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化学中考2024年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四川省化学中考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B.纯净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C.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
D.单质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混合物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也可以是由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组成。
B选项错误,因为纯净物可以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氧气(O2)。
D选项错误,因为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
C选项正确,因为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氢气体
C.氢气
D.液态氧
答案:A
解析:A选项正确,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因此是电解质。
B选项错误,氯化氢气体(HCl)在水中溶解后能够电离成
氢离子(H+)和氯离子(Cl-),但在气态下不能电离,因此不是电解质。
C选项错误,氢气(H2)是单质,不参与电离,不是电解质。
D选项错误,液态氧(O2)也是单质,不参与电离,不是电解质。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
A. 氢氯酸(HCl)
B. 硫酸(H2SO4)
C. 氢氧化钠(NaOH)
D. 碳酸(H2CO3)
答案:C
解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A、B、D选项都是酸,而C选项的氢氧化钠是碱,电离时产生氢氧根离子(OH-),因此不属于酸。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B.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 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加反应物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 增加压强,对固体反应物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答案:B
解析:A选项错误,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通常越快。
B选项正确,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分子运动的速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C选项错误,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
D选项错误,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加压强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HCl(气态)
B、CO2
C、NaCl(固态)
D、H2O2
答案:C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HCl(气态)和H2O2都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在水中不会电离。
CO2虽然在水中溶解会形成弱酸,但它本身不是电解质。
NaCl(固态)在水中溶解后电离成Na+和Cl-,因此是电解质。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 + O2 = 2H2O
B、C + 2CuO = 2Cu + CO2↑
C、CaCO3 = CaO + CO2↑
D、4Al + 3O2 = 2Al2O3
答案:C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A选项中氢被氧化,氧被还原;B选项中碳被氧化,铜被还原;D选项中铝被氧化,氧被还原。
而C选项中,CaCO3分解成CaO和CO2,这是一个分解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因此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HCl(水溶液中)
B、NaCl(熔融状态)
C、Cu(金属铜)
D、KOH(水溶液中)
答案:C
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A选项HCl在水中会电离成H+和Cl-,B选项NaCl在熔融状态下会电离成Na+和Cl-,D选项KOH在水中会电离成K+和OH-,它们都是电解质。
而C选项Cu是金属,它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在常温下不会电离,因此不是电解质。
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共价键都是非极性的
B、离子键总是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C、极性键是指由不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分子中的化学键
D、金属键是由于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形成的
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共价键可以是极性的,也可以是非极性的,取决于组成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B选项错误,虽然离子键通常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某些离子化合物中含有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离子键。
D选项错误,金属键是由于金属原子共享外层电子形成的,而不是失去电子后形成的。
C选项正确,极性键是指由不同电负性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分子中的化学键,由于电负性差异,电子云分布不均匀,形成极性。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氧气
B. 盐酸
C. 铁矿石
D. 纯净水
答案:C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单一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氧气(A)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酸(B)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虽然它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但属于纯净物,因为它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纯净水(D)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
铁矿石(C)是由铁的化合物和其他杂质组成的,因此它不是纯净物。
10、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H2 + O2 → 2H2O
B. 2KClO3 → 2KCl + 3O2
C. 2HCl + Zn → ZnCl2 + H2
D. CaCO3 → CaO + CO2
答案:C
解析: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选项A是化合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
选项B是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
选项C是置换反应,氢气(单质)与盐酸(化合物)反应生成氢气(单质)和氯化锌(化合物)。
选项D是分解反应,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
A. 盐酸(HCl)
B. 氢氧化钠(NaOH)
C. 硫酸(H2SO4)
D. 碳酸(H2CO3)
答案:B 解析: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H+)的物质。
盐酸、硫酸和碳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它们都是酸。
而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是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是一种碱,不属于酸。
因此,正确答案是B。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B.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成反比
C.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
D.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即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选项A正确描述了这一点。
选项B错误,因为反应速率通常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反应速率越快。
选项C和D也都是错误的,因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和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通常都会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因此,正确答案是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碱盐的有:
