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景泰蓝的制作 备课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泰蓝的制作
【备课资料】
一、《景泰蓝的制作》课文分析
《景泰蓝的制作》作为一篇说明文,它的最大特点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有序地加以说明。

例如,文中交代的景泰蓝的工艺程序就十分明晰,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文章严格按照景泰蓝的六大生产工序依次逐项介绍。

而就每道工序来说,也是按制作程序来说明的。

例如,在说明“掐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粘铜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在说明“点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研磨色料、筛选色料、填上色料”三填三烧。

作者很注意各道工序介绍内容之间的衔接,注意使用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将各道工序交代明白,衔接紧密。

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安排说明的详略,是本文的另一大特点。

本文对景泰蓝制作过程和技术的介绍有详有略,“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介绍得很详细,其他几道工序则介绍得较简略。

这是因为,“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是决定景泰蓝风格、珍贵之处的主要工序,也是决定景泰蓝制品质量的关键工序,不详细介绍就难以突出景泰蓝制品的特征和它特有的工艺过程。

而其他工序则不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而且比较简单,所以写得比较简略。

另外,在说明这两道工序时不仅对繁复的工艺过程不厌其烦地介绍,还对这些工艺的原理做深入浅出的讲解。

以“掐丝”为例,文章不仅介绍了粘丝、烧焊、清洗等各个步骤,而且还介绍了掐丝的构图特点和所费工时。

又如“点蓝”,简明地介绍景泰蓝名称的由来后,又以三个段落分别说明色料的原料、研制和如何填色。

对填色,介绍得尤为详尽。

从盛色料的工具,舀色料的家伙的形状,色料填在什么地方,直到每个小格子里色料填多少,什么时候拿去烧,烧后又如何填,一共要填几回等等,都介绍得清清楚楚。

这篇说明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一是分类别,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的工序类别一一介绍。

二是下定义,如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

这样能使读者了解“掐丝”这道工序的操作特点。

三是举例子,如讲到用铜做胎的原因是“红铜富于延展性,容易把它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接着列举了圆盘子、比较大的花瓶的胎、方形或是长方形的东西三类制品;这样就把道理说得具体明白了。

四是打比方,如作者在介绍“掐丝”这一工序时,写道“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用比喻说明事物,使读者容易理解。

五是做比较,如作者在详细介绍了“掐丝”工序之后,把掐丝和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做了类比,说“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从而突出了这道工序的工夫之大。

在语言上,这篇文章遣词准确、造句严谨。

例如,在“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一句中,“小”与“细微”不能互换,“破裂”与“剥落”不能对调,这是准确地使用形容词和动词;第11段介绍色料的有关特征时,十分贴切地运用了“色料”“原料”“釉料”“质料”四个词,这是准确地运用意义相关的词。

另外,文中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工艺术语,如“掐丝”“点蓝”“烧焊”“打磨”“镀金”等,这些术语的运用,能使说明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也使读者容易把握每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文中还使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如“延展性”“膨胀率”“机械力”等。

读者通过上下文,一般都能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如提到“延展性”后,紧接着写道“容易把它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要接合的地方又容易接合”,读者即使对“延展性”了解不多,也能大体明白它的含义。

文中还多处使用一些平实的口语连接了上下文,使介绍显得通俗易懂,好似作者在用白话做解说,使读者有亲切感,如第1段两句话用“现在把……说一说”引出后文。

第2段“至于方形或是长方形的东西,像果盒、烟卷盒之类,盒身和盖子都用一张红铜片折成,只要把该接合的转角接合一下就是,也不用细说了”一句,就用朴实的话,结束了制胎工艺的介绍。

第3段“这只是个开头,还有好多繁复的工作在后头呢”,以及后面各段中的平实语句,反映了作者对语言驾驭得纯熟自如。

二、景泰蓝的历史及价值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7)最为盛行,又因当时珐琅彩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

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焊在铜胎上,中填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

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继夏商青铜器艺术之后又一金属工艺上的世界奇迹。

景泰蓝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结晶,是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有人将景德镇陶瓷、福州磨漆、北京景泰蓝称为我国三大工艺美术珍宝,确切至极。

景泰蓝历经五个发展时期,即启蒙时期(唐至元),诞生与发展时期(元末明初),初盛时期(明),中盛时期(清),强盛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

