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引导”教学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问题 引导 ; 教 师; 数学教 学 我 国基础教育改革 的不断深入下 , 数学教学知识及其体 系调 体的步骤 为 :
整正处于变革时期 。 探索新 的教学方法 已经成为教 育工作者 的主
要任务之一。
一
第一步 : 弄清题 意 , 也就是引导学生说 出题意 。 教 师应 引导性 地提 问学生题 目中所给的信息 ,分析一下题 目所给 出的条件 , 它 们有 什么联 系, 结论要求求什 么等 问题 。 第二 步 : 拟定计划 , 即先让学生说出解题 的思路 。此时 , 教师
入, 不然学生不动脑筋 。
问题 的引 申、 问题 的反思来展开和推进整个教 学过程 。因此 , 这种 “ 问题诱导 ” 教学模式 , 在某 种程度上有利 于教学 双方 的进行 , 既 推动 了教师 的导 ,又对学生 的 自主学 习探 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从而激发 了学生 自主学 习的
探 索篇 ・ 课改论坛
小议 高 中数 学课堂 中的“ 问题 引导" 教 学法
黄益勇 ( 广 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 中学) 摘 要: “ 问题 引导” 教学法是 由“ 问题情境” 和“ 启发式教学” 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模式是 由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引导和激发
学生进行 自主探究, 最后获取知识。该教学法有 四个基本步骤。同时, “ 问题引导” 教 学法对教师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什 么是 问题 引导
通过 “ 问题情境 ” 来进 行教学是 国际数学教 育界公认 的 比较
有效 的教学 方式 , 各 国教育界越来 越重视 学生提 出问题 、 分析问 则应 引导学生对 问题 产生一定 的联想 , 如, 每一个 条件你 能得到
题 及解 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 。 “ 启发式教学” 则是我 国传统数学教学 什么结论? 你认为能用得 上的公式 、 定理有 哪些 ? 哪些条件是可 以 中的经 典教 学理 念。“ 问题 引导 ” 则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的, 重新 利用 的?从这些 问题 中 ,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 的回答来 调整接 下来
第四步 : 总结及延伸 , 引导学生举一反 三 、 归纳用法 。教师 可
以提问学 生如下 问题 : “ 这道题( 这节课 ) 你 学到了哪些东西?” “ 有 别的解法 吗?” “ 能归纳解法吗” 。这类 问题 , 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
四、 “ 问题 引导 ” 的教 学模 式 对 高 中数 学 教 师 的 要 求 目前 , 问题 引 导 教 学 模 式 已经 得 到 了教 师 和专 家 的 重 视 和 认
三、 “ 问题引导” 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在“ 问题引 导” 的教学模 式 中 , 由于“ 问题 ” 是教 学的 中心 主
[ 1 ] 李士铸 . 数 学教 育心理 [ M] . 上海 : 华 东师范 大学 出版社 ,
问题 的提 出 、 问题的思考 、 问题 的讨 论 、 问题 的解 决 、 问题的应用 、
1 . 教师 应留意学生之 间的个 体差异 , 所以教师在提 出预设问
题时 , 应 考虑 到不 同学 生 之 间 的差 距 , 问题 应 有 一 定 的 层 次 性 。换
句话说 , 问题设 计要有层 次性 , 即预设 的问题 间的关系要 由表 到 里, 由浅人深 , 由易到难 , 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 2 . 教师应把握好 引导 的策略 。 不管是什么问题 , 引导的度要 把 握好 , 太过 于浅显 , 引导 不能达 到课堂 要求 的效 果 , 也不 能太 深
积极性 。
总之 , 高 中数学 课堂 中, “ 问题 引导” 教学法更 能充分发挥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主 观 能 动 性 和 积极 性 ,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
意识 , 增 强学生与教师 、 同学之 间的交 流意识 , 提高学生 的问题解 决能力 , 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提 高学生 的数学成绩 , 是一 种值得研 究、 学 习和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
地一个个呈现 出来 , 把前人和 自己对知识结论 的认过程分解 为 题 应 该 是 能让 学生 进 入 更 深 层 次 思 考 的 问 题 。 若干步 , 并 一一铺设 阶梯 , 层层设 问 , 通过启发来 引导学生沿着教 学 目标前进 , 最终达到教学 目的。
二、 “ 问题引导” 教 学 模 式 的 基本 模 式
从而举一反三 , 解决同类 型的问题 。 简单地说 , “ 问题引导 ” 教学模 式的一般操作过程是教师提供 步思考 , 学 习材料 , 引导学生 提出问题 , 或者 由教师提 出问题 以激起 学生 探究 的兴趣 ; 然后学 生进行 自主探 究 , 用猜想法 或其他方 法初步
那对 于中学数学教 师来说 , 如何 才能更好地设 计 出合适 的课 得到结论 ; 教师继续提 问 , 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问题本质 , 扩充 可 , 学生 自己的问题空间 ,然后再 由学生主动建构 自己的知识结构 。 堂 问题 呢 ?
