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发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说明版本:
《春天里的发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二、教材分析:
1训练内容:《春天里的发现》是第三册园地一安排的口语交际训
题。

2训练要求: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3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
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训练准备:教学录音和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三、设计理念:
1构建开放的课堂运行体系,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让学生体
验、感受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2创设多个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通过歌曲,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创设表达情景;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校园,把课堂开到校园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设一种生活情景。

四、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说春天:
1导入: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听歌、唱歌。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3师生交流: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找春天呢?他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呢?
4生生交流:听了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同桌为小组交流,然后个别向全班汇报。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是啊,春天是多美好的,红花开放,绿草如茵,黄莺在春天里歌唱。

小朋友就是根据这些,发现春天到了。

今天,我们就一“春天里的发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听歌曲,知道了歌曲中的小朋友从“红花、绿草、黄莺”等景物中发现春天到了。

学生知道了这些特点后,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看课件,谈发现:
导语: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相信大家会有好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感受春天的快乐。

1播放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
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
教师启发:春天里的景色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光,并把你的新发现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好吗?
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如:欣赏了图,我发现迎春花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像在报告春天
到了。

看着粉红的桃花,我好像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好。

我发现小蜜蜂在辛勤地劳动,知道春天来了。

我发现燕子飞来飞去,让我感到春天到了。

我发现……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用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正如著名教育家刘佛新说的: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些,不要看得太神秘,只要有一点新思路、新意思、新观念、新意图、新做法,就可称得上是创新。


三、自由谈,赞春天:
1在春天里,你发现同学们最想去做什么?与小组里同学互相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

如春季运动会、春游、画春天、
书签、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

〔这一设计,学生能充分参与交际的情景,激发兴趣,创设全体同学参与的条件激励学生在多向互动的动态式活动中进行对话,发表独特感受,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走进校园,说春天、画春天、拍摄春天。

1带领学生走进校园。

(自由组合,欣赏校园的春天)
〔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良好的情景氛围是前提。

所以我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校园,把春天的景色真实地再现于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你对校园春天赞美。

(自由组合)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五、课外延伸(自选)
1向父母或邻居的小朋友讲讲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色,以及发生在春天的事。

2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诗歌。

〔注意课内外的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凸现了语言表达的交际功能,强化了口语交际的实用功效。


到的资料进行了重新搜集归类整理,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内容〗
《春天里的发现》一年级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画下来,并把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及对春天的感受说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2、交际中,大胆说出春天景物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3、形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提前几天布置学生观察春天,把自己所发现的春天的景物画下来。

2、教学录音及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后交际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生交流:歌曲里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找到春天的呢?他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呢?
生生交流:想象音乐中还能体会出哪些事或物,以同桌为小组进行交流,然后个别向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二、观看自己的图画进行交流
1、生生交流: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画,说说画中的景象:
要求:说的同学要让对方听明白自己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听的同学要注意听清对方所描述的内容是否有顺序;交换说,在后面说的同学,说的景象或说法最好与前一位同学不一样,鼓励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语言表达的创造性。

2、师生交际,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⑴发言的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语言是否规范,是否运用了礼貌用语。

⑵他说的好在哪里?
⑶你最欣赏的是哪些地方?
⑷他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在哪里?
三、在实物观察中进行交际
1、播放春天景物的课件: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破土而出的新芽,辛勤的蜜蜂……
教师启发:春天的景色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并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好吗?
2、带领学生进入校园进行观察,交流自己的感想。

生生交流:自由组合,说说自己的发现,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内心感受到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
⑴来到校园中,你又发现了春天哪些新奇的事物?
⑵面对万物复苏的春景,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⑶春天到了,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变化?在春天会发生哪些趣事,给大家讲一讲。

⑷就现在的发现,说说自己的画上还可以添加些什么内容?该改变些什么?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说完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四、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进行交际
回家后,向父母或邻居小朋友讲讲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色,以及发生在春天里的趣事。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小孩子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都很有限,让孩子们自己写春天里的发现其实并不容易。

于是,我就引导孩子们观察、寻找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借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读写小练习。

呵呵,学以致用从仿写、补写、改写开始!
孩子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很快找到了春天的景物:小草、野花、小溪、蝌蚪、柳树、桃花、杏花、喜鹊、杜鹃、燕子、布谷鸟、风筝”等等。

在引导孩子们抓住景物特点的过程中,我运用了混搭的方法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比如:
小草从地上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通过比较,帮助孩子们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为了让孩子们体会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我运用了对比欣赏的办法,比如:
桃花开了,柳树绿了。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

通过朗读、想象,动作表演,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到语言的美丽,从而乐于朗读、背诵、积累,便于运用。

