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为什么上市后退市以及重新上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巴巴为什么上市后退市以及重新上市?
时间回到5年前。
2007年的11月6日。
阿里巴巴融资116亿港元在香港上市,其招股价为13.5港币。
11月6日正式上市首日即大涨1.9倍,股价一度于11月30日达到了39.7港元,孰料这已是其股价顶峰。
此后其股价旋即直落,2008年10月28日一度降到3.605港币。
2012年6月8日,阿里巴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13.44港币,其回购价正是当年的招股价13.5港币,预计耗资大约182.52亿港币。
历经5年时间,阿里巴巴重新回到原点,所为何来?
未能回报股东
当年阿里巴巴发行新股得到其中的约30亿元人民币,阿里集团减持旧股获得余下部分。
上市4年半的时间里,阿里巴巴融资进账116亿港元,回购花掉200亿港元,以借贷类比,马云“借”的这116亿的年利率在13%左右,确实付出了不菲的代价,绝非免费用了4年半。
许多投资者在投资阿里巴巴的项目上没有赚到钱,甚至亏了钱。
其中包括那些首次公开募股(IPO)当日高价买入的
投资者,也包括参与IPO招股并持有至今的投资者。
外界普遍认为,阿里巴巴及马云有愧于股东,未能给股东带来回报。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B2B早已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业务,而是鸡肋,偏偏上市的还是这根鸡肋。
阿里巴巴最具竞争力的业务大家都异常熟悉,那就是淘宝和支付宝。
马云此前曾说过,阿里旗下的支付宝、淘宝等不会单独上市,阿里巴巴再次上市肯定是整体。
但整体上市之前首先要理顺管理权,否则根本无法整体上市。
淘宝和天猫2012年的交易额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万亿元,较2010年的交易额人民币4000亿元增加150%。
而淘宝和天猫的创办时间均不到10年,如果整体上市,阿里巴巴集团的估值至少在400亿美元之上。
更稳健的股权结构
当年引进软银和雅虎这两个投资者后,雅虎持有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软银持有29.3%的股份,剩下的31.7%
的股份才是马云和管理层的。
为了让阿里巴巴集团拥有更健康的股权结构,马云深知必须回购雅虎的股份。
而雅虎也正需要来点好消息,给股东带来更多的回报。
受累于其自身战略的摇摆以及决策实施环节的失误,美国雅虎已经失去其在全球互联网界的领先地位,科技界和资本界对其管理层的失望和不信任感已经存在多年。
为了缓解压力,美国雅虎在5年间先后更换了6任首席执行官(CEO),但始终没有办法挽回颓势。
从这个角度说,过去几年间传出的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间的摩擦和“婚姻”不幸福,雅虎有很大责任还没适应好的时候,雅虎CEO就换人了。
阿里巴巴的71亿美元足以安抚股东们的“围追堵截”,此外,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雅虎可以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这对于风雨飘摇的雅虎来说,至关重要。
今年5月2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旷日持久的谈判终于
结束,阿里集团以71亿美元价格(其中包括雅虎新增的价值8亿美元的优先股)回购雅虎20%的股权。
如果只有这么简单,当然不需要花费近两年的时间谈判。
这场交易还有个附加条件在2016年之前,阿里集团必须IPO,并且融资毛收入不低于30亿美元(2011年阿里集团总营业收入为28亿美元),需要再回购雅虎股价溢价110%,并且由雅虎选择其中一家IPO承销商,否则雅虎可以自主出售剩余的股权。
如此计算,阿里集团的估值至少达到735亿美元,即雅虎用7年的时间,将曾经的10亿美元换来了至少115亿美元的收益,还不包括支付宝的收益。
这71亿美元从何而来?阿里集团自然没能力自掏腰包,而是会尽可能分散股权。
据悉,阿里巴巴正在通过发行优先股、银行贷款及向现有股东新加坡淡马锡和DST出售股权等方式融资46亿美元。
剩下的25亿美元据传中国主权基金中国投资公司将认购20亿美元,这样就获得了足够的资金。
阿里巴巴还在与几家私募股权公司进行谈判,以完成余下的5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贝恩资本、黑石集团和弘毅投资等。
对阿里巴巴集团来说,美国雅虎和日本软银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东权益中,所持有的股份投票权将降至50%以下,差不多从当年的战略投资转变成财务投资。
雅虎剩余20%的股份未来如何处置,阿里巴巴拥有选择权,这样既不会给阿里巴巴集团增加财务负担,也会形成更稳健的股权结构。
迫在眉睫的整体上市
马云曾经说过,2011年自己的心理年龄增加了10岁。
