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实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如何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实
效性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和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工作方式,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本文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其中存在的意义,为如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对策,以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该课程的最大教学价值。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效性
引言: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形成也有关键的影响。

传统形势下的小学教育更多的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缺乏关注与重视,因此导致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开放性的综合教育学科,其教学资源非常的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搜集、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角度出发寻找学习的契机,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类型方式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程教学,它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都是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体现的。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教师设计的一系列具有教育性、综合性以及创造性的实践学习内容,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实自我价值的目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必要的文化课程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简单的生存能力,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能力,逐步学会甄别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活动的教学过
程中要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在学生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中去渗透教学,从而将教学目标融入教学互动的各个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長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

因此,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融入课程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确保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质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考查探究型实践活动。

这种类型的实践探究学习活动主要是从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生活学习环境中选取相应的学习课题,然后设计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

考察探究型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自发性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可以在参与、探究、观察以及分析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二是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

这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主要依赖于学校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性质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探望老人、走进社区活动中心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公益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步渗透社会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三是设计制作型实践活动。

这种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相关的实验工具和材料,通过策划作品,由小组共同参与的方式共同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制作过程。

通过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的过程中渗透团队意识,在共同完成作品和学习任务后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养成;四是职业体验型实践活动。

职业体验型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模拟或者体验社会中的工作角色,从实际工作的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能够对各行业的工作以及价值产生正确的认识,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效性的对策
1、突出实践活动内容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应凸显它的“综合性”特征。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自主探究学习、社会实践与服务、劳动技术教育等多方面领域,才能有效促进孩子们获得全面发展。

譬如,江苏省扬中市作为鱼米之乡,教师可以根据家乡特产“扬中刀鱼”,开展了“我为杨中特产‘刀鱼’做推广”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步,组织学生到镇江实地进行观察,描述家乡刀鱼,完成小短文。

第二步,为家乡刀鱼策略广告语,设计宣传画,将刀鱼不虚“长江三鱼”的美誉和地域特色充分体现出来。

第三步,以调查访谈形式,让学生担任小记者和编辑,从养殖户了解到家乡刀鱼的生长周期、水域环境以及经济效益,写采访稿。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实地察看和调研刀鱼的生长环境,访谈扬中市农办,通过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提出改良家乡刀鱼养殖的建议。

最后,诚挚地致谢养殖户以及相关单位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为了家乡刀鱼的丰产,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写一封致刀鱼养殖户公开信。

这样的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活动主题内容丰富而多样化,突出了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全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2、体现活动方式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实践过程,它要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学生实践学习的效率。

教师预设教学活动目标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设定得太高,让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能设定得过低,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就达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亲自践行与实践过程,让学生能从这一活动过程中有所体悟和创新。

譬如,教师精心设计了“妇女节——祝福妈妈”主题活动,首先让学生收集和展示不同的祝福卡片,培养学生的采集、汇总、观察和欣赏能力。

在该过程中,让学生在“互助合作、共同分享”中,增进生生间的友情,树立合作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其次,让学生亲手制作贺卡,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和创新能力;最后,评比学生的作品,既为学生创建了展示创作才华的平台,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学生通过该主题活动向母亲表祝福心愿、赠送新手制作的精美贺卡,培养了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该实践活动方式既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意义。

3、增强活动实践性,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时要突出实践性,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不断从实践中汲取有益的知识与技能。

社会生活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活教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实践与生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通过实践活动深入地体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能热爱生活,以良好的心态健康愉快地生活,富有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不同的生活标语,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同时,让学生在课上展示他们第一手的劳動成果,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了他们课堂表现的内在需求。

这些倡导健康精神理念和文明生活方式的标语,无形中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不断增强学生文明礼仪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性格,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最终帮助学生向全面的方向发展。

教师也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效性的方法,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郭传菊.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实效性[J].求知导刊,2020(44).
[2]王敏."生活化"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