例文:
春天里的发现(一)
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

小草从地上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想把它画下来!
春天里的发现(二)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她在碧绿的草地上跳舞,在清清的小溪里唱歌。

我要为美丽的春天写一首诗,画一幅画,唱一支歌!
春天里的发现(三)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我看到了春天。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小草探出了脑袋,蝌蚪快活地游泳,布谷鸟欢乐地歌唱,人们在田野里踏青,小朋友在空地上放风筝。

多么美好的春光啊!我热爱这美丽的春天!
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册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并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训练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叙述清楚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参加春游活动,提醒学生要有所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提问:这首歌歌名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小雨?如果你就是春雨,你会叫醒谁?在雨水的滋润下,大地会有什么变化?你能说说吗?
二、说春天,感悟春天的美丽
1、春天有细雨绵绵的春雨,还有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春天的脚步。

下面老师为你们播放一首歌《春天在哪里》。

你们仔细听听这首歌,看看歌曲中的小朋友们在什么地方找到了春天?
2、播放《春天在哪里》,提问:他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在他们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你能说一说吗?
3、他们找到了春天,我们找到了吗?那天我们大家一起去春游,你发现了什么?在你眼里春天是什么样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自己说一段话,也可以用上下面的句式:
(1)我们跟随老师,一起去找春天,我发现了,听到了,让我感受到
了。

(2)我们高兴地去春游,我看到了,好像。

(3)我觉得眼里美极了!看!那的,的,
的,的,……。

三、拓展延伸、赞美春天
1、在这么美好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唱首歌?画幅画?拍张照片?还是……那就用自己最想表达的方式表达一下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吧!
2、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它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同时它又是最迷人的,自古以来它激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灵感,为此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你能背几首古诗吗?或者是朗诵几段描写春天的句子吗
3、听了这些优美的文字,你想对春天说点什么?大家想一想,写下来,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4、小结:春天多美呀!只要我们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就会发现春天是五彩斑斓的大花园,春天是所有希望的开始,让我们在春天也播种下自己的希望,为我们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教学总结】:这次口语交际主要是训练要求学生在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有条理地说出来。

整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发言积极,基本上都能把自己在春天里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把自己热爱春天的感情抒发出来。

【教学反思】:
在这次口语交际的训练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1、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参加一次有目的的春游,为本次训练做好了一次铺垫,让学生在上课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

2、其次用歌曲导入新课,从歌曲中找到谈话的契合点,从而过渡到本课的主题,启发学生畅所欲言。

3、用一连串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兴趣,用简单的句式为学生找到一根主线,进行有目的的说话训练。

4、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对语文诗词的运用、理解,激发学生对优美诗词的兴趣。

同时实时进行写话训练,为今后写作打下一个基础。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孟州市韩愈小学赵黎明一、说明版本:《春天里的发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二、教材分析:1.训练内容:《春天里的发现》是第三册园地一安排的
口语交际训练。

2.训练要求: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3.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交往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听歌曲,说春天: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风和日丽,一切事物都睁开沉睡的眼睛;春天,播种希望,努力耕耘,期待秋天的收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耳朵去倾听,用我们的鼻子去闻,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脚印吧!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3.师生交流: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找春天呢?听了歌曲,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同桌为小组交流,然后个别向全班汇报。

(二)看课件,谈发现:导语: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相信大家会有好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感受春天的快乐。

1.播放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教师启发:春姑娘悄悄地告诉同学们,春天在草地上,在河里,在田野中,在绿叶间——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在春天里的新发现吧!并把你的新发现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好吗? (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特别表扬留心观察﹑又有新发现的同学。

) 我发现春天里太阳暖洋洋的。

我发现春天的小草嫩绿嫩绿的。

我发现—迎春花露出了嫩嫩的小芽,好像在报告春天到了。

看着粉红的桃花,我好像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感受到春天真美好。

我发现小蜜蜂在辛勤地劳动,知道春天来了。

我发现燕子飞来飞去,让我感到春天到了。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洗刷了满树的绿,盛开的玉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洁白。

漫步在满园春色的大院里,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迹象。

花树间飞舞着一只蝴蝶。

它一身素白,阳光下的翅膀轻薄而透明,在花树间时而飞高,时而飞低,时而伫立在花朵之上,悠闲自得。

我隐隐感受到那翅膀扇起的一缕缕微弱的风里净是春的气息。

(三)读诗,感悟春天。

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无言的诗,春天是一曲悠扬的歌,春天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很多大诗人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句。