现在他已知道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处理这些事情:一个人不能
指望所有人都理解自己,这不切实际,但20年、30年之后,人们会明白阿里巴巴现在所做的事情。
去年淘宝与天猫收入共计约18亿美元,而2012年的增长预计将非常强劲,这与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其他公司的表现一致。
但与中国其他电子商务企业不同的是,淘宝和天猫的利润率均超过50%。
分析师称,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总体利润率仅为个位数,甚至是亏损的。
肯定不会。
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阿里集团要在天猫和淘宝如日中天的时候上市,这样才能融到更多的资金,一如当年阿里巴巴上市正是B2B如日中天之时。
但是,如日中天恰恰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日至天中之时不能再上一分,接下来只能下滑,并且每一步都是下滑的。
不过,对于一向高瞻远瞩的马云来说,13年前就能看到2012年的电子商务,也许也已经看到了2016年的天猫和淘宝。
笔者认为,阿里集团会在最短时间内整体上市,最迟也会在2013年底之前。
阿里巴巴为什么上市后退市以及重新上市?
首先回顾历史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1688 HK”。
发售价:上限13.5港元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提高122%,
融资116亿港元。
2009年09月15日,雅虎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的价格配售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拯救企业现金流危机。
2012年2月21日晚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这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旗舰子公司拟将终止上市地位。
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回购上市公司约26%的股份,预计将耗资约190亿港元。
马云在给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的公开信中称:“上市的时候只融了17亿美金,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亿美金,看起来是个赔本的生意,有人建议用低一点的价格买回股票”。
而阿里巴巴在上市后,曾于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为股东分红共计21.1亿港币。
看是什么货币阿里巴巴在大陆跟香港两个不同的市场之间之间不断转换:马云在讲述上市化与私有化之间的价格关系时用的货币单位是美元,那么我们也就选择美元作为一个1级货币工具,这个工具是将股票发售时获得的港币兑换成了美元来的。
其次,阿里巴巴是在祖国大陆运营的公司,虽然全世界都是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但是它最主要的工作和投资都在国内完成,那么,我们就要将人民币作为根本货币工具。
然后,我们看一下时间跨度。
从07年11月到08年,08年到09年,09年到10年,10年到11年,12年3个月(私有化未完全完成),共计3个整年,加上07年的2个月,12
年的3个月。
这是融资的时间范围。
再看一下银行贷款的利率,3年期贷款利率大约是多少?根据央行07年9月调息的历史信息查得,银行基准利率为7.65 %,而商业银行为利润、风险等方面考虑,还要再追加利息,具体追加是多少,就看银行怎么定了。
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增加10%-50%,实际可能因不同银行、不同企业、不同风险,导致利率更高!
不过考虑到阿里巴巴实在是个大公司,信誉好,盈利水平高,而且我还懒,那么我们就按10%来计算它的利率,对无数商家来说做梦都想要的10%的利率!请注意,这个利率是复利,详情还是下面再说。
那么,首先我们计算一下汇率。
根据历史报价,2007年11月6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4577,对港币汇率7.7654,也就是1美元为7.4577人民币,7.7654港币。
根据这个算得2007年发布股票时实际融得人民币为:港币116亿/7.7654=14.93.8,就当是15亿美元。
15亿乘以7.4577,得111.8655亿人民币。
根据2012年2月26日美元对港币汇率为7.7538,而根据上述分析师认为私有化可能耗费190亿港币,那么大约是24.5亿美元,马云说的17亿和20多亿,其实这里玩了文字游戏,17其实是15,20是24.5。
从直接的差价上来看阿里巴巴几乎赔了9.5亿美元之多!
