生工作条例为了保障学校环境的整洁和老师的身心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办公室卫生制度:1.每天安排值日老师负责办公室卫生,全体老师要注意保洁。
2.办公桌、柜子等家具要保持干净整洁,私人物品除水杯外均应放在柜子里。
3.桌面不能放置除水杯、墨水、胶水、笔筒之外的物品,作业本批阅后及时发放。
4.地面要保持干净,无垃圾。
5.门窗要定期清洁。
6.墙上不能私自乱挂,要由学校统一安排。
每天课间操检查卫生,发现问题,由值日人员承担责任。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养成良好的卫生惯,我们制定了以下要求:1.每天晨检时,各班由卫生委员负责组织四名同学的检查小组进行个人卫生检查。
2.每周二晨检由各班四名检查个人卫生同学进行互检,检查:手、指甲、脸、脖子、头发、耳朵、衣服、擦桌布。
3.不准随地吐痰、不准喝生水、不准带零食进校以防传染病。
如有违反,学校将进行批评。
4.以年级为组,各年级有一组长负责评比。
优秀的挂红旗,差的全校批评。
为了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室卫生制度:1.教室前面、侧面墙壁一律不许贴挂任何物品(黑板报除外)。
2.讲台桌面、讲台桌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3.角柜上设为队角第一个窗台放作业本,要摆放整齐(其余窗台不放东西),角柜里摆放笤帚,不允许扔垃圾。
簸箕纸篓放在墙角,水盆挨纸篓放,抹布洗干净。
4.每天值日做到"五净二齐"。
五净:地面净、黑板净、门窗净、桌面净、纸篓净;XXX:桌凳放整齐、物品摆放整齐。
5.课桌内保持整洁,不堆放报纸杂物。
6.每天下午课间操时做值日。
7.班主任和XXX老师负责教室卫生,卫生检查员每天检查两次,班主任不定时抽查,每周进行流动红旗评比。
为了保持整个校园的卫生和整洁,我们制定了以下卫生大扫除制度:1.每周的星期一和星期五为全校扫除日,所有部门都要做扫除。
2.扫除范围包括每天值日要求、拖地、擦净前后门、墙壁、黑板及桌凳。
3.办公室卫生由老师共同负责。
4.每周星期一五为卫生检查日,由卫生领导小组负责检查记录,下一次全体会讲评。
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1.02•【字号】宝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6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宝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六届〕第六号《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于2023年9月26日经宝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宝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月2日附件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23年9月26日宝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23年11月30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第三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一节建(构)筑物容貌管理第二节道路及其相关设施第三节户外广告招牌及其他宣传品第四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安全、文明的宜居环境,依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实施市容环卫管理的区域和范围,由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市容环卫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管理、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环卫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市容环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容环卫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际卫生条例

国际卫生条例文章属性•【缔约国】世界卫生组织•【条约领域】医疗卫生•【公布日期】1969.07.25•【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国际卫生条例(1969年7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通过本条例于1971年1月1日生效本条例曾经1973年和1981年第二十六届和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修改。
为便利工作,本集录载了世界卫生组织1983年出版的国际卫生条例第三次诠释版的文本。
1979年5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长致函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通知中国政府自1979年6月1日起承认本条例。
)目录前言终止天花预防接种国际卫生条例(1969年)第一部分定义第二部分疫情通报第三部分卫生机构第四部分卫生措施及其程序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离境时的卫生措施第三章应用于港口、机场到达或离去之间的卫生措施第四章到达时的卫生措施第五章关于国际运输货物、物品、行李和邮件的措施第五部分本条例所辖各疫病之特殊规定第一章鼠疫第二章霍乱第三章黄热病第六部分卫生文件第七部分收费第八部分各种规定第九部分最后规定附录1除鼠证书、免予除鼠证书附录2国际黄热病预防接种或复种证书附录3航海健康申报书附录4飞机总申报单卫生部分前言第二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于1969年7月25日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①是对原国际公共卫生条例的修改与充实后的版本。
①见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记录1969年第176号22页(第二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46号决议)和第一次诠释版重印文本37页。
国际卫生条例的目的是以最大的限度防止疾病在国际间传播,保障完全,同时又尽可能小地干扰世界交通运输。
为了鉴别和控制传染病,日益强调流行病学监测,新的条例旨在加强流行病学原则在国际间的应用,以期发现、减少或扑灭传染源,改善港口、机场及其周围的卫生;防止媒介扩散;并且就总体上来说,鼓励国家一级的流行病学活动,以便减少外来传染传入的危险。
1973年第二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②修改了本条例,特别修改了关于霍乱的条款。
1981年第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③鉴于全球消灭了天花,再次修改本条例,删除了有关天花的条款。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高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平,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卫生,促进城乡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和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北京市境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涉及市区道路、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区域。
