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 成效
1.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对新时期文化 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2.培育了一大批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国有经营 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迈出重要步伐。
3.文化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4.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架初
步形成,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宏观管理体制不断得到
本章完
(1)生产过程缺乏分工协作,资源配置 不协调
(2)缺乏规模性生产,产品质量不高 (3)文化生产的市场化不足 (4)文化产业化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5)在国际贸易中难以获得公平贸易的
机会
2.文化产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1)文化产业化观念严重滞后 (2)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单一 (3)行业限制过多 (4)文化市场不完善,对人才、资金、
(1)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是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 化。
(2)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应 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应 该是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文 化。
2.文化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
(1)指导思想多元化思潮的 挑战
(2)腐朽落后文化的挑战
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
干意见》。2006年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 志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由点到面、逐步铺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 坚之年。全国新确定了89个试点地区和170个试点单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着重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 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 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009年8月15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举行。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 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 的功能 。
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三)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
1. 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2.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3.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路
你有何 好的建 议?
1.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软实力” (Soft Power)概念最早由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国际舞 台上,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是可以强迫他人被迫改变其立场的 硬实力,硬实力依赖于特定的动机。与此相对,软实力依赖于诸 如价值和制度这类文化因素。 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一种行使 权力的“间接方式”,“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这样 的方式来获得它想要的结果:其它的国家追随它,欣赏它的价值, 模仿它的榜样,热衷于它的繁荣与开放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国际政治中设置吸引其他国家的议程,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通过 军事或经济力量来迫使别个改变,这样让别人想你之所想的力量, 我称之为软实力,这种力量吸引人,而不是压迫人。” 首先,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力。其次,软实力是通过价值观和制度 而得到呈现的。其三,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是一种剥夺力量、压 迫力量,是一种强权征服与被动服从力量;而软实力却是一种主 动吸引力量、吸纳力量,一种效仿力量和一种崇拜的榜样力量。 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强求人“你必须只能如此”,软实力则主动 要求“我渴望能够如此”。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就是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 响力和外交影响力。
1.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 民的选择
2.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
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推进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 内容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本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 设的需要
(2)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 上的旗帜
(3)夯实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共同思想基础
(4)指明了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理论与实践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
体会议公报》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 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 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 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 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 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 论与实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及创 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 实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及创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 地位
(二)社会主义核意识形态的指导 地位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第二阶段(1993年—2001年)
1993年10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改革 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 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 针。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 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文化产业”概念的 提出,标志着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 位的认可,特别是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 重要意义。
1.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提出 (1)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2)是对世情的冷静分析 2.为什么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文化为综合国力提供精神动力 (2)文化为综合国力提供智力支持 (3)文化是生产力,直接推动综合国
力的提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 革的进程
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没有 起到基础性作用 (5)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
3.解决文化产业化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解放思想 (2)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加大文化市场培育力度,发挥市
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4)统筹协调,实现文化产业的均衡
发展 (5)打破西方的文化垄断,积极推动
3.如何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 文化建设
(2)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借鉴 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3)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
(二)文化的产业化问题
1.文化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2.文化产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3.文化产业化的对策思考
1.我国文化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 成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 进程
胡锦涛主席曾在2006年访美期间说道:“从 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 革。”在过去30多年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 历了从酝酿、准备、稳步推进到快速发展的多 个时期,宏观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2.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发展文化软实力重要性认识不足 (2)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薄弱 (3)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3.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路
(1)从上到下,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 想,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
(2)找准薄弱环节,夯实文化软实力 发展的基础
(3)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
1.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2.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 3.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12月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 史新时期。
1979年10月,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 一系列指导方针。
1980年2月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 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1983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 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 导方针的决议》
198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的通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和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1)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指导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 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3)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 激发全社会活力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完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 实问题
(一)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
(二)文化的产业化问题
(三)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
(一)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
1.什么样的方向才是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 2.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面临的挑 战 3.如何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什么样的方向才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