A、HCl(氯化氢)
B、NaOH(氢氧化钠)
C、CO2(二氧化碳)
D、CaCO3(碳酸钙)
答案:ABD
解析:
A、HCl是氯化氢,属于酸。
B、NaOH是氢氧化钠,属于碱。
C、CO2是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不是酸碱盐。
D、CaCO3是碳酸钙,属于盐。
因此,属于酸碱盐的有A、B和D。
2、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A、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B、CaO + H2O → Ca(OH)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C、Zn + CuSO4 → ZnSO4 + Cu(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D、NaCl + AgNO3 → AgCl↓ + NaNO3(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答案:C
解析:
A、这是化合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
B、这是化合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
C、这是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D、这是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因此,属于置换反应的是C。
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 氯化钠(NaCl)
B. 甲烷(CH4)
C. 硫酸(H2SO4)
D. 氢氧化钠(NaOH)
答案:B
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等物质除外。
甲烷(CH4)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而氯化钠(NaCl)、硫酸(H2SO4)和氢氧化钠(NaOH)都是无机物。
因此,正确答案是B。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实验室中,常用来进行物质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______ ,该仪器通常由一个铁架台、一个_______ 和一个_______ 组成。
答案:酒精灯;石棉网;燃烧匙
解析: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设备,用于物质燃烧实验。
石棉网放置在铁架台上,用于分散热量,防止直接加热导致玻璃器皿破裂。
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物进行燃烧实验。
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_______ ,它的化学式是 _______ 。
答案:硫酸;H2SO4
解析:硫酸是一种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H+)。
其化学式为H2SO4,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__(填入物质名称)。
答案:氧气
解析: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在给出的选项中,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氧气是单质。
4、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酸的是 __________(填入化合物名称)。
答案:碳酸钠
解析: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盐,不属于酸。
而如硫酸、盐酸等则属于酸。
5、在化学反应(A+2B→3C)中,若消耗了1mol A,则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mol。
(填入数字)
答案:3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A+2B→3C),我们可以看出,每1摩尔的A反应可以生成3摩尔的C。
因此,当有1摩尔的A完全反应时,理论上会生成3摩尔的C。
这就是填空题的第5题,希望这个题目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四、计算题(5分)
1.下列化学反应中,若A为1.2g,B为1.6g,且反应完全,求生成C的质量(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2A + B → C + D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答案:4.0g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A与B的摩尔比为1:1,即2摩尔A与1摩尔B完全反应生成1摩尔C。
根据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可知A与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2g / 24g/mol = 0.05mol和1.6g / 32g/mol = 0.05mol。
由于A与B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C的物质的量也为0.05mol。
根据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可知生成C的质量为0.05mol × 28g/mol = 1.4g。
因此,生成C的质量为1.4g,保留一位小数为4.0g。
五、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一题
题目: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4.0克的氢气(H₂)与32.0克的氧气(O₂)。
当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水(H₂O)时,求:
1.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剩余哪种气体?剩余多少克?
假设反应条件理想,并且只有水作为产物。
提示:
•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摩尔质量:(H=1.0g/mol),(O=16.0g/mol)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摩尔质量计算出氢气和氧气各自的摩尔数。
然后依据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比来确定限制性反应物(即完全反应后首先耗尽的反应物),并据此计算生成水的质量以及剩余气体的数量。
我们再次进行正确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
1.生成水的质量是4.0克。
2.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氧气,但是在这个特定的情况下,氢气和氧气恰好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比例完全反应,因此没有气体剩余。
答案:
1.生成了4.0克的水。
2.理论上氧气是剩余气体,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氢气和氧气都被完全消耗,没有剩余。
第二题
题目:
某化工厂为了提高产品产量,研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促进某化学反应的速率。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C+2D]
(1)若在实验中,保持温度和压力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问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催化剂的作用?(选项中包含:A. 降低反应活化能 B. 增加反应物浓度 C. 增加生成物浓度 D. 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2)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两批实验,实验1中A的初始浓度为0.5 mol/L,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为1.0 mol/L,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实验1缩短了50%。
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实验2中反应速率常数k2与实验1中反应速率常数k1的关系。
答案:
(1)A. 降低反应活化能
解析:催化剂通过提供另一条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而不会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不会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2)实验2中反应速率常数k2与实验1中反应速率常数k1的关系为:
[k2=k1]
解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
关。
因此,尽管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是实验1的两倍,但反应速率常数k不会改变。
由于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了50%,这表明反应速率在实验2中提高了,但这并不影响速率常数k的值。
因此,k2 = 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