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4 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
野生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 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只有在基 本培养基中加入缺失的因子才能生长的 突变类型称为营养缺陷型.
几种基本培养基
• 基本培养基(MM):只能维持野生型菌株正 常生长的培养基. • 补充培养基(SM):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该 菌不能合成的生长因子后的培养基. • 完全培养基(CM):能满足各种营养缺陷型 生长的培养基.
试验物的配制 1 氨基酸混合物,酪素水解物或蛋白胨 2 酵母浸出液 3 维生素混合物 4 酵母核酸水解液
15种因子实验
组合编号 一 1 二 2 三 3 四 4 五 5 组合因子 2 3 4 6 7 8 7 10 11 8 11 13 9 12 14 5 9 12 14 15
21种因子实验设计
组合编号 组合营养因子 一 1 2 3 4 5 6 二 2 7 8 9 10 11 三 3 8 12 13 14 15 四 4 9 13 16 17 18 五 5 10 14 17 19 20 六 6 11 15 18 20 21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 • • 诱发突变 淘汰野生型 检出缺陷型 鉴别缺陷种类
淘汰野生型(细菌 酵母菌等)
抗生素法:常用于细菌(青霉素)和酵母菌 (制霉菌素).其原理是青霉素能抑制细菌 细胞壁的合成,因而能杀死生长繁殖着的 细菌,但不能杀死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制 霉菌素(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作用)适用 于真菌.
过滤法:适用于丝状菌.其原理是在基本培 养基中,野生型的孢子能发育成菌丝,而营 养缺陷型则不能.将诱变处理的孢子在基 本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过滤掉菌丝 (可重复几次).剩下的孢子大部分为营养 缺陷型.
营养缺陷型的检出(点植对照法)
营养缺陷型的检出(影印法)
营养缺陷型的检出(夹层法)
营养缺陷型生长谱的确定
Q1
• 已知某营养缺陷型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 设计实验确定缺失的是那几种氨基酸.
Q2 : 如何才能积累IMP
抗生素法操作步骤
• 首先将诱变处理后的菌体在完全培养基 中培养2~3代,保证变异株具有完全变异核. • 然后将上述菌体离心洗涤,转移到基本培 养基上进行饥饿培养4~6小时. • 再转移到含无机氮的基本培养基中培养 3~4小时,使野生型细胞刚进入对数期,加 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
淘汰野生型(丝状菌)
营养缺陷型的检出点植对照法营养缺陷型的检出影印法营养缺陷型的检出夹层法营养缺陷型生长谱的31412141521种因子实验设计组合编号组合营养因子1011121314151316171810141719201115182021q1已知某营养缺陷型是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设计实验确定缺失的是那几种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