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
第一篇: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此次战争结束的标志:签订《南京条约》
2.标志中国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的事件(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
3.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5.标志戊戌变法开始的事件——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失败的标志事件是——戊戌政变.
6.辛亥革命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00周年)
7.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统治的标志性事件——辛亥革命(也是清朝统治结束标志)
8.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1915年)9.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事件——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10.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11.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1927年南昌起义(8月1日建军节)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事件——南昌起义.14.长征结束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起止时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15.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6.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7.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8.日本投降的标志(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局面的事件是——抗日战争的胜利20.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1946年)
21.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22.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即南京解放)1949.4.23日
23.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三大战役.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事件时间顺序表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凇沪会战
1937年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
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4月至7月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中美建交
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12日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第三篇: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5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6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
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7太平天国
为什么《天朝天亩制度》的主张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但他并未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因此,《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难以实现。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长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的失败和教训: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理论思想,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对西方资本主义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8洋务运动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历史作用: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公业和名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失败原因:首先,洋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运动管理具有腐朽性。
8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威信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内容:(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9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
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
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辛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外国反对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是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在一定程度上还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名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原因和教训: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们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呃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新文化运动1915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历史意义:新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新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局限性:新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它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那时候的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那么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
五四运动 1919.5.背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具备的新特点: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正是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也就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评价:五四运动史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方案,搞社会主义。
五四前后的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
历史特点: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意义: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
依赖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看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中,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时间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观可能性。
新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展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大革命:1925-1927 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从主观反面讲,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教训: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对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名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决定性因素3同世界所有爱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