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市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轻觑(xū)汹涌觥筹交错(gōng)不言而谕
B.濡养(rú)妖娆岸芷汀兰(dīng)相得益章
C.箱箧(xiá)鲜妍山肴野蔌(sù)李代桃疆
D.亵渎(dú)飘逸孜孜不倦(zī)断章取义
2.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上那所他心仪的大学应当是十拿九稳的事。
B.半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然而老赵心里的愁闷却与日俱增。
C.住户对小区物业不作为、服务差有意见,提出了质询,物业非但置之不理,还派人
把住户张贴的意见偷偷撕掉。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低
能耗、零污染发展。
C.由于体育在提振国民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方面的特殊作用,使中国在各个时代都
拥有着“全民偶像”运动员。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4.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 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 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雨,_______________,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
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
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
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_______________。
A.是一个遍体芬芳的少女这不能不说是春雨的手笔
B.是一个爱美的姑娘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C.是一个遍体芬芳的少女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D.是一个爱美的姑娘这不能不说是春雨的手笔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减字木兰花
[宋]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①。
粲粲②裳衣,割得天孙③锦一机④。
真香妙质⑤,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⑥,莫放春光造次⑦归。
【注】①献瑞:呈献祥瑞。
②粲粲:鲜明的样子。
③天孙:指传说中巧于纺织的仙女,即织女。
④机:织机。
⑤妙质:美的资质、才德。
⑥遮围:遮拦,围护。
⑦造次:仓促,匆忙。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由衷的赞叹之情。
B.上片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耀眼的艳阳春光。
C.“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句是说: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
D.下片头两句是写花的内在质地,说它能经得住“风与日”的摧残。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头一句中的“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
B.“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已凋谢,“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C.全词以香花喻君子,而以摧残香花的“风”“日”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
D.词中词人既有对自然的“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的“风与日”摧残君子的伤感。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思。
①春和景明景:___________
②四时之景不同景:___________
③而或长烟一空或:___________
④薄暮冥冥薄:___________
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淫雨霏霏
B.感极而/悲者矣
C.其/喜洋洋者矣
D.四时之景/不同
(4)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5)【乙】文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乐”与【甲】文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
四、句子默写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1)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
(3)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
(4)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
(7)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
(8)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栖在树上的鱼
包利民
①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树,浓荫匝地。
夏日晴好的时候,罗小鸥就摇着
轮椅行走在院子里,感受阳光清风,心里却是总觉不到自由。
十四岁的年龄,便被桎
梏在轮椅上,就像鸟儿被困囿在笼中,可笼子再大,也不是天空。
②罗小鸥只好每天对着庭中熟悉的一切,渐渐地,她发现树上有两只鸟儿是一直都在的。
每天许多鸟儿来来去去,只是它们总会回来,因为树上有它们的一个巢,小小的,在密密的枝杈间,像一个黑黑的果实。
很羡慕那些鸟儿,可以自由翔集择枝而栖。
她
还喜欢鱼,不是那种观赏鱼,而是父亲从门前的河流里捕来的小鱼,它们生活在家里
的几个鱼缸里。
可自从腿不能走路之后,她把鱼们全都放回了河里。
只是有三条鱼还
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
③有一天,父亲突发奇想,把那个鱼缸用细绳捆扎好后,系在了那棵大树的枝上。
她
很是惊喜地看着高高悬吊着的鱼缸,阳光从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散落,鱼缸里的水也点
点斑斑地亮。
三条小鱼欢快异常,在里面互相追逐,游过阳光时,细小的鳞片上都闪
着点点金光。
那个午后,罗小鸥一直看那树上挂着的三条鱼儿,它们吐的每个泡泡都
五彩斑斓。
新来的鱼们也引起了那些鸟儿的注意,鸟们似乎也为这新加入的成员而惊奇,有些胆子大的,就直接落到鱼缸的边缘上,探头去看里面鱼的游动。
④那个晚上,依然很热,罗小鸥坚持要睡在外面的树下。