那么,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呢?同样是2012年2月26日,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2972!跟07年得汇率差了多少?差价1.1605,一块一毛5分钱,对我来讲是两公里的汽车油耗,没多少,带老妈买个菜也得跑这么远呢有木有!咱们继续算账你会发现,在大尺度下,1块多钱真的很多!24.5E乘以6.2972,得多少?154.2814!!!
实际上汇率波动远比你所想象的大,经过3年多的时间,在人民币不断疲软升值之下,阿里巴巴实际上付出的代价是42亿人民币!美元差价9.5亿!多么?还真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跟银行利率对比之下你就会发现,它是很少的一笔钱了。
复利计算公式为:F=P(1+i)^n F是总利息+本金,P是原有本金,I是利率,N是贷款时间。
根据咱们的计算时间,为3年+5个月,可能实际完成私有化要到4月份,就是3年+6个月,这样的话就是3.5年。
将本金111.8655亿代入公式,可得终值:156.192!也就是说,如果马云先生在2007年年底向银行借贷111.8655亿的话,在2012年4月至少要还156.192亿!这样的话,上市与贷款间的差价我们就算出来了:154.2817-156.192=1.9113亿!这是比国内贷款要省呀!省了近两亿!
这时咱还要计算雅虎抛售掉的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
09年9月时雅虎是以每股19.8港元至20.3港元的价格配售的,为什么雅虎有权配售这些股票呢?因为雅虎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他手里掌握着大量股权,而这些股权当年并没有在
股市上出售,雅虎发售的是自己所持有的股票。
按最低价格19.8减去回购价13.5,得差价6.3港元。
6.3港元乘以股票数量为5748万,得3.62124亿,也就是说,实际回购价格还要算上这部分股票的发行收益和回购成本。
这部分股票在市场上放了两年,就赚了3.6亿港元的交易差价。
3.6亿港币的交易差价应当按09年汇率之中,经计算得3.17亿人民币的收益。
细心的同学肯定会想起来,在前面还说了呀,阿里巴巴两次分红,21.1亿港币呢!是啊,咱这不是还没算完呢么,不止是这21.1亿港币,雅虎曾经向市场抛售的5748万股阿里巴巴股票也没计算呢,咱们要继续算账!
2009年阿里巴巴分红方案向外分红10亿元港币,当日汇率为0.8817,2010年阿里巴巴分红方案向外分红11亿元港币,当日汇率0.8579,合计为人民币18.2539.两次分红,实际上分出去没有21亿,只有18.25亿人民币。
这18.25亿去掉与银行贷款的利率之差1.9113亿和股票差价利润3.17亿后,就只有付出13.17亿分红支出。
如果将这13.17亿分红支出与156.192亿回购支出共同计算为融资的总代价,再回头以复利法除本金的话,计算可约得银行利率12.21%。
在实际操作中,10%以下的年利率并不多见,而较高的利率经常能达到15%-18%。
以上算法是通过对比银行贷款利率和计算RMB/USD汇率得出的简单结论,实际上07年年底是
否有银行能拿出120亿贷款给阿里巴巴?
那么阿里巴巴为什么会再次上上市呢?因为阿里巴巴与雅虎达成协议,阿里巴巴要在2015年底前IPO才能回购雅虎在阿里巴巴的股份。
由此我们不难得知,企业的上市与退市都是企业为自身发展谋求利益最大化。
无论他们怎么操作实质上都是圈钱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普通股民就是这些企业的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