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本这样用,效果更好,提分更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题本这样用,效果更好,提分更快!
但凡考试,总有错题,有了错题就免不了要整理一个错题本。

同学们整理错题本的原因很多种:为了以后不犯错,为了复习方便,或者仅仅因为老师要求。

无论怎样,如果你一定要整理错题本,那么整理了就要好好利用。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几个错题本的整理和使用方法!
怎样整理错题本?
1. 分类:
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了,错题本怎么分类啊?不是有错题就记上吗,要是说分类的话,八成是按照时间分类的,因为记录的时候就是时间顺序。

可是,错题本没有分类,不能称作错题本,那就是一套错题日历了。

错题本的分类可以按照错误原因分类,也可以按照知识点归属章节分类。

这里就建议大家用活页本记录错题,一页记录一题,或者一类型题,这样可以根据错题的情况随时调整位置。

除了分类以外,还要给错题贴标签。

比如你的错题本是按照错误原因分类的,第一道错题是由于概念模糊出了错,但是这道题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第三章,这样我们在概念模糊这个分类中要在这道题上面标记出这个知识属于课本第三章。

这样我们不仅了解错题的原因,还能清晰了解属于哪个章节,这样也就方便了我们的复习。

2. 记录:
记录错题时,我们通常会记录试题、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原因、心得体会等。

可是很多同学在整理错题本初期会觉得写全这些很困难,或者写不出来,导致对错题本整理产生排斥心理。

其实整理初期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可以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结论即可,能总结到什么程度就写到什么程度,错题整理得多了,自然就会找到错误原因,也就有自己的体会了。

3. 补充:
最初整理错题时,可能思考得不全面,或者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同一道题有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可是笔记上面有没有地方书写,这
怎么办呢?
由于先前记录不全,后期需要做一些补充,这时可以利用便利贴将想要补充的问题重新总结,粘贴到原题位置。

同时,如果在以后复习过程中,发现一类题型做错了很多,或者一类知识自己粘了多次便签,这就要特别注意了,这说明这类题型,这个知识点漏洞太多,一定要找时间集中复习一次,以便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 标记、装订:
高中三年学习中,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错题本,可能一学期下来,就积累了一本错题了。

除了积累以外,我们按照不同标准分类后,也有不同类别的错题了,为了便于复习和总结,需要将这些错题装订起来。

前文已经建议过大家用活页本记录错题,如果你的错题已经记在活页本上了,可以隔一段时间整理一次,比如一周或者两周,将同一类别的错题笔记放在一起,并用小便签将不同类型的错题分隔开来,及时调整和补充其他内容。

如果错题已经完全掌握,可以将这页笔记从错题本中抽出来放到别处,或者在笔记页面做一些标记,方便以后查看;如果有些题目一直没有掌握,也可以多次复习,用便签纸、彩色笔做好标记。

每学期结束,可以集中整理一次,将本学期的错题装订成册,保留下来,等到总复习时备用查看。

整理错题重在总结,而不是为了交差,因此需要恒心和毅力,真正坚持下来,到高三复习时,就有一套自己的学习体系,复习起来效率会高出不少。

错题本一定要整理的三类题型
整理错题,总结题型和错误原因,避免重复犯错,这是错题本的意义所在。

可是,很多同学不知道什么样的题目要整理起来,一些同学会把所有错的题目,不论重要与否悉数抄写下来,不仅没有重点,还会浪费很多时间。

一般情况,我们有三类题型是一定要整理的,其他的题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每个同学的学习程度有选择地整理。

1. 做错的基础题
有些学生在做错题目后,往往会自我安慰,将错题原因归结为粗心。

这或许有一些因素在里面,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题目做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概念模糊、计算能力不足等,如不经过仔细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后还会犯同样错误。

对做错题目的及时反馈,是复习中的重要一环,应引起广大考生的普遍重视。

2. 相同知识点、同类考题多次出错
对相同知识点、相同题型考题的整理,也是复习中的重点。

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考生们在复习中,如能对这些相同题型的题目进行整理,相信一定能提高应试时的准确性。

3. 考查能力的题目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根本性的变化,即涌现了大量的考查能力的题目,新题型也不断出现。

这些新题型不但考查书本知识,还增加了思考量,考查探究和创新能力。

因此,这类题目一定要总结起来,它们很可能会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

高考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考知识点,所以光记住每个知识点并没有多大用处。

训练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才是复习的关键。

在大大小小的测验中,应该重视错题,从错题中学习,让错题成为我们进步的跳板,这样才能越走越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