第二章市容环境卫生的基本要求第三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应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保护公共利益为宗旨,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提倡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
第四条城区内的建筑物、道路、坑塘、绿地等公共场所应当保持清洁整洁,严禁乱堆乱放、乱倒垃圾并按时清理垃圾。
第五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增强环保意识和自觉遵守市容环境卫生规定。
第三章市容环境卫生设施第六条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完备合理,包括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公厕设施等。
第七条垃圾收集点应当设置合理,离居民区较近,并定期清理和维护。
垃圾运输车辆应当主动接受监管,按时进行垃圾清运。
第八条公厕设施应当充分满足市民需要,地理分布合理,保持清洁卫生,提供便利的使用环境。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处置第九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推动居民、单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
第十条垃圾分类应当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原则进行。
第十一条垃圾处置应当采取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理等措施,促进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五章绿化与美化第十二条城市绿地面积应当控制在一定比例,并按照绿化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十三条道路绿化应当注重景观效果,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定期修剪和养护绿化植物。
第十四条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应当注重景观设计和市民休闲功能,提供舒适的环境。
第六章执法监督与处罚第十五条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执法效能。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有权进行查处,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和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体系,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是否得到合理使用和维护;
(三)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四)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五)公共场所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是否到位。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六条违反本细则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七条本细则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概要,具体内容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健康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公共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共场所指的是对公众开放的各类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超市、餐厅、酒店、医院、学校、公园等。
第三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为场所经营者,其应当承担以下责任:1.维护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环境,保证卫生设施和用具的正常使用。
2.设立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3.制定并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卫生操作规范、消毒制度等。
4.提供充足的卫生用品和设备,并定期维护和更换。
第四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场所内应当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垃圾等。
2.场所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设施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洗手纸等卫生用品。
4.厕所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通风畅通。
5.餐厅等场所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操作,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6.医院、学校等场所应加强传染病防控,做好空气消毒、物体消毒等工作。
第五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监督机构为卫生部门,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督促整改。
2.对卫生管理不规范的场所,可以采取警告、罚款等行政措施,并公示处理结果。
3.建立投诉举报机制,接收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问题的投诉举报,及时受理并调查核实。
第六条违反本条例的,经卫生部门依法查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七条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全部内容,主要围绕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责任、要求以及监督机构的职责展开。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它关乎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各场所经营者应当认真履行管理责任,卫生部门应当严格监督执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清洁、健康、安全的公共场所环境。
爱国卫生工作条例

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改善城乡卫生状况,提高人民卫生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爱国卫生,是指人民群众参与,强化公共卫生意识,改善城乡卫生面貌,除害防病,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的群众性卫生活动。
第三条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
爱国卫生工作以城市为主,实行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治本为主;集中治理与经常治理相结合,以经常治理为主。
第四条所有单位和个人均有参加爱国卫生活动的义务,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进行劝阻、制止和检举的权利。
