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扔掉另一只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扔掉另一只鞋
作者:毕传国
来源:《少年博览·下旬刊》2014年第03期
一次,印度的“圣雄”甘地乘坐火车出行,当他刚刚踏上车门时,火车正好启动,他的一只鞋子不慎掉到了车门外。

就在这时,甘地麻利地脱下了另一只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

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拾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是个收获。


无独有偶。

阿根廷著名高尔夫球运动员罗伯特·德·温森在面对失去时,表现得更加令人钦佩。

一次,温森赢得了一场球赛,拿到奖金的支票后,正准备驱车回俱乐部,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女士走到他面前,悲痛地向温森表示,她的孩子不幸得了重病,因为无钱医治正面临死亡。

温森二话没说,在支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将它送给了年轻女士,并祝福她的孩子早日康复。

一周后,温森的朋友告诉温森,那个向他要钱的女子是个骗子,不要说她没有病重的孩子,甚至都没结婚呢!温森听后惊奇地说:“你敢肯定根本没有一个孩子病得快要死了这回事?”朋友作了肯定的回答。

温森长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

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决定离开他嫁给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

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

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走过来时,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

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后来,“覆水难收”比喻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甘地的一只鞋子和温森的支票都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作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

不计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

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

昨天的成本已经付出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

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其实这是非理性的,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

所以,应该承认现实,把已经无法改变的“错”视为昨天经营人生的坏账损失,今天经营人生的沉没成本。

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

一点通:无论是甘地的鞋子还是温森的支票,对于他们而言都如同泼出去的水,但他们都以博大的胸襟坦然面对自己的“失”。

我们引入了经济学中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