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题材料汇总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2) 背景:1840 年后,列强进入中国,瓜分中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法保障国 :
家利益。此外,列强强迫中国开放,使得西方的进步思想传入中国,西方国家在政治体质 上的优越性一览无余,知识分子要求清政府改组,成立内阁制政府,然而清政府成立的内 阁政府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 “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 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 经验:在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曾发动了数次起义,比较著名的就有第二次广州起义(黄 花岗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为武昌起义的成功积累了经验,避免了一些不必 要的错误。 革命力量: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 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 。等支持革命的力量有很 多,包括留洋回国的学生及知识分子、会党群众、海外华侨、新军、农民、游民、外国人 等。而发动这次起义的为湖北新军,其中中下层军官不少曾官费派日留学,因而遍布革命 党人,为这次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导火索: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这一 举措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四省保路运动,尤以四川最为强烈。保 路运动酿成民变后,端方奉命率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此时,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 务非常空虚,最终革命党人趁此机会成功发动了武昌起义。而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最终迫使清 政府下台。
过程,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 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一切为中国独立、 民主、 富强而奋斗牺牲的烈士都永垂不朽,一切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的人都受到人民的崇敬和怀念。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丰富多彩,可歌可泣。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农民阶级为了反抗清朝封 建专制的残酷统治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斗争的高峰,是太平 天国农民战争和义和团运动。19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年轻的资产阶级,在深重的民族危机 面前,不得不仓促地走上历史舞台,勇敢地领导了救亡运动——发动了戊戌维新运动。但这些斗 争都没有避免失败的结局。 中国历史的发展充分说明,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压迫 下,旧式的中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都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只有通过革命,打 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枷锁,才能取得民族的独立,也只有冲垮封建主义的桎梏,才能开 拓社会发展的道路。民主革命,唯有民主革命,才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封建主义专制和国 家贫穷落后,使中华民族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民主革命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辛亥革命是中国自鸦片战争 以来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继续和发展, 但它又不同于此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 它是在中国出 现了新的社会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因 此, 资产阶级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导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下层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仅提出用一种新的 生产方式去替代旧的生产方式, 而且还要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民主共和制度去代替封建专制 主义制度,所以它具有更新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开始革命是以他在 19 世纪 90 年代建立兴中会作为标志的。兴中会的建立是中国正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从 1894 年兴 中会成立到 1913 年“二次革命”结束,辛亥革命失败,这场革命运动历经了近 20 年,大致可分为 两大时期和 6 个阶段。 两大时期为: 1912 年前兴中会和同盟会发动和领导革命时期; 1912 年后组建中央政府和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时期。 6 个阶段为: 从 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起至 1900 年 11 月兴中会领导的惠州起义失败, 此为辛亥革命的最初酝酿阶段; 从 1901 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到 1905 年 8 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前,是辛亥革命运动的兴起阶段; 从 1905 年 8 月中国同盟会成立至 1911 年 10 月武昌首义前夕是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阶段; 从 1911 年 10 月武昌首义至 11 月下旬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各省区宣布起义或独立,为辛亥革命 运动的高涨阶段; 从 1911 年 11 月下旬,光复的各省都督代表在汉口举行会议筹组临时政府至 1912 年 4 月 1 日 南京临时政府解散之前,为辛亥革命运动的胜利阶段; 从 1912 年 4 月 1 日南京临时政府解散至 1913 年 9 月“二次革命”失败,是辛亥革命运动由胜利 到失败的阶段。
材料(4):甲午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
灭种的现实威胁。 为挽救民族危亡, 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1905 年 8 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 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武 装起义,1911 年 4 月爆发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的一次。这些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 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近代社 会两大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 清政府身上,只有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才能拯救民族。于是,从 20 世纪初年开始,革命就成了 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断利用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1906 年 12 月, 同盟会推动和领导了规模巨大的萍浏醴起义。1907 年、1908 年,同盟会又在西南边境地区发动 了六次武装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 口起义。光复会也在 1908 年 11 月发动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这些起义因准备不足,单纯冒险, 结果都归于失败。1910 年 2 月,同盟会员倪映典率广州新军 3000 人起义,又遭失败。连续的 失败, 使少数革命党人对前途失去信心, 转而走上暗杀道路。 只有孙中山等人在失败面前不气馁, 决心在广州发动一次更大的起义,以此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材料之三
福州一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材料汇总表
课题名称: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指导教师:翟春荣 课题组长:刘翔、董博力 参加成员:刘翔、董博力、余毅锟、郑泽坤、卞泽宇、陈沛凡、蔡鸿铭 所收集的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等记录:
《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和第七辑,是记叙光复南京战斗和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情况的两部专辑,共有 51 篇文稿。 《1911 再读辛亥》披露了清末民初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影像的绝世珍藏,全球 遍寻历史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踪迹,追根求源。 视频: 《孙中山与宋庆龄并肩携手的景象 》 《 袁世凯为何能称帝?》 锵锵三人行 辛亥时期的女人 》 《 《怀念秋瑾: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凤凰大视野:山高水长--孙中山和辛亥人物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
材料(3) 1910 年秋,孙中山与同盟会的多重要骨干集议于庇能(今槟榔屿) : ,决定在广州
发动新的起义。会议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确定以同盟会员为骨干(先锋) ,广泛发动新军、 防管、巡警、会党和民军,并在夺取省城后把革命火焰燃向长江流域和全国。会后,孙中山到各 地募款。黄兴、赵声负责筹划起义,主持了总机关“统筹部”。大批革命党人集中于香港。广州城 内建立了约四十个据点。由于情势的变化,起义日期一再变动。当黄兴最终决定 4 月 27 日发难 时,不得不把原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四路突击。但当举义时,实际上只有黄兴率领的一支队伍直 扑两广总督衙门,并分兵攻打督练公所等处。孤军转战,最后终于失败,喻培伦、方声洞、陈更 新、林觉民等约百余人死难。
材料(1):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
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郁积着的愤怒和仇恨的大爆发。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资本帝国主义侵略 的加深和封建压迫的加重, 使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 主革命运动因而不断高涨。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 进行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在革命斗争中,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充满着胜 利和失败, 前进和暂时的后退。 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是一个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