于是支起了折叠床,躺在那里,抬头间就能看到那个鱼缸,三条小鱼也安静了许多,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而更高
处的鸟巢里也是寂然无声。
久久不能入睡,直到月亮升起,便听得见鱼缸里有着细细
的水声。
三条鱼似乎被月光感染,又开始游动,有时接近水面时便欢快地甩尾,扑打
出一朵朵水花。
听着清晰入耳的水声,罗小鸥终于渐渐进入梦乡。
⑤不知何时醒来,已月挂中天,起了风,吹得满树的叶子簌簌地响。
罗小鸥抬眼去看
鱼缸,见那鱼缸在风中摇摇晃晃,三条小鱼在动荡的水中游得更加欢畅。
她忽然想到,在这不停摇动的水里,鱼们是不是会找回在河里波浪中的感觉?要不它们怎么会那么
兴奋快乐?再也没有睡意,一颗心儿随着鱼缸轻摇,仿佛化身鱼儿,在水里,在月光下,自由地游来游去。
⑥早晨在鸟鸣中再次醒来,朝霞满天,抬眼,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两只鸟儿
早已起来,正绕树翻飞鸣叫。
鱼缸在阳光斜斜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小鱼们反而安静了,头向着东方,停在水中。
罗小鸥也在满天的阳光里安静地看着,从没有这样发自
内心的平静。
⑦上午的时候,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
而且,
她说要回学校去上学,不想在家里这样呆着了。
她经过这一夜,忽然明白,就算轮椅
是一种桎梏,也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就如夜里那三条鱼儿,虽然身处小小的鱼缸里,可是它们却有着栖在树间的经历,有着风中摇荡的水,有着月光朝霞,有鸟儿陪伴,
那是河里的鱼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东西。
⑧她相信,自己也会于困囿中体会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好,那是上天的眷顾,只要自
己能用心去发现。
(有删改)
(1)通读全文,梳理罗小鸥的心理变化过程。
不自由——()——惊喜——()——()——顿悟
(2)文中画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请简要赏析。
早晨在鸟鸣中再次醒来,朝霞满天,抬眼,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两只鸟儿早
已起来,正绕树翻飞鸣叫。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试分析其作用。
只是有三条鱼还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意?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善借者赢天下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
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
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
不从心了。
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
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
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
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黯淡。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
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
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
随后,他又到
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
几年之后,他靠“借”拥
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这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
王的宝座。
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
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
先
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
”“假”的意思便是“借”。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
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
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
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
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借”是门大学问。
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六、综合性学习
某校九(3)班开展“感受阅读之美”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先生从青年到晚年的近五十首诗歌,相信你一定认真阅读了。
请根据以下提示诗句写出具体诗作名称。
(2)读书有很多方法,日本的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就强调了读书笔记的重要性,要通过做笔记汲取书中的营养。
下面是《艾青诗选》中的一首诗《树》,请你仔细阅读后,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简要赏析。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七、作文
题目:《路上的风景》
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
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要求:①诗歌除外,不得少于600字。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
③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觑”应读作“qù”,“不言而谕”应写作“不言而喻”。
B项,“汀”应读作“tīng”,“相得益章”应写作“相得益彰”。
C项,“箧”应读作“qiè”,“李代桃疆”应写作“李代桃僵”。
故选D。
2.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语境是说他考上大学有把握,使用正确。
B项,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语境是说老赵心里的愁闷越来越多,使用正确。
C项,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语境是说物业对住户的意见不理睬,使用正确。
D项,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含有贬义,不能用于老师们的辅导,褒贬失当,使用错误。
故选D。
3.
