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州桥头说张果老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赵州桥头说张果老的故事
“赵州石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过,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一曲民间广为传唱的《小放牛》,把张果老定格在赵州桥的神话传说中。
下面让我们看看吧。
赵州桥头说张果老
宋代赵州刺史、诗人杜德源也留下这样的诗句:“隋人选石架虹桥,天下闻名岁月遥。
仙子骑驴何处去,至今足迹尚昭昭。
”从此,张果老这个怪老头便与千古名桥结下不解之缘。
赵州桥公园的八仙大道上,塑有张果老倒骑毛驴的雕像;桥面上,他留下的“仙驴仙迹”依然鲜活。
如今,凡来赵州桥的游客无一例外要在大桥上饶有兴致地寻觅驴蹄印迹,人们迷恋那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同样对故事里的张果老好奇有加。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张果老其人?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
张果老本名张果,缀一个“老”字是对其尊称。
他是传说中的仙人,是“八仙”中最年长者。
相传他是唐代邢州人,今广宗县张固(果)寨是其家乡。
邢台西部有仙翁山,俗称张果老山。
张果因得宛丘、铁拐李诸仙道法,获长生秘术,隐居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
武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佯死不见,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
好神仙的唐玄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
待见到张果老时,却见此人老态龙钟,顿生疑惑:“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张果老说:“我是齿落发稀时得道,只好这副光景。
陛下若看着不顺眼,我不如把它们尽去了好。
”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
过了一会儿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胜似壮年。
张果老自称:“生于尧时丙子岁,位侍中。
”张果老从尧活到了唐玄宗时期,算算他该有好大一把年纪!张果老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有趣的是,到达目的地后,便将这驴折纸般折叠起来,藏于巾箱,乘
坐时则取出,吹口法气,便又幻化成真驴。
唐玄宗曾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他的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旧唐书》、《新唐书》方技卷等。
至于张果老是如何成仙得道的,民间有诸多传说。
相传,张果老系穷赶脚出身,靠赶着毛驴运送货物糊口。
一日,他路过一座小庙,庙内肉香扑鼻,推门进庙,见殿内支着一口铁锅咕嘟嘟炖着一锅白肉。
张果老饥肠辘辘又见四下无人,就用木棍夹着吃起来,把一锅鲜香味美的白肉吃了个精光。
剩下的汤也喂了驴。
张果老哪里知道,他吃下的是一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地精娃娃肉”,人若吃下可以长生不老,成仙得道!
这传说类似偷吃人参果的孙猴子。
民间还把张果老尊为说唱道情的祖师爷。
传说,唐玄宗一心想把玉真公主下嫁给张果老,但张果老谢拒了,他敲打着渔鼓、简板唱道:“娶妇得公主,平地升公府。
人以为可喜,我以为可畏。
”
张果老恳请还山以后,云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简板唱道情,劝化世人,至今仍有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扬州道情和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山东渔鼓传世。
张果老的简介
张果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八仙之一,在中国民间有广泛影响,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
张果老(张果),本为甘肃两当的道人,他姓张名果,号通玄先生,受武则天和玄宗征召,御赐邢州五峰山(今邢台张果老山)
据记载,张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
相传他久隐山西中条山。
往来晋汾间。
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
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
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
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
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
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中条山去。
因为他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
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国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的祖师,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