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浙江(选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 必考部分 必修1 第3单元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知识条目考试要求考频统计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按劳分配的根本内容和要求
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
③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制度a
b
b
3卷1考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①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②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③兼顾效率与公平b
c
c
3卷1考
[根底知识梳理]
1.按劳分配的根本内容和要求
(1)适用范围:公有制经济。
(2)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3)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4)分配原那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
(1)原因(客观必然性)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根底:生产力的开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2)意义(优越性)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开展(表达效率)。
②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表达公平)。
(3)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根本原那么,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
(1)生产要素:劳动、知识、技术、土地、信息、管理和资本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常见类型
①劳动要素: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②资本要素: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③技术要素: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④管理要素: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奉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⑤信息要素:信息要素的所有者根据该信息对生产经营的奉献来获得回报。
⑥土地要素:土地、房层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确实认。
表达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开展。
[典型例题讲解]
[例1](2021·嘉兴市学期期末)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炒股获得收入0.5万元。
材料中小张获得的收入依次为()
A.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根据材料“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可以判断该项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收入,故D正确。
]
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1)依据范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依据分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例2](2021年4月浙江高校选考,12)下表为近三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收入增长率2021年2021年2021 年
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
财产性收入年增长率(%)
注:财产性收入是指运作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居民收入增速下降②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比重提高
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④居民投资渠道增加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D[由图表中信息:“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即可判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故③符合题意;再由信息词“财产性收入年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即可断定居民投资渠道增加,④符合题意。
]
[题组对点训练]
1.(2021·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
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
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①前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劳分配②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③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前者属于合法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D[承包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转包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土地要素分配,都属于合法收入,③④正确,故D项应选。
]
2.2021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效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做出规定。
为落实这些鼓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
C[这些鼓励性规定是要鼓励科研人员,提高科研人员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对应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中技术要素分配的方式,C符合题意。
] 3.某国有企业职工税后收入如下表(单位:元),该职工按劳分配所得是()
C.5 000 D.12 500
B[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该企业的性质:国有企业,所以该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故答案为B。
股息、房屋出租获得的收入和技术入股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考点2|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根底知识梳理]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根本生活需要。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
①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开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标准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标准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3.兼顾效率与公平
(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总的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具体要求: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例3](2021 年10月浙江高校选考,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F )
[解析]牢记教材中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表述:“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即可判断试题中的说法颠倒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较容易判断出该题是错误的。
[例4](2021·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初考)近日,人民日报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改革公平最受关注。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在初次分配中缩小收入差距的是()
①促进就业时机公平,提高劳动者技能②生产要素的收益由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③根据经济开展,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④要健全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C[按生产要素分配往往会拉开收入差距,②④观点不符合题意;①③观点有助于在初次分配中缩小收入差距,故C应选。
]
[题组对点训练]
1.(2021·宁波市高二九校联考)如果把社会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
都是一样多,就像用仪器量过的一样。
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平的分配必须平衡收入差距
B.促进公平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
C.完善市场规那么需要建立诚信制度
D.资源合理配置可以促进共同富裕
B[此题考察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B正确。
A、C、D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
2.(2021·浙江建人高复第一次月考)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局部人缺乏赖以生存的根本生活资料。
〞经济学家奥肯那么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这主要说明()
A.开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
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表达
C.开展市场经济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
C[A观点错误,开展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导致不公平;B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没有涉及分配制度与公平的关系;D错误,提高效率并不是实现公平的目的。
]
3.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
只有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可能形成稳定的中等收入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根本之策是()
A.大力开展经济B.完善分配制度
C.坚持按劳分配D.兼顾效率与公平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建立在开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根底之上,A项说法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