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课件高中必修1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2.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B.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 C.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D.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答案:D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要点 蒸馏、萃取、分液 问题 1:实验室内如何制取少量蒸馏水及检验 Cl-? 答案:(1)自来水中含有的 Cl-,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 去。制蒸馏水的三个阶段如下: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自主学习 一、蒸馏 1.蒸馏实验原理。 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气体,再重 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作用: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的混合 溶液或固体溶于液体将液体分离回收。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 序号所示各仪器的名称。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4)b (5)棕黄 紫红(或紫) (6)坩埚 (7)蒸馏 ①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冷却水进、出口位置反了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解题归纳
萃取中的“三个三”
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 ①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 三原则 ②萃取剂和原溶剂、溶质均不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其在水(原溶 剂)中的溶解度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②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溴从分液漏 斗下端流出的是________,萃取时上层液体呈________ 色,下层液体呈________色。
(3)CCl4 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吗?若不能,说明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①苯、CCl4 不能 ②CCl4 无 橙 (3)不能。酒精、CCl4 均是有机物,有机物之间互溶,不 分层
三仪器 ①分液漏斗;②烧杯;③铁架台(带铁圈)
三萃 取剂
常见的三个萃取剂:①四氯化碳;②苯;③汽油 它们与水的密度关系为ρ(CCl4)>ρ(H2O)>ρ(苯或 汽油)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酒精、苯、CCl4、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 大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 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保证” 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上下层液体。③汽油(qìyóu)。它们与水的密度关系为ρ(CCl4)>ρ(H2O)>ρ(苯或汽油(qìyóu))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5)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是常用于分离物质的 仪器。( )
(6) 过 滤 操 作 中 , 玻 璃 棒 与 漏 斗 内 三 层 滤 纸 接 触 。 ()
(7)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
答案:(1)× (2)√ (3)√ (4)× (5)√ (6)√ (7)×
第一章 从实验(shíyàn)学化学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 2 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学习目标] 1.通过制取蒸馏水,学会蒸馏的原理和基 本操作。2.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学会萃取和分液的 原理和基本操作。3.知道除杂的一般原则。4.学会 Cl-的检 验方法。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知识衔接 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汽化,蒸气重新冷凝成液体的 过程。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可以除 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可见蒸馏是分离液 体混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No
Image
12/9/202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2)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使液 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
(3)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 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 沾附下层液体。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易错提醒 1.萃取操作简记口诀:萃取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 相同。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 2.圆底烧瓶与蒸馏烧瓶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支管。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测量蒸气的温度。 4.萃取剂的选择:与原溶液不互溶,溶质在萃取剂中 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 5.酒精与水互溶,一般不作萃取剂。
(2)实验注意事项。 ①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②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 13~23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③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 了防止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3.Cl-的检验。 (1)实验——自来水与蒸馏水的区别。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目的
操作
检验 Cl-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出现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 Cl-
实验操作
提纯 水
加热,烧瓶中水沸腾,锥形瓶中 现象
收集到蒸馏水
结论 锥形瓶中收集到无色透明的水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实验操作 检验
Cl- 现象 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蒸馏一定需要温度计。( ) (2)蒸馏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 止出现暴沸现象。( ) (3)蒸馏时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 (4) 蒸 馏 时 温 度 计 的 水 银 球 应 放 在 蒸 馏 烧 瓶 的 溶 液 中。( )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2)测定纯物质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二、萃取和分液 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 (1)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 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液称为萃取剂。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2)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除烧杯外,还必 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3)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两条即可)。 (4) 从 碘 水 溶 液 中 提 取 碘 , 还 可 以 选 用 下 列 ________(填字母)物质作为萃取剂。 a.酒精 b.苯(密度比水小) c.氯化钠溶液 (5)碘水是________色,碘的 CCl4 溶液是________色。
(4) 将 圆 底 烧 瓶 换 成 蒸 馏 烧 瓶 的 好 处 是 方 便 装 温 度 计。
易错提醒 1.蒸馏操作的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 相平。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2.蒸馏操作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 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目的 “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 发生危险 “保证”分液漏斗内大气压与外 界相同,使液体顺利流下
“防止”液体飞溅
“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上 下层液体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例]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 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已 知 步 骤 ④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Cl2 + 2KI===2KCl+I2。请填写下列空白:
结论
蒸馏水中不含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问题 2:萃取、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1)分液漏斗使用的第一步操作:两保证”。
操作
振荡过程中要不时地旋开活塞 放气
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 的玻璃塞
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 口紧靠烧杯内壁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 闭活塞
(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_____(填序号)。
A.液溴和 CCl4
B.酒精和煤油
C.CaCl2 和 Na2SO4 D.苯和蒸馏水
(2)在酒精、苯、CCl4、NaCl 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
①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_______,进行
分液之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2)Cl-的检验方法。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4.实验装置的改进。 当用蒸馏的方法分别获取几种沸点不同的液体时,其 实验装置改进如下:
(1)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缘 相平。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3)制取蒸馏水不使用温度计是因为水的沸点是 100 ℃,加热至沸腾即可。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2)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2.萃取和分液的应用。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 中的碘。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3.萃取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1)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 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6)①灼烧在________中进行。 (7)步骤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指出下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 (2)萃取 分液漏斗 (3)碘易溶于四 氯化碳而难溶于水;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