同学们,我一起来伴着音乐朗诵春天的诗歌吧!师带读: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读了这些,你又想起哪些写春天的诗? (四)自由谈,赞春天:1.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真美啊!在这迷人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去做什么,人们在忙什么?(与小组里同学互相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

如春季运动会、春游,画春天、做书签、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珍
惜时间等。

现在我知道了,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
现的眼睛,真好。

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眼
睛能看得着,手可以触得到。

春天的风暖暖的,
像妈妈的手,那么温暖,那么亲切。

太美了,美
的东西又往往很短暂,她会在不经意间悄悄溜
走,让我们睁大双眼,敞开心扉,紧紧抓住春姑
娘的手,去拥抱春天吧!
(五)拓展,表现春天。

老师希望大家: 1.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自在春天里的发现。

2. 用自
己的笔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春天。

《春天里的发
现》口语交际教学反思二年级的小孩子生
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都很有限,让孩子们自己写春
天里的发现其实并不容易。

于是,我就听引导学
生听歌曲歌曲《春天在哪里》,说春天。

播放描
绘春天景物的课件: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
花,雪白的梨花,辛勤的蜜蜂,飞来飞去的燕子……启发学生:春姑娘悄悄地告诉同学们,春
天在草地上,在河里,在田野中,在绿叶间——
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在春
天里的新发现我一起来吧!并把你的新发现与同
学们一起交流,好吗?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
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特别表扬留心观察﹑又有
新发现的同学。

找到描写春天的诗歌,做成课件,配上优美的背景图和音乐,让孩子们伴着音乐朗诵春天的诗歌,通过朗读、想象,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到语言的美丽,从而乐于朗读、背诵、积累,便于运用。

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自在春天里的发现。

用自己的笔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春天。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与反思,原文地址:【设计理念】
七八岁的孩子,大脑就像一张白纸,给人无限想象。

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让孩子作文,春天的一草一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也许他们因司空见惯,有却也会如无。

换不起注意,哪会有诗情画意呢?只有真把作文教学当作一
项工程去建设,从根本上着手于白纸上涂鸦,勾画出美的痕迹,提升孩子们作文素养,改变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急于求成”的现状,孩子们的言语真才会如小河的流水,清澈与不息,稚嫩的笔端才会描绘出优美。

【教学流程】
四步:
一、走进春天
第一单元,要求学习《找春天》、《笋芽儿》等课文,在“语文园地”安排了习作“春天里的发现”的话题,可以看出本模块的重点:“悟春”,“写春”。

1、引领学生作好写作前的动员与准备:
当教学进程已拉开了本单元的教学序幕时,教师应作好“写春”的整体布置。

特别是在习作前一周,走进春天的活动就须得特意安排好,才能让孩子放眼春景中的人、事、物,触摸到春天。

设计导航:走进春天,传统的作文几乎都是在教室的这个车间完成,写的是一些想象作文,或美其名曰“创景设情”之作。

纵观以前“春天里的发现”的同主题作文的生产线,不少就产于教师为了完成教材任务,让学生在“写即成”中完成。

春天在哪里?学生作文字里行间模式化,假话、空话、大话、套话,见不着一点儿童气息,常有整班几十名孩子共描绘一幅画的格局。

2、“任务驱动”。

在孩子跃进春天的门坎前,教师让孩子领着任务前去踏青。


⑴在哪里去找春天?为什么会是一个这样的春天?
⑵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春天静悄悄的发生?
⑶这一春的变化对人们有些啥影响?
……
学情分析:没有走进春天的感知经验,没有春天情投意合的生活阅历,孩子一定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画卷,哪会有激情飞扬的文字?作为本学期的第一次作文教学,走出教材文本,到大自然中去找到一些活的教学素材与资源,等于说为孩子们作文开闸放水。

“春天里的发现”,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让学生先走进春天然后作文,实是“用我手写我心”的前提。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春天中找到,“春天在草地上,在河里,在田野中,在绿叶尖……春天在同学们的眼睛里。


二、找朋友
1、走进春天,解放孩子的大脑,解放孩子的眼、耳、口、鼻,让孩子们在实践找到写作文需要的素材(朋友)。

设计导航:春天,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

二年级孩子的形象思维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要让他们在春天里有所发现,教师能将抽象化的春天,让孩子们指向形象化的载体,可说是写作技巧的指导。

如让孩子抓住春天里的一些变化,通过同事与物产生的丰厚感情,去揭示出春天特有的东西。

2、在找朋友的这个点上,教师给孩子可作如下提示:
⑴谁是我的朋友(景、物、人都行)。

⑵成为春天里的朋友,我们的偏见、习惯、性格等在相互间有了什么影响?
⑶应该如何对朋友建议,保护我们的朋友?
⑷我们在春天里的行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