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经典写作素材诚信篇:清贫守志不取重金【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贫守志,不取重金
杨震(?-124年),东汉大臣,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少好学,通晓诸经,时称“关西孔子”。
年五十始仕州郡,后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汉安帝时官至太尉。
居官清廉,正直无私。
杨震有个学生叫王密,当年,因他品学兼优,为人忠厚,杨震向朝廷举荐他为茂才(秀才)。
王密作了昌邑县令,他不忘记老师的教诲和举荐之恩,常常思念如何报答。
数年后,杨震调任,王密到郊外迎接恩师,安排食宿,关照倍至。
晚上,杨震回到驿馆,正要安睡,忽听有人叩门。
开门一看,是学生王密。
原,王密备下黄金厚礼,前拜谒老师。
他见屋中无人,便十分恭敬地说:“学生本一介寒士,蒙恩师提拔,才有今日。
早该报答,只是没有机会。
今日难得恩师此,特备小礼相赠,以报栽培之恩。
”说着,从怀里拿出10斤黄金。
杨震见状,甚感意外,便连连摆手拒绝说:“过去,我见你德才很好,才推荐你担当重任,你却为何不了解我的为人?”王密回答说:“这黄金都是我多年俸禄的积蓄……”杨震心中不快,便郑重地说:“你我过去是师生关系,现在都是朝廷命官。
衣食有俸禄,俸禄外的金银财物,不可再得。
再得者,一是不义,二是贪赃。
”王密见老师拒绝,又说:“我是为了报答老师恩情,谈不到别的……”杨震说:“若为师徒之情,看到你当一名好官而不负我多年教诲,胜似黄金百两。
你再想想,假设收下你的重金,别人知道,岂不坏了我一世清廉的名声?”王密说:“现在正是黑夜,只有我知、你知,请老师收下,学生也就心安。
”杨震听他说完,面露愠色,厉声说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你是一县之主,一举一动都要做百姓的表率,千万不可欺世盗名!”
王密见老师义正词严,点污不沾,又感动又惭愧,只好谢罪而去。
【大视角】
古语说“神目如炬”、“三尺头上有神灵”。
也说“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因此,亏心之事,决不仅仅只是蒙昧了自我的良知。
所谓君子慎独,其实除此一人之外,天地与万物均将作为你一切言行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