【答案】
B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搭配不当,“一倍”应改为“一半”。
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删去“使”。
D项,“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可以删去“造成的”。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句子排序
散文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
不妨先从第④选项入手。
第④项“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中“文字”、“情怀”两词肯
定是呼应上面含有诗文的②⑤两项。
在②⑤两个选项中,第⑦选项中“亦有“二字说明
②项较③项又进了一步,据此可排定
⑤②④。
第①项“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中“诗文”二字,说明下面和①句相承的是
含有诗文的③②,故①应放在③②④之前。
正因
为“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所以才会“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因此③应
放在①的前面。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
以排出这道题的序号是③①⑤②④。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句子衔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下文内容可知,春雨用画笔描绘出的是“脱俗”“淡雅”“清幽”的美景,是围绕“美丽”来写,而不是围绕“芬芳”的香气来写,据此第一空应填“是一个爱美的姑娘”。
最后一
句是对前文内容的小结,又呼应开头的“春雨”,填写时应注意语气的强烈程度,“这不
能不说是春雨的手笔”双重否定加强了语气,这里的“春雨”爱美、淡雅、清幽,不需要
太强烈的语气,据此第二空应填“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故选B。
二、诗歌鉴赏
【答案】
D
B
【考点】
筛选内容,归纳要点(古诗词曲)
品味语言(炼字)
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不耐世间风与日”是写花儿们经受不住世间的狂风与烈日的推残。
(2)B项,“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无呆板之态,而不是说“花朵已凋谢”。
三、对比阅读
【答案】
(1)①日光,②景色,③有时,④迫近,⑤探求
(2)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B
(4)①悲,②春和景明,③山间之四时
(5)【乙】文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文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忧国忧民这一崇高的思想境界。
【考点】
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
文言翻译
课内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此句意为:到了春风和煦,日光明媚的时候。
景:日光。
②此句意为:四季的景色不同。
景:景色。
③此句意为:有时(天空)大片的烟雾全都消散。
或:有时。
④此句意为: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⑤此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尝:探求。
(2)①微:如果没有。
斯:这种。
②芳:花。
秀:茂盛。
(3)B项,“而”表承接,连接前后两种情状,应在“而”前停顿。
(4)由【甲】文的第一段“淫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可知抒的是悲伤之情;【甲】文第二段首句“至若春和景明”为该段总起句,可看出第二段是写“春和景明”之景;根据提示可知,【乙】文第一句写的是“山间之朝暮”,第二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再写山间四时之景。
根据原文内容简单概括即可。
(5)【乙】文“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是说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
尽的。
这里的“乐”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暗含作者因为被贬寄情山水排遣
谪居的苦闷情怀。
【甲】文中“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这里的“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表现了其
崇高的思想境界。
四、句子默写
【答案】
(1)肯将衰朽惜残年
(2)因思杜陵梦
(3)况乃未休兵
(4)湘水无情吊岂知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病树前头万木春
(7)千里共婵娟
(8)湖中人鸟声俱绝
【考点】
商山早行(温庭筠)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月夜忆舍弟(杜甫)
行路难(其一)(李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苏轼)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衰”的书写。
(2)注意“陵”的书写。
(3)注意“乃”的书写。
(4)注意“岂”的书写。
(5)注意“浪”的书写。
(6)注意“病”的书写。
(7)注意“婵娟”的书写。
(8)注意“俱”的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羡慕,自由,平静
(2)景物描写。
通过对这些充满生机的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给读者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烘托了罗小鸥当时内心的平静。
(3)“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
内容上:暗示了鱼儿对罗小鸥的影响,突出中心。
结构上: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
(4)示例: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困境绝望的人。
身处困境挫折之中,用心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欣赏生命的美丽,感谢上天的恩赐。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幸,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要学会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走出阴霾,迎接艳阳天。
【考点】
环境描写方法及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散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熟悉全文的情节,最好把故事情节分出几个部分,看每一部分中人物的表现及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抓住关键的描写处,找出不同点。
根据“很羡慕那些鸟儿”“仿佛化身鱼儿,在水里,在月光下,自由地游来游
去”“从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平静”等语句即可概括作答。
(2)由“鸟鸣”“朝霞满天”“满树的叶子都闪着清新的光”等词句可以看出,本句属于景物描写,结合下文“罗小鸥也在满天的阳光里安静地看着,从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平静”可知,通过对这些充满生机的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给读者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烘托了当时罗小鸥内心的平静。
(3)照应是写作手法的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
画线句“只是有三条鱼还太小,她怕它们无法独立生活,就想着养大一些再放生掉”中写出了没有放生三条小鱼的原因,但罗小鸥经过一夜的观察,发现它们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脆弱,所以后文中“罗小鸥让父亲把鱼缸拿下来,还是把那三条鱼放回门前的小河”。
这样安排,从结构上来看,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从内容上来看,也表现了小鱼对罗小鸥的心理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4)从上文可知,罗小鸥由鱼缸中的鱼儿的快乐,想到了自己也可以像鱼儿一样挣脱轮椅的桎梏,创造出美丽的新生活。
对于文章的末段含意的理解,可围绕“我们面对困境应该如何去克服”来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
(1)善借者赢天下。
(2)举例论证。
列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
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3)不能。
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②③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4)示例:①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谋略,被刘邦击败,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
②刘备三顾茅庐,任用诸葛亮联吴伐魏,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③周杰伦因为有方文山为他写词,他的音乐事业才得以迅速发展,而方文山也因为有周杰伦这样出色的歌手演唱他写的歌曲,他的创作事业才能如日中天。
(正、反面事例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