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福建省厦门六中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46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54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在第II卷密封线内写上自己的班号、学号和姓名。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4.考试过程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5.II卷设卷面分,分散在各大题中。
根据情况可分别加分:-5 ~+5。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A.发现新物质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H2B.C2H5OH C.Na2SO4D.CO2
3. 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A.Na2S B.S C.SO2 D.H2SO4
4.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方法是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5. 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
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A.75%的酒精溶液B.硝酸钠(固态) C.Fe(OH)3胶体D.豆浆
6.O2、SO2、SO3三者的质量比为2 : 4 : 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 : 4 : 5 B.1 : 2 : 3 C.1 : 1 : 1 D.2 : 2 : 3
+2H+= CO2↑+H2O来表示的是
7. 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 2
3
A.BaCO3+HCl B.K2CO3+H2SO4 C.Na2CO3+HNO3D.(NH4)2CO3+HCl
8. 由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烧碱,所发生的反应类型不包含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 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mL1mol·L-1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A.150mL1mol·L-1氯化钠溶液B.75mL2mol·L-1氯化铵溶液
C.150mL3mol·L-1氯化钾溶液D.75mL2mol·L-1氯化钡溶液
10.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没有
..用到的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
11.下列转变中,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A.HCl→Cl2B.H2SO4→H2
C.Ca(OH)2→CaO D.Na2O→NaOH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2.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
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2 N A
B .2L 0.3mol/L K 2SO 4溶液中含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mol/L
C .N A 个硫酸分子的质量是98 g/mol
D .将2.3 g 钠放入足量的水中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水溶液中的是 A .HCO 3- 、Na +、K +、H + B .NO 3-
、Ca 2+-、Na +、CO 32
—
C .Mg 2+、K +、NO 3-、OH -
D .Cu 2+、H +、Na +、Cl -
1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⑤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所有氧化物分为碱性、两性和酸性氧化物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⑤
1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Cl 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
B .将w g a %的NaCl 溶液蒸发掉
2
w
g 水,得到2a %的NaCl 溶液 C .将1体积c 1mol/L 的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稀溶液的浓度为0.2c 1mol/L D .将5.85gNaCl 晶体溶入100mL 水中,制得0.1mol/L 的NaCl 溶液 1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 .2H 2O == H 2↑ + O 2↑
B .2F 2 + 2H 2O = 4HF + O 2
C .Na 2O+H 2O = 2NaOH
D .2Na+H 2O = 2NaOH+H 2↑ 18.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① Cl 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Cl 2是电解质
②
将约绿豆大小的钠投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
中,观察到,钠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
钠比水轻;钠的熔点较低。
③ Na 2O 2与水或CO 2反应产生O 2
Na 2O 2可作供氧剂 ④ 某溶液中先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一定有Cl
—
⑤
某溶液中先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
该溶液一定有SO 42-
电解
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19. 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Cl)/mol·L-1为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厦门六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0.(5分)(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用透析的手段净化尿毒症患者的血液。
②实验室中用水吸收多余的氯气,以防止污染环境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时,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又低于刻度线,此时应再加入蒸馏水至刻度。
④用小刀切取少量金属钠做实验,切剩的钠要立即放入原试剂瓶。
⑤将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置换出铜
⑥向100℃时的NaOH 稀溶液中滴加饱和的FeCl 3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2)请按要求填空:
①某同学用已准确称量的NaCl 晶体配制0 100 mol·L -
1NaCl
溶液200 mL ,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 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②右图是该同学配制上述溶液时,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
的错误..是: 。
21.(14分)某化学小组欲探究氯水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得分
卷面分
试剂:红纸条、AgNO 3溶液、氯水、镁粉 实验记录(划斜线部分不必填写):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实验结论
①
观察新制氯水的颜色
新制氯水呈 色。
说明溶液中有 分子存在。
②
将氯水滴加到红纸条上 观察到 。
说明溶液中有 分子存在。
③ 将氯水滴
入AgNO 3溶
液中,
观察到。
说明氯水中含有 离子。
④
向氯水中加入镁粉,
立即有 生成。
说明氯水中含有 离子。
(2)通过以上实验你 (填:“能”或“不能”)确定氯气与水的反应。
写出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2.(2分)在某体系内有反应物和生成物6种物质:HCl 、Cl 2、KCl 、KMnO 4、MnCl 2、H 2O 。
已知HCl 为反应物,Cl 2为生成物。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不必配平):。
23.(11分)将化学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对化学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请你参与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讨论。
问题1:从不同的角度,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则是从其它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请在下图的方框中,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离子反应、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得分 面分
问题2: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许多条件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观点:反应物相同,反应的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
; 。
问题3: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 “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
(填:化学式)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4.(9分)有一瓶溶液只含Cl -、CO 23-
、SO 24-
、Na +、K +、Mg 2+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
经实验:
①原溶液NaOH
−−−−
→过量白色沉淀; ②原溶液中加BaCl 2溶液不产生沉淀;
③原溶液中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得分 卷面分
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说明理由 。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5.(7分)物质的量....
相等的CO 和CO 2: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②它们所含的O 原子数目之比为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④它们所含的C 原子数目之比为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⑥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 ⑦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26.(6分)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用Cl 2与NaOH 溶液反应制取“84消毒液”。
实验室中有已配好的NaOH 溶液,一瓶所贴标签为4.0mol·L -1,另一瓶所贴标签为14%(密度为1.14g·mL -1)。
若有2.24LCl 2(标准状况)恰好与NaOH 溶液完全反应。
(1)生成NaClO 的质量为 。
(2)需上述两种NaOH 溶液各多少mL ?
得分 卷面分
2009~201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A B B C A B C C 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D D D B D A B D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0.(5分)
(1)①④
(2)①200 mL容量瓶。
②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200 mL容量瓶。
21.(14分)
(1)试管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
①黄绿色Cl2
②红色纸条褪色HClO
③有白色沉淀产生Ag++Cl—=AgCl↓Cl—
④气体生成Mg+2H+= Mg2++H2↑H+
(2)能;Cl2+ H2O=HCl+HClO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2.(2分)KMnO4+HCl → KCl+MnCl2+Cl2↑+H2O
23.(11分)
问题1:(其它答案合理给分)
问题2:4Na+O2=2Na2O;2Na+O2Na2O2
问题3:(1)Na2CO3
(2)CO32-+2H+=CO2↑+H2O ;OH-+H+=H2O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4.(9分)
(1)Mg2+、Cl-;CO2
3-、SO2
4
-;Na+、K+
(2)是;溶液显电中性,有阳离子存在必有阴离子存在,所以Cl-一定存在(其它答案合理给分)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5.(7分)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 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 2
③ 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 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 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⑥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1∶ 1
⑦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26. (6分)
(1)7.45g (2)50 mL 5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