2.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B.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 C.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D.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答案:D
第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要点 蒸馏、萃取、分液 问题 1:实验室内如何制取少量蒸馏水及检验 Cl-? 答案:(1)自来水中含有的 Cl-,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 去。制蒸馏水的三个阶段如下: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自主学习 一、蒸馏 1.蒸馏实验原理。 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气体,再重 新冷凝成液体的过程。作用: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的混合 溶液或固体溶于液体将液体分离回收。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下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 序号所示各仪器的名称。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4)b (5)棕黄 紫红(或紫) (6)坩埚 (7)蒸馏 ①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冷却水进、出口位置反了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解题归纳
萃取中的“三个三”
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 ①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 三原则 ②萃取剂和原溶剂、溶质均不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其在水(原溶 剂)中的溶解度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一页。
②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溴从分液漏 斗下端流出的是________,萃取时上层液体呈________ 色,下层液体呈________色。
(3)CCl4 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吗?若不能,说明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①苯、CCl4 不能 ②CCl4 无 橙 (3)不能。酒精、CCl4 均是有机物,有机物之间互溶,不 分层
三仪器 ①分液漏斗;②烧杯;③铁架台(带铁圈)
三萃 取剂
常见的三个萃取剂:①四氯化碳;②苯;③汽油 它们与水的密度关系为ρ(CCl4)>ρ(H2O)>ρ(苯或 汽油)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一页。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酒精、苯、CCl4、煤油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 大都能互溶;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 紫色;溴(液溴)的性质与碘相似,其溶液呈橙色。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保证” 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上下层液体。③汽油(qìyóu)。它们与水的密度关系为ρ(CCl4)>ρ(H2O)>ρ(苯或汽油(qìyóu))
第十五页,共三十一页。
(5)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是常用于分离物质的 仪器。( )
(6) 过 滤 操 作 中 , 玻 璃 棒 与 漏 斗 内 三 层 滤 纸 接 触 。 ()
(7)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
答案:(1)× (2)√ (3)√ (4)× (5)√ (6)√ (7)×
第一章 从实验(shíyàn)学化学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 2 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学习目标] 1.通过制取蒸馏水,学会蒸馏的原理和基 本操作。2.通过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学会萃取和分液的 原理和基本操作。3.知道除杂的一般原则。4.学会 Cl-的检 验方法。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知识衔接 蒸馏是指把液体加热汽化,蒸气重新冷凝成液体的 过程。根据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可以除 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可见蒸馏是分离液 体混合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No
Image
12/9/2021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2)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使液 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
(3)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 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 沾附下层液体。
第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易错提醒 1.萃取操作简记口诀:萃取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 相同。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 2.圆底烧瓶与蒸馏烧瓶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支管。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测量蒸气的温度。 4.萃取剂的选择:与原溶液不互溶,溶质在萃取剂中 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 5.酒精与水互溶,一般不作萃取剂。
(2)实验注意事项。 ①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②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 13~23之间,不可将溶液蒸干。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③蒸馏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 了防止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3.Cl-的检验。 (1)实验——自来水与蒸馏水的区别。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目的
操作
检验 Cl-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出现不溶于稀 HNO3 的白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 Cl-
实验操作
提纯 水
加热,烧瓶中水沸腾,锥形瓶中 现象
收集到蒸馏水
结论 锥形瓶中收集到无色透明的水
第十九页,共三十一页。
实验操作 检验
Cl- 现象 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
第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蒸馏一定需要温度计。( ) (2)蒸馏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 止出现暴沸现象。( ) (3)蒸馏时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 ) (4) 蒸 馏 时 温 度 计 的 水 银 球 应 放 在 蒸 馏 烧 瓶 的 溶 液 中。( )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2)测定纯物质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二、萃取和分液 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 (1)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 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 中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液称为萃取剂。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2)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除烧杯外,还必 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3)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两条即可)。 (4) 从 碘 水 溶 液 中 提 取 碘 , 还 可 以 选 用 下 列 ________(填字母)物质作为萃取剂。 a.酒精 b.苯(密度比水小) c.氯化钠溶液 (5)碘水是________色,碘的 CCl4 溶液是________色。
(4) 将 圆 底 烧 瓶 换 成 蒸 馏 烧 瓶 的 好 处 是 方 便 装 温 度 计。
易错提醒 1.蒸馏操作的口诀: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 相平。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2.蒸馏操作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 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目的 “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 发生危险 “保证”分液漏斗内大气压与外 界相同,使液体顺利流下
“防止”液体飞溅
“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上 下层液体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例] 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 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已 知 步 骤 ④ 中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 Cl2 + 2KI===2KCl+I2。请填写下列空白:
结论
蒸馏水中不含
第二十页,共三十一页。
问题 2:萃取、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1)分液漏斗使用的第一步操作:两保证”。
操作
振荡过程中要不时地旋开活塞 放气
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 的玻璃塞
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 口紧靠烧杯内壁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 闭活塞
(1)下列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_____(填序号)。
A.液溴和 CCl4
B.酒精和煤油
C.CaCl2 和 Na2SO4 D.苯和蒸馏水
(2)在酒精、苯、CCl4、NaCl 溶液、蒸馏水五种试剂中:
①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_______,进行
分液之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2)Cl-的检验方法。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4.实验装置的改进。 当用蒸馏的方法分别获取几种沸点不同的液体时,其 实验装置改进如下:
(1)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收集沸点不同的馏分。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缘 相平。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3)制取蒸馏水不使用温度计是因为水的沸点是 100 ℃,加热至沸腾即可。
第十页,共三十一页。
(2)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2.萃取和分液的应用。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 中的碘。
第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3.萃取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 (1)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 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6)①灼烧在________中进行。 (7)步骤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 指出下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 (2)萃取 分液漏斗 (3)碘易溶于四 氯化碳而难溶于水;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