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化理论的批评
一、现代化理论的启示 1.必须正视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传统性”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对先进国家的学习与借鉴 二、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1.现代化理论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型过于简单 武断 2.左派学者认为,现代化理论把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其 社会内部的“传统性”是不公正的 3.现代化理论给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是西方化的道路与模式,这在理论 上不可靠在实践中将招致失败 4.现代化理论有关传统文化阻碍现代化的观点也遭到了质疑 5.现代化理论提出了社会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但对发展过程和发展 机制很少论及
第五节: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方法论 “中轴原理”和“中轴结构”概念 三、后工业社会的特征
第六节:现代化理论关于不发达国家 现代化的五大观点
一、在发展阶段上,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社会”阶段 1.划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标准 2.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的特征 3.处于传统阶段的不发达国家的特征 4.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结构、社会互动、个人层面存在巨大差异 二、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方面,现代化理论将之归罪于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 1.正面例析 2.反面例析 三、现代化理论强调,现代化并非只有在西方才能产生的现象,发展中国家通过“输入”西方 的物质文明、制度与价值观念也可实现社会现代化。 四、在发展模式上,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样板。 1.现代化体现出趋同性的特点即,呈现相同的规律性 2.不同之处 五、现代化理论大多强调人们的价值观在决定社会类型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价值观的转变是 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现代化理论的含义 及产生的背景
一、现代化理论的含义 1.现代化理论的含义 2.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现代化 二、现代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1.历史渊源 2.直接影响 三、现代化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社会土壤来自于西方社会几百 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第二节:列维的现代化理论
一、概念“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相对性及现代化的特征 1.现代化的相对性 2.现代化的特征 三、社会结构关系的模式变项 1.概念“模式变项” 2.帕森斯的五对模式变项 3.列维的六对模式变项
第三章:现代化理论 ----发展理论(上)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化理论的含义、产生的背景 2.掌握:列维的现代化理论 3.掌握: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理论 4.掌握:英格尔斯的个人现代性理论 5.掌握: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6.掌握:现代化理论关于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5个观点 7.掌握:现代化理论的启示及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第三节: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二.概念“转型能力”及其解释力 1.概念“转型能力” 2.现代化的类型及其典型代表 3.两类现代化国家的差异 三.艾森斯塔德对两类现代化国家社会转型的分 析结论
第四节:英格尔斯的个人现代性理论
一、个人现代性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 1.人的现代性并非现代化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赖以进行 并获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2.个人现代性构成了现代化的目标 二、个人现代性的特征 1.现代人的性格可总结为四方面: 2.通过跨国的、跨文化的研究概括个人现代性的12个特征 三、促成个人现代性的因素 1.为什么个人具有现代性? 2.对个人现代性具较大影响的因素 3.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一、现代化理论的启示 1.必须正视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传统性”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对先进国家的学习与借鉴 二、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1.现代化理论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模型过于简单 武断 2.左派学者认为,现代化理论把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其 社会内部的“传统性”是不公正的 3.现代化理论给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是西方化的道路与模式,这在理论 上不可靠在实践中将招致失败 4.现代化理论有关传统文化阻碍现代化的观点也遭到了质疑 5.现代化理论提出了社会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但对发展过程和发展 机制很少论及
第五节: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理论背景 二、方法论 “中轴原理”和“中轴结构”概念 三、后工业社会的特征
第六节:现代化理论关于不发达国家 现代化的五大观点
一、在发展阶段上,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处于“传统社会”阶段 1.划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标准 2.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的特征 3.处于传统阶段的不发达国家的特征 4.非西方不发达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结构、社会互动、个人层面存在巨大差异 二、在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方面,现代化理论将之归罪于其社会内部的“传统性” 1.正面例析 2.反面例析 三、现代化理论强调,现代化并非只有在西方才能产生的现象,发展中国家通过“输入”西方 的物质文明、制度与价值观念也可实现社会现代化。 四、在发展模式上,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是非西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样板。 1.现代化体现出趋同性的特点即,呈现相同的规律性 2.不同之处 五、现代化理论大多强调人们的价值观在决定社会类型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价值观的转变是 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第一节:现代化理论的含义 及产生的背景
一、现代化理论的含义 1.现代化理论的含义 2.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概念:现代化 二、现代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1.历史渊源 2.直接影响 三、现代化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社会土壤来自于西方社会几百 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第二节:列维的现代化理论
一、概念“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相对性及现代化的特征 1.现代化的相对性 2.现代化的特征 三、社会结构关系的模式变项 1.概念“模式变项” 2.帕森斯的五对模式变项 3.列维的六对模式变项
第三章:现代化理论 ----发展理论(上)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化理论的含义、产生的背景 2.掌握:列维的现代化理论 3.掌握: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理论 4.掌握:英格尔斯的个人现代性理论 5.掌握: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6.掌握:现代化理论关于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5个观点 7.掌握:现代化理论的启示及对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第三节:艾森斯塔德的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中心问题 二.概念“转型能力”及其解释力 1.概念“转型能力” 2.现代化的类型及其典型代表 3.两类现代化国家的差异 三.艾森斯塔德对两类现代化国家社会转型的分 析结论
第四节:英格尔斯的个人现代性理论
一、个人现代性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 1.人的现代性并非现代化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赖以进行 并获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 2.个人现代性构成了现代化的目标 二、个人现代性的特征 1.现代人的性格可总结为四方面: 2.通过跨国的、跨文化的研究概括个人现代性的12个特征 三、促成个人现代性的因素 1.为什么个人具有现代性? 2.对个人现代性具较大影响的因素 3.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