第五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二章职责与管理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设立爱卫会或指定人员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爱国卫生日常工作。
第七条县以上人民政府的爱卫会的主要职责是:(一)宣传、组织实施爱国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二)统一规划、部署、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爱国卫生工作;(三)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爱国卫生活动;(四)负责除害防病和农村改水、改厕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工作;(五)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重大疫情、中毒事故等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六)组织全民健康教育活动;(七)开展国内外社会卫生的交流与合作;(八)进行社会卫生执法监督及效果评价,组织实施对卫生先进地区、单位和个人的考核、命名、表彰。
第八条爱卫会由同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组成,实行委员部门分工负责制,委员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承担的爱国卫生工作。
第九条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等单位产生的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
卫生条例资料

卫生条例卫生条例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公民在公共场所和个人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卫生规范和标准。
一个社会的卫生状况不仅反映了其文明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公共场所卫生在公共场所如商场、餐厅、公园等地方,尤其需要遵守卫生条例。
首先是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小便。
其次是遵守食品卫生标准,餐饮店需要符合卫生检查标准,保证食品安全。
再者是保持公共厕所的清洁,使用后要冲水并保持干燥。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升公共场所的整体环境质量,也可以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二、个人生活卫生个人生活卫生是每个公民应该培养和遵守的基本习惯。
首先是个人卫生,要经常洗手、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其次是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家中的垃圾,保持空气流通。
再者是合理处理家庭垃圾,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些规范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执法与监督为了有效执行卫生条例,需要建立完善的执法和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和个人生活卫生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对违反卫生条例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形成震慑效果。
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的卫生意识和素养,让大家共同遵守卫生条例,共同创造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
结语卫生条例的制定和执行,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
遵守卫生条例不仅是一种法律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的体现。
希望每个公民都能自觉遵守卫生条例,共同营造一个清洁整洁、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上是我对卫生条例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和健康的责任,共同为美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办公室卫生管理条例

办公室卫生管理条例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工作室的形象特制定工作室卫生管理条例如下:1、保持地面无拉圾,无灰尘,不堆放杂物。
2、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倒茶水,不乱丢果皮纸屑。
3、办公桌椅(包括隔断)及桌上的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合理,桌椅随时保持清洁、无尘土、无破损。
4、定期整理好自已的桌子抽屉、柜子,开展经常性的防疫工作。
5、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保养良好,表面无尘土,污垢,墙壁无灰尘,墙上不乱挂物品。
6、保持会议室整洁,会议结束请清理现场。
7、周六进行卫生大扫除,做到打扫彻底,不留死角。
8、原则上个人负责个人的桌面卫生,如无人桌椅由对面的职员负责。
部门将不定期进行检查,违反以上条例将给予当事人30元以上的罚款。
****部附:办公桌面摆放标准1、定置要分门别类,分出哪些物品常用,哪些不常用,哪些天天用。
2、物品摆放部位要体现顺手、方便、整洁、美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办公桌设置摆放要有标准定置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要放在办公桌内。
4、办公桌:桌面除笔筒、茶水杯、台历、计算器、电话、电脑及常用文件外(请放在文件架),不摆放其它物品。
桌面定置的(参考)要求:中摆放电脑、中左台历或水杯、电话等;右侧摆放文件筐(盒)、笔筒等待处理的管理资料;中下侧摆放需马上处理的业务资料。
5、电话机要经常清理,不能粘满尘土和污垢,一个办公室是否清洁,电话机是一个重要指标。
接电话时声音要小,不能高声喊叫,以免影响他人。
6、当天不用或当时不处理文件应归入文件架或辅桌。
辅桌内放置文件、书籍、个人随身物品(如包)外不准放其他物品。
7、坐椅:靠背、坐椅一律不能摆放任何物品,人离开时,将坐椅靠拢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11班卫生条例
一、卫生工具分配
拖把:1、教室内只允许使用两把拖把
2、走廊一把拖把
扫帚:1、教室内使用三把扫帚
2、走廊内使用教室内的扫帚
3、卫生区使用大扫帚①②③④卫生区各使用一把大扫帚⑤
卫生区倒垃圾
垃圾桶:1、从教室装完垃圾后再有卫生区使用用后倒入垃圾场
镲子:卫生区和教室各一个
二、值日要求:
1、及时清洗、擦拭承包的公物
2、如发现损坏,承包人要及时找出责任人,进行赔偿,若无责
任人则由承包人负责
3、经检查出现打扫不彻底、不整洁、有损坏的要及时清理(或
赔偿)完,否则,扣个人量化1~5分,并写300字责任说明
书,写明没有清理的理由及清理时间
三、时间安排:
1、第二天的教室、走廊值日生于前一天晚9:00进行值日,9:
10必须完成值日并关上门窗、电灯及饮水机(由负责)第二天早上不再值日。
2、每天早饭后各自打扫自己所承包的区域并在7:50之前结
束,教室、走廊值日不彻底的重新打扫。
3、中午2:05之前完成值日,值日生要做到早到校
4、晚饭后到6:35之前结束。
四、每周赏罚:
每周四晚夕会卫生委员将对本周卫生工作进行工作总结,每周选
出8~10名值日先进个人,并加个人量化1~2分,对值日不认真,态
度差者扣个人量化1分,并上交300字责任说明书。
初一、11班
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