构建起来 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的提 问, 从 而引导学生 的解题思路 , 并让学生说 出思路。
“ 问题引导 ” 的教 学模 式 , 也就是在课堂教学 中任课教 师提供
第三步 : 实施计划 , 引导学生说出详细过程。教师的提问应 当
教 学材料 , 如导学案等 , 并把教学 目标 以“ 问题 ” 的形 式 由浅入 深 围绕 : “ 你为什 么这样思考 ?” “ 有什么依据?” 等 问题进行。这些 问
最后 , 教师还要通过 问题 的变式训 练 , 以加强学 生对所研究 问题 的理解 , 并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在整个过程中 , 教师所起 的作用是 引导 和诱 导学 生通过 自主 探究 , 研究问题 的本质 , 从而在探 究的过程 中获取知识 。 这种模 式 以“ 问题” 为中心主线 , 以“ 问题” 作为教学 的出发点 和归宿。通 过
整正处于变革时期 。 探索新 的教学方法 已经成为教 育工作者 的主
要任务之一。
一
第一步 : 弄清题 意 , 也就是引导学生说 出题意 。 教 师应 引导性 地提 问学生题 目中所给的信息 ,分析一下题 目所给 出的条件 , 它 们有 什么联 系, 结论要求求什 么等 问题 。 第二 步 : 拟定计划 , 即先让学生说出解题 的思路 。此时 , 教师
入, 不然学生不动脑筋 。
问题 的引 申、 问题 的反思来展开和推进整个教 学过程 。因此 , 这种 “ 问题诱导 ” 教学模式 , 在某 种程度上有利 于教学 双方 的进行 , 既 推动 了教师 的导 ,又对学生 的 自主学 习探 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从而激发 了学生 自主学 习的
探 索篇 ・ 课改论坛
小议 高 中数 学课堂 中的“ 问题 引导" 教 学法
黄益勇 ( 广 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 中学) 摘 要: “ 问题 引导” 教学法是 由“ 问题情境” 和“ 启发式教学” 相结合 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模式是 由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引导和激发
学生进行 自主探究, 最后获取知识。该教学法有 四个基本步骤。同时, “ 问题引导” 教 学法对教师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什 么是 问题 引导
通过 “ 问题情境 ” 来进 行教学是 国际数学教 育界公认 的 比较
有效 的教学 方式 , 各 国教育界越来 越重视 学生提 出问题 、 分析问 则应 引导学生对 问题 产生一定 的联想 , 如, 每一个 条件你 能得到
题 及解 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 。 “ 启发式教学” 则是我 国传统数学教学 什么结论? 你认为能用得 上的公式 、 定理有 哪些 ? 哪些条件是可 以 中的经 典教 学理 念。“ 问题 引导 ” 则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的, 重新 利用 的?从这些 问题 中 ,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 的回答来 调整接 下来
第四步 : 总结及延伸 , 引导学生举一反 三 、 归纳用法 。教师 可
以提问学 生如下 问题 : “ 这道题( 这节课 ) 你 学到了哪些东西?” “ 有 别的解法 吗?” “ 能归纳解法吗” 。这类 问题 , 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
四、 “ 问题 引导 ” 的教 学模 式 对 高 中数 学 教 师 的 要 求 目前 , 问题 引 导 教 学 模 式 已经 得 到 了教 师 和专 家 的 重 视 和 认
