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智障学生的公开课【范本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学校:******* 班级:四(2)班
学科:数学(特殊教育) 执教者:***
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组:
1、进一步加深百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够用“<”、“>”和“=”符号表示两位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知识的概括能力。

B组:
1、进一步加深百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借助计数器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C组:
正确跟读百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玩一玩,掌握比较两位数大小方法的数学思维过程.
2、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百以内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数位表、课件.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二、教学说明
(一)学情分析
三(2)班共有学生10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4人,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时把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学生有4人,轻度智障生1人,中度智障生3人(1人有构音障碍,说话口齿不清),均从普校转入。

他们的学习状态良好,对数学较感兴趣,理解能力相对较好,能简单表达,参与课堂教学,并且平时能协助教师当好小组长,帮助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A组学生会数百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会比较一位数和两位数大小,能用符号表示.B组学生有3人,中重度智障生2人,1人自闭症儿童,均从普校转入。

他们基本能参与课堂教学,但学习主动性不强,记忆力较差。

B组学生基本会数百以内的数,但是会漏数或者数错,读数写数速度较慢,计算和学习时需要借助学具进行。

自闭症儿童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易集中,偶尔会在上课时大吵大闹,影响课堂纪律。

C组学生有3人,都属于重度智障生,记忆力差,能描写或照样子写数,跟读数。

其中1人属于无语症儿童,发音困难,因此让他们在课堂上跟着他人读数。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数学第三册第35页例4、例5。

本课时是比较数的大小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复习一一对应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会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第二课时学习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时的教学。

由于智障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由具体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显得较枯燥。

因此本课中我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拨珠比较两位数的大小,要求学生理解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此过程中逐步脱离图让学生进行抽象地比较,直接以游戏的形式用数字卡片来比较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并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

注重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说出比较的方法.下一课时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能熟练比较一位数和两位数、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大小.
(三)教学理念与思路
1、教学理念
智障学生的特点是喜欢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游戏受学生的欢迎,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作为特教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

《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实用数学要坚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强调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因此在设计本堂课时我能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思路
我班中重度学生占全班学生80%,他们记忆力差,思维单一。

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分层递进、环环相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是有一些经验的,他们已经在学习20以内数的时候比较过数的大小,通过迁移有50%的学生能正确比较出百以内数的大小,但是对于比较方法的叙述不能正确表达.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关键是要掌握比较方法.本课第一部分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

第二部分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学生通过在计数器拨数,探索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掌握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第三部分是游戏环节.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游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让学生通过抽卡片比一比两位数的大小,既营造了学生生动活泼的表现,又让学生积极参与了活动,有些学生学会了思考数学问题等。

第四部分是总结概括,揭示课题。

在这一环节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第五部分是拓展延伸,让学生仔细观察,培养他们分析数据以及简单判断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教学评价
智障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经常给予鼓励,这样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关注着不同学生是否在自身已有起点能力与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发展的分层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学生感兴趣的五角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强化激励功能。

三、教学反思
《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一课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数学第三册第35页例4、例5。

本课时是比较数的大小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10以内数,即两个一位数的大小比较,复习了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第二课时学生学会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时的教学.由于智障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由具体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显得较枯燥。

因此本课中我利用学生便于理解,教师便于讲解的计数器进行教学,通过拨珠比较两位数的大小,要求学生理解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在拨珠比大小的教学环节后,我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使学生在玩中正确地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并用大于号、小于号表示。

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智障学生的特点,符合他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数学知识要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我力求通过拨计数器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一切感官,让学生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达到有效的学习。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以及正确的进行比较,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观察、比较、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课堂上,游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每个组的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激励,充分体现了小组学习的作用。

小组学习既营造了学生生动活泼的表现,又让学生积极参与了活动。

本节课不足的是:
1、教学中时间的分配没能按预计的合理分配,新授时间过多。

2、教学内容有难度,B组学生掌握的不太好。

每一次公开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锻炼与提升的机会,从一次次的公开课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它一次次让我品尝着课堂带给我的那份快乐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