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黄恒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黄恒近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对工程造成的影响备受关注。
如
混凝土在施工时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来完成,极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对工程的整
体质量造成影响,一但混凝土裂缝未能及时修复,将会导致钢筋裸露在外,从而
使钢筋发生锈蚀现象,为工程整体建设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
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如在工程中发现混凝土出现裂缝,必须及时以现代化技术
对其进行修复。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分析,
同时还针对其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的工程建设与发展
提供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
1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猛,混凝土是建
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工程材料,其本身具有非均质、收缩性等特征。
在
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水与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制备形成。
在施工过程中,温度、配比等都会对混凝土的稳定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混凝
土施工的过程中与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结构受到变形、约束力等的影响,往往会
出现气孔、空隙、轻微裂缝等质量问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裂缝还会逐步扩大。
轻微裂缝的出现基本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如果裂缝较为严重,
甚至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不足。
裂缝的扩大是混凝土受力条件的改变过程,最终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足,诱发工程严重的质量问题。
从混
凝土裂缝的形成过程来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建筑工程项
目中,轻微裂缝等处于安全范围内的裂缝是允许存在的。
而严重的裂缝会造成工
程的质量问题,往往需要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这时有关的工程人员必须严格对
裂缝成因等加以分析,保证裂缝处理方式的科学性。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原材料选择出现问题
对于整个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而言,原材料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有
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却对施工设计并不重视,一些相应的设计
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也不够合理,对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都
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以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为例,在进行搅拌时,如果砂石的含
泥量不能保证在一定的比例,你们混凝土抗拉的强度就会有着显著的下降,在收
缩性上就会开始变大。
塑性收缩就很容易发生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还有一些可
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之中,工作人员往往喜欢向混凝土中加入
掺和剂以及外加剂来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包括了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在
加入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对于剂量的控制要求很高,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如果添
加的过多或者过少均无法有效的增加混凝土使用性能。
2.2施工工艺不够合理
在混凝土的加工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实际操作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
影响。
其中振捣施工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在施工时如果振捣的力量大小控制的
不够合理,或者对于时间的控制出现了问题,以及出现了过振、漏振等情况,那
么对于混凝土的严实性欲均匀性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2.3温度与湿度影响
作为混凝土组成的一个重要材料,水泥对于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影响很大。
一
般而言,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之中,水热化现象往往是水泥经常出现的一种状况,但对于混凝土材料而言,其导热性往往较差,并不能直接将内部的热量全部派出,这也就导致了混凝土的内部与外部往往温差会过大。
加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
也是非常的迅速,进而导致整个混凝土的受到的拉应力大于其自身的抗裂力。
这
也就会造成在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一些干缩的裂缝,尤其是在冬天和夏天这样温差
较大的时候,温度和湿度会对建筑的混凝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各种
各样的裂缝产生。
2.4养护工作不够
养护工作对于整个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开
始养护工作的时间过晚,那么就会蒸发混凝土表面上的水分,进而导致混凝土的
体积收缩,混凝土的强度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养护时间过早的话
也会对混凝土的凝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果混凝土的强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其表面的拉力也会增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方法
3.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严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防护不充分的水泥,使用水热化较低的水泥,选
用质地比较坚硬以及表面粗糙的粗骨料,使得孔隙率较小以及级配良好,从而确
保混凝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对碱性反应进行抵抗,进而避免混凝土中的粘土含量
以及有害物质含量过高。
此外,还需要适当地添加一些减水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2加强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并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在结构设计时
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的收缩情况,有必要根据
钢筋的数量来增加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虽然这样不可能完全避免裂缝的出现,但
是裂缝的宽度可以得到有效的减小,从而确保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强度。
为防止
出现较大的裂缝,还应该注意形成水平结构缝以防止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性质造
成影响。
3.3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检查注入混凝土的高度,并在初始设置下部混
凝土之前完成上部混凝土的注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冷缝的形成并改善浇注质量。
此外,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均匀旋转,以防止旋转过程中因不均匀运动而导致固体
分离。
如果中断需要一个中间点,那么有必要在注入混凝土之前继续预防,以达
到完成的效果。
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施工,可以减少温度造成的影响。
当天气较
为炎热时,可以适当洒水,做好降温和防晒的工作,控制散热材料的温度并减少
混凝土的裂纹。
3.4减少混凝土荷载
在工程施工中,人员应利用有效的方式来减少荷载,使混凝土裂缝问题得到
控制。
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的技术种类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施工对象,
需要利用有效的技术进行作业,使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
为了避免次应力裂缝结
构产生不良的影响,需要开展降低荷载的工作,首先,应对裂缝出现的位置进行
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作,为处理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
使人员更加了解裂缝的情况。
之后,需要对混凝土施工中产生的骨料下沉的问题
等进行分析,通过有效方式来控制收缩带来的影响。
为了有效减少冲击以及振动
对混凝土的影响,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管理,使其能够满足施工的相关标准,同
时在凝固混凝土的时候将压实工作完成。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完成了混凝土
施工后需要在第一天进行分散装置工作,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检测混凝土的刚度,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工程的建设要求。
在对较厚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应利用模板铺设来进行施工,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混凝土自身的荷载,使混凝
土受到的影响减少,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而在这个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的效果,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带来影响,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凝固
以及压实过程中不容易产生裂缝问题。
4结语
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可以从根源上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痕的问题,进而推进了
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工程在使用中更为安全。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加大混凝土裂缝治理力度,对施工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工程整体的耐久性
及结构稳定性。
同时,应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化设计,以现代化施工技术
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润东.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改进[J].建材与装饰,2017(21):24-25.
[2]廖均广.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7(10):129-130.
[3]陈祥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6):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