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有效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倾听习惯的有效尝试
摘要:数学课堂中,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倾听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又有
利于学生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教师要努力发掘倾听中的力量,
从而帮助学生在倾听中得到数学整体素养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起步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习惯将对其今后学习生活一直产生影响,因此
小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
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导致其在课堂学习中难以全程认真倾听。
教师可以借助数学
学科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倾听思维,纠正错误习惯,获得解题思维。
在倾听的过程将听到的语
言思维程式化,把思维学习能力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速接受教师传授
的知识和技能。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这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
会倾听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既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
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明确倾听目标
在课堂中,不难发现当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其余的学生就会开小差,感觉他回答
什么都不管自己的事,这时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当同学站起来回答时,应该干
什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的形式,如:你听清楚他的发言的吗?有没有
什么不同的意见?还有补充和修改吗?……”这些方法很常用,但学生却在生硬地接受。
而创
设真实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因其本身的具体化特点,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理解。
凭借真实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可以让学生愉快地带着目的去倾听别人
的发言。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中,可创设如下情境。
准备好长短不一样的四根
小棒,学生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等活动,通过与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汇报,在学生汇报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将获得的信息与自己探究得到的进行对比,并且
对该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
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教师不仅关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更注重了培养学生
的倾听意识。
既引导学生在倾听中获取信息,在倾听中参照别人、对照自我,也借助倾听让
整个课堂的效果更佳。
二、指导倾听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倾听时,应对学生强调听和说都很重要。
说是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明白;听是对别人的尊重,听懂别人的意思。
除此之外,教师要求学生不论别
人的发言是否正确,必须让别人讲完后,才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
是自己在发言过程中被别人打断会有什么想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有
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讨论,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思路、见解充分表达出来,
并要求学生将同学的见解收集、整理,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其他成员的想法进行质疑,通过小
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蝴蝶、脸谱、
加拿大国旗、枫叶等图形,并提问:“若将这些图形对折,会出现重合现象吗?”这样教学,可
使学生认真倾听,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所学图形的特征。
优秀的课堂教学,教师对课堂的
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心预设,不仅突出教学重点,而且教学过程生动形象,能够充分吸引学生
倾听。
因此,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同时,教师既要注重教学的组织,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又要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倾听过程中自主思
考并分析、提出问题,最终在数学学习上获得进步。
三、引导听出重点
倾听的重要性,不是靠一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的,也不是通过一两次动员报告就能让学生
理解的,而要靠教师长期的耐心引导和利用一切时机,让学生从学习实践的体验中去领悟、
理解。
教师可在班级中树立成绩优异或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为榜样,让他们复述老师讲课的
主要内容或例题的解题步骤,并肯定他们的倾听效果,以此说明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认真听课。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倾听习惯,因为学生听的能力、方法需要经过长期反
复的训练。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制定以下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倾听要求:(1)别人发言时眼睛要看着他;(2)想发言或补充需要等别人说完后再说;(3)认真倾听同学
的发言,做到听出相同点并加以补充和完善,听出不同点并加以辨析和发表自己的见解;(4)养成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在听课过程中对不理解的问题提出疑问等。
有了这样细化
的要求,学生的倾听习惯就可以逐步养成。
四、适时鼓励倾听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倾听积极性的引导及鼓励,在教学过程中采
用鼓励、正面引导的语言、动作及行为等,让学生们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如教师可以在学
生们倾听的过程中运用鼓励性话语:“你们在认真倾听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讲解及答案时,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星星,特别好。
”当学生在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xx同学非常棒,能够从其他同学的回答中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学会其他
同学回答中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
”在课堂上进行激励、表扬及引导,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
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后,将“倾听”作为小组学习的主题及组间比赛的标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个组员的认真听讲程度、积极发言、倾听行为等进行评分,
最后选出评分最高的一组给予奖励,培养及激励学生们学会倾听,意识到倾听对于数学学习
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在课堂倾听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及进步。
结语: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地提醒、督促和指导。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
成倾听教师讲解的良好习惯。
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雪芳.对小学数学课堂倾听现状的反思及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6(1):25-26.
[2]陈艳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倾听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