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 习作》优质教案_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习作“感悟关爱”第(1、2)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品质,表达真情实感。
2、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具体,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3、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能从众多的生活小事中挑选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明辨写事与写人作文的区别。
教学难点深入刻画令自己感动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预习、课件
教学预设
一、激情导入,确立主题(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生:……
爱?
生:……
师小结并相机板书“关爱”,引导学生读这个词。
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就和“关爱”相关,加入就以关爱为题目,你觉得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事的作文呢?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55页的习作要求,确定是写实的作文。
总结以往的习作经验,比较写人和写事的的作文的区别。
二、设置情境,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从“人与人相互关爱”这几个字出发明确“人与人”指那些人?“相互关爱”是何意?
2、情景设置:拿出作文草稿纸反倒最干净的一页,按老师的要求写下你心中最想的那个人。
(1)生活中你最爱的一个人是谁?(2)生活中最爱你的一个人是谁?(3)你最好的朋友是谁?
3、你写下这些人是心里有什么感觉?
4、引导学生一次次分别划去这些人,并说说心中的感觉。
5、出示“什么是关爱?……”学生理解后,再指名说一说。
6、出示老师从大家身边捕捉到的感人事例。
学生和老师分别读一读。
(大屏出示范例),指导学生选材,(分别读这三个事例)
实例1:有一次,王浩杰送作业本到老师的办公室,因为作业本太多,十几本本子掉在地上了。
正好向前同学从旁边路过,就立即弯下腰帮王浩杰拾起了本子,还帮王浩杰送到办公室。
这份同学情谊怎能忘记?
实例2:上学期的一天,老师因发烧请了半天假在家休息,下午放学后,杨方彦,王火风、穆桉娜、王晔等十几位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礼花、面包等去老师家看望老师,那份关爱让老师刻骨铭心。
实例3:那天上小练习课写课堂作业的时候,陈义文的钢笔掉在了地上,笔尖摔坏了,写不出字了,这可怎么办呢?陈义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王梦雨同学看见了,二话没说就借给了陈义文一支钢笔。
我想,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7、学生确定自己要写的事情,再组织语言说一说。
三、再读要求,审请题意
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再次自读“书上55页习作”部分的内容,看本次习作是怎么要求的,有什么注意事项。
2、读后汇报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本次的习作要求。
四、回顾课文,体会关爱
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同学们静静地回忆,细细地
品味,然后交流习作方法。
大屏出示三个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一多说一说,总结写法,师相机板书。
《穷人》中的“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里采用心理活动描写,我从中桑娜矛盾的心理中体会到她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品质。
《别饿环了那匹马》中的“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过来,让我看你的马草。
’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这段话采用了言行与神态描写,从而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唯一的听众》中“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采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
师:你们的积累真丰富。
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实行细致的描写? (板书:选准方法细致描写)
师:除了这几个句子,这个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指2名学生说一说。
8、小结:看来,巧妙地实行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这些细节描写,能渲染故事氛围,推动故事情节,更好地反映人物的美好情感
五、学生习作,师巡指导
1、是鼓励学动笔生习作:我想看看你们能否把这个件件事情都感动了你们的事,写下来也能感动别人呢?在写之前看看老师的温馨小提示。
(1)使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3)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六、作文展示,捕捉亮点
1.自评互评
2.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