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青霉病》PPT课件_OK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橘青霉病
党淑钟03 邓超04 谢佳22
2021/9/2
1
症状
• 1.发病初期果皮软化,水渍状褪色,用手轻压极易破裂。 此后在病斑表面中央长出许多气生菌丝,形成一层厚的白 色霉状物,并迅速扩展成白色近圆形霉斑。
• 2.从霉斑中部长出青色或绿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及分 生孢子。由于外缘由菌丝组成的白色霉斑扩展侵染快,青、 绿色粉状毒生长慢,所以在后者外围通常留有一圈白色的 菌丝环。
2021/9/2
3
发生因素
• (1)温度和湿度:青霉菌生长温区为3~32℃,以18~ 26℃最适,绿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7℃,略高 于前者, 所以贮运中前期多为青霉菌,腐果后释放 出生物热能,促使果堆温度升高,后期绿霉病发生 重。二者在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发病迅速。
• (2)伤口:虫伤和采运过程中机械损伤,利于分生孢 子萌发侵染。空气中的细菌从伤口侵入造成伤部腐 烂产酸,促进青、绿霉菌的繁殖。
2021/9/2
5
发病规律
• 3. 贮运期的温、湿度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 青霉病发病最低温度为3℃,最高为32℃,最适为 18—26℃。因此,贮藏初期多发生青霉病。相对 湿度在95%一98%利于发病。因此,在雨后或重雾, 露水未干时采收,病害发生会加重。此外,果实 成熟程度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充分成熟的 果实在贮运期发病轻,而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发病 则重。
2021/9/2
9
• (3)贮运管理:果实采收后,水份含量大,呼吸作用 末停,释放的生物热多。如现采现包装,即予贮运, 造成果群中温高湿度大,利于病菌侵染为害。
2021/9/2
4
发病规律
1. 病菌可在各种有机物质上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大 量分生泡子散布在空气中,由气流传播,通过柑 橘果实上伤口侵入,引起腐烂,以后在病部又产 生大量分生抱子进行重复侵染。 2. 青霉病菌为弱寄生菌, 必须通过各种伤口才能入 侵。因此,在果实采收、 装运、贮藏过程中,造成 伤害的果实,就容易引发病 害。
2021/9/2
8
最新防治方法
• 柑橘青霉病是由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侵染柑橘引 起的重要采后病害,烂果率高达10%-30%,损失严重[1]。对 于柑橘青霉病的控治,目前主要通过低温冷藏和利用化学杀 菌剂浸泡处理,不仅造成贮藏成本增加,而且容易造成农药 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壳聚糖是由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苷连结成的直链状多糖,目前主要通过几丁质脱已酰反应制 备,来源广泛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具 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和抗菌能力,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 制作用(尚在研究当中)。
2021/9/2
6
防治方法
• ①适时细致采收, 避免产生伤口。雨 后和露水未干时不 采果。采果、运输、 采后果实处理整个 过程均应避免机械 损伤,减少病菌入 侵的伤口。入库贮 藏的果实成熟度有 八成采收为适宜。
2021/9/2
7
防治方法
②对贮库进行严格的消毒。一般贮果前半个月,用4%漂 白粉的澄清液喷洒库壁和地面。也可用硫磺粉进行熏蒸, 每立方米贮库用10克,密闭熏蒸24小时。湖南罗永兰等报 道采用稻田杀菌剂30%稻病宁作贮存消毒,对柑橘青霉病 的抑菌作用最强。甜橙贮藏适温3~5℃,宽皮柑橘5~8℃, 相对湿度80%~90%。 ③使用防腐剂处理果实。计划贮藏的柑果采下后即用药浸 果(时间约1分钟),药剂可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或 25%施保克乳油1000~2000倍液,有很好的防效,45%特克 多悬浮剂45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3.病部发展很快,几天内便可扩展 • 到全果湿腐。桔园发病一般始于果 • 蒂及临近处,贮藏期发病部• 青霉病的病原遍布全球,一般腐生在各种有机物 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经伤口侵入 柑桔果实。在贮运期间,也可通过病健果接触而 感染。果实腐烂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被空气中 的水气吸收产生稀碳酸而腐蚀果皮,并使果面PH 呈酸性环境,促进病菌加速侵染,更导致大量烂 果。