勤劳智慧的工匠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着灿烂的景泰蓝文化。

他们先是铸造,继而发展为用简单的工具锤击红铜制成胎型,手工掰丝掐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用小钢铲填充各色釉料,用炉火将釉烧结在焊好丝的铜胎上,用脚踏带动轮轴转动并手持沙石木炭磨光。

旧时的景泰蓝艺术品专供皇家享用,它是权力的象征、地位的代表,在昔日的皇家圣地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行宫里,游人还可以
看到那时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景泰蓝艺术珍品,现今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元、明、清时期的景泰蓝珍品。

一件古代景泰蓝和今天生产的景泰蓝产品相比,用现在的质量标准来看,差别较为明显,当今的制品在丝工、蓝工、磨工以及外观、润色、配件、砂眼以及做工的精细程度都比古代有明显的改善。

今天的景泰蓝仍是手工操作,上下大小工序达百余道。

总体看,明代胎体铸胎显厚重,造型以仿古(其他工艺造型)为主。

所用釉料均为天然矿物质料,并从西亚进口“蓝中透紫”的钴蓝釉料与国产的“蓝中透绿”钴蓝釉料并用,色彩深沉、逼真而新奇。

此时的丝比较粗,鎏金部分金水厚。

彩釉上大多有砂眼,尤其是丝的附近。

款有“大明景泰年制”或“景泰年制”,底款、边款均有。

清代的景泰蓝比明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胎略薄,掐丝较细,釉料也比明代鲜艳,并且品种增加许多。

砂眼明显减少。

花纹图案繁复多样,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国时期,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

这时期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工细,质量较好。

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

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后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

现代景泰蓝工艺今非昔比,造型多样,品种繁多,工艺精湛。

许多工艺大师们亲力亲为,竭力创新,主要表现在:在历史的基础上塑造新奇器形;设计前所未有的题材内容和色彩;挖掘传统文化,以现代人的人文思维和审美意趣重新打造、再现,产生“质”的飞跃;广泛与姊妹艺术融合,发挥景泰蓝最大的潜质;充分利用珍贵的材料,结合其工艺特点,以提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利用高技能、高水准,将工艺做到尽善尽美。

工艺美术品一般都具备实用价值、欣赏价值、保存价值、荣誉价值,当然景泰蓝也不例外。

景泰蓝工艺品的收藏与鉴赏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美的创思。

一件完美的器物需要精细的布局,包含了图案内容(主题),零碎结构,主体纹饰的分布安排,所要达到的器物功能、艺术质量和工艺质量的条件保障,还有就是设色。

总之,古代与现代的艺术设计构思几乎一样,都尽量做到不留遗憾,唯一不同的是对象、功能和题材上的一些差异。

2.精湛的工艺。

说到工艺,就涉及各道工序,其中在古代景泰蓝工艺中占首要地位的工序应为“丝工”工艺,有“丝工且重于蓝工”之说。

而今天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就是说,蓝工开始并重于丝工。

由于釉料品种的繁多,出现了色彩明度的系列釉料,并且“目”数很高,在点蓝的“润色”中非常柔和细腻,表现出了更高的技术水平,即使是最难表现的人物
也刻画得鲜活得当。

另外,就是配饰,包括雕金、錾刻、镶嵌等方面都做到了细致入微。

3.突出的功能。

古代景泰蓝的用途为皇家御用,分为实用和陈设,有些为并用,这类器物不光是为了实用和美观,更主要的是起到一种震慑外人和衬托皇室的作用。

古今器物的制造都是忠实生活的功能造型,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

单讲今日的景泰蓝,几乎都可以叫作陈设、观赏品,那么,陈设和观赏不是实用吗?当然是,人们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就像吃饭,同样起到了实用的作用和功能。

有时,外行人很喜欢景泰蓝,就问:“这是盛什么的?”那么,怎样回答呢?应该这样回答:“这是盛文化的艺术品。

”“它是干什么用的?”“给人愉悦用的。

”此乃集一切艺术品艺术价值之大成。

4.高超的艺质。

景泰蓝所用的材料都是很昂贵的。

在人们的造物或是造器中,所使用的材料往往就已经决定了这件器物的基本走向、作用和分量。

景泰蓝不论从材料还是工艺,以及所呈现的珍重华贵、金碧辉煌上讲都注定了它崇高的名誉和地位。

5.深藏的内涵。

景泰蓝是一项可以填充进很多东西的工艺形式,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都可以表现得恰到好处,这是与其他工艺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它的特点之一。

总之,无论是其艺术价值,还是材质价值、文化价值,都堪称无与伦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