三、 “ 问题引导” 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在“ 问题引 导” 的教学模 式 中 , 由于“ 问题 ” 是教 学的 中心 主
[ 1 ] 李士铸 . 数 学教 育心理 [ M] . 上海 : 华 东师范 大学 出版社 ,
问题 的提 出 、 问题的思考 、 问题 的讨 论 、 问题 的解 决 、 问题的应用 、
1 . 教师 应留意学生之 间的个 体差异 , 所以教师在提 出预设问
题时 , 应 考虑 到不 同学 生 之 间 的差 距 , 问题 应 有 一 定 的 层 次 性 。换
句话说 , 问题设 计要有层 次性 , 即预设 的问题 间的关系要 由表 到 里, 由浅人深 , 由易到难 , 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 2 . 教师应把握好 引导 的策略 。 不管是什么问题 , 引导的度要 把 握好 , 太过 于浅显 , 引导 不能达 到课堂 要求 的效 果 , 也不 能太 深
积极性 。
总之 , 高 中数学 课堂 中, “ 问题 引导” 教学法更 能充分发挥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主 观 能 动 性 和 积极 性 ,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自主探 究
意识 , 增 强学生与教师 、 同学之 间的交 流意识 , 提高学生 的问题解 决能力 , 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提 高学生 的数学成绩 , 是一 种值得研 究、 学 习和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
地一个个呈现 出来 , 把前人和 自己对知识结论 的认过程分解 为 题 应 该 是 能让 学生 进 入 更 深 层 次 思 考 的 问 题 。 若干步 , 并 一一铺设 阶梯 , 层层设 问 , 通过启发来 引导学生沿着教 学 目标前进 , 最终达到教学 目的。
二、 “ 问题引导” 教 学 模 式 的 基本 模 式
从而举一反三 , 解决同类 型的问题 。 简单地说 , “ 问题引导 ” 教学模 式的一般操作过程是教师提供 步思考 , 学 习材料 , 引导学生 提出问题 , 或者 由教师提 出问题 以激起 学生 探究 的兴趣 ; 然后学 生进行 自主探 究 , 用猜想法 或其他方 法初步
那对 于中学数学教 师来说 , 如何 才能更好地设 计 出合适 的课 得到结论 ; 教师继续提 问 , 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问题本质 , 扩充 可 , 学生 自己的问题空间 ,然后再 由学生主动建构 自己的知识结构 。 堂 问题 呢 ?
构建起来 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的提 问, 从 而引导学生 的解题思路 , 并让学生说 出思路。
“ 问题引导 ” 的教 学模 式 , 也就是在课堂教学 中任课教 师提供
第三步 : 实施计划 , 引导学生说出详细过程。教师的提问应 当
教 学材料 , 如导学案等 , 并把教学 目标 以“ 问题 ” 的形 式 由浅入 深 围绕 : “ 你为什 么这样思考 ?” “ 有什么依据?” 等 问题进行。这些 问
最后 , 教师还要通过 问题 的变式训 练 , 以加强学 生对所研究 问题 的理解 , 并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在整个过程中 , 教师所起 的作用是 引导 和诱 导学 生通过 自主 探究 , 研究问题 的本质 , 从而在探 究的过程 中获取知识 。 这种模 式 以“ 问题” 为中心主线 , 以“ 问题” 作为教学 的出发点 和归宿。通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