党淑钟03 邓超04 谢佳22
2021/9/2
1
症状
• 1.发病初期果皮软化,水渍状褪色,用手轻压极易破裂。 此后在病斑表面中央长出许多气生菌丝,形成一层厚的白 色霉状物,并迅速扩展成白色近圆形霉斑。
• 2.从霉斑中部长出青色或绿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及分 生孢子。由于外缘由菌丝组成的白色霉斑扩展侵染快,青、 绿色粉状毒生长慢,所以在后者外围通常留有一圈白色的 菌丝环。
2021/9/2
3
发生因素
• (1)温度和湿度:青霉菌生长温区为3~32℃,以18~ 26℃最适,绿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27℃,略高 于前者, 所以贮运中前期多为青霉菌,腐果后释放 出生物热能,促使果堆温度升高,后期绿霉病发生 重。二者在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发病迅速。
• (2)伤口:虫伤和采运过程中机械损伤,利于分生孢 子萌发侵染。空气中的细菌从伤口侵入造成伤部腐 烂产酸,促进青、绿霉菌的繁殖。
2021/9/2
5
发病规律
• 3. 贮运期的温、湿度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 青霉病发病最低温度为3℃,最高为32℃,最适为 18—26℃。因此,贮藏初期多发生青霉病。相对 湿度在95%一98%利于发病。因此,在雨后或重雾, 露水未干时采收,病害发生会加重。此外,果实 成熟程度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充分成熟的 果实在贮运期发病轻,而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发病 则重。
2021/9/2
9
• (3)贮运管理:果实采收后,水份含量大,呼吸作用 末停,释放的生物热多。如现采现包装,即予贮运, 造成果群中温高湿度大,利于病菌侵染为害。
2021/9/2
4
发病规律
1. 病菌可在各种有机物质上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大 量分生泡子散布在空气中,由气流传播,通过柑 橘果实上伤口侵入,引起腐烂,以后在病部又产 生大量分生抱子进行重复侵染。 2. 青霉病菌为弱寄生菌, 必须通过各种伤口才能入 侵。因此,在果实采收、 装运、贮藏过程中,造成 伤害的果实,就容易引发病 害。
2021/9/2
8
最新防治方法
• 柑橘青霉病是由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侵染柑橘引 起的重要采后病害,烂果率高达10%-30%,损失严重[1]。对 于柑橘青霉病的控治,目前主要通过低温冷藏和利用化学杀 菌剂浸泡处理,不仅造成贮藏成本增加,而且容易造成农药 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壳聚糖是由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苷连结成的直链状多糖,目前主要通过几丁质脱已酰反应制 备,来源广泛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有研究表明,壳聚糖具 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和抗菌能力,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 制作用(尚在研究当中)。
2021/9/2
6
防治方法
• ①适时细致采收, 避免产生伤口。雨 后和露水未干时不 采果。采果、运输、 采后果实处理整个 过程均应避免机械 损伤,减少病菌入 侵的伤口。入库贮 藏的果实成熟度有 八成采收为适宜。
2021/9/2
7
防治方法
②对贮库进行严格的消毒。一般贮果前半个月,用4%漂 白粉的澄清液喷洒库壁和地面。也可用硫磺粉进行熏蒸, 每立方米贮库用10克,密闭熏蒸24小时。湖南罗永兰等报 道采用稻田杀菌剂30%稻病宁作贮存消毒,对柑橘青霉病 的抑菌作用最强。甜橙贮藏适温3~5℃,宽皮柑橘5~8℃, 相对湿度80%~90%。 ③使用防腐剂处理果实。计划贮藏的柑果采下后即用药浸 果(时间约1分钟),药剂可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或 25%施保克乳油1000~2000倍液,有很好的防效,45%特克 多悬浮剂45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3.病部发展很快,几天内便可扩展 • 到全果湿腐。桔园发病一般始于果 • 蒂及临近处,贮藏期发病部• 青霉病的病原遍布全球,一般腐生在各种有机物 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经伤口侵入 柑桔果实。在贮运期间,也可通过病健果接触而 感染。果实腐烂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被空气中 的水气吸收产生稀碳酸而腐蚀果皮,并使果面PH 呈酸性环境,促进病菌加速侵染,更导致大量烂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