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谈感冒的正确辨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医角度谈感冒的正确辨治
发布时间:2021-09-16T06:24:21.86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作者:李明[导读] 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时是强项,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存在,特别是在慢性病的调理方面,这一观点更强烈。

其实在用药准确的前提下,中医治疗感冒的效果既好又快,因为中医治疗感冒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 629200
感冒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疾病之一,每到秋冬季节各种流行性感冒就开始流行,让人们防不胜防。

然而生活中多数人得了感冒之后要么选择去诊所或医院打点滴输液,要么直接到药店根据药物说明,随便买点感冒药,极少有人会选择用中医疗法去治疗感冒,这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都普遍认为西医治疗效果来得快。

殊不知中医从辨证施治的角度治疗感冒有其独特的疗效。

但在治疗时有很多人对感冒的辨治存在误区,下面作者就带大家了解有中医治疗感冒有哪些误区存在?如何从中医角度对感冒进行正确的辨治。

中医治疗感冒的误区
误区1:慢性病只能靠中医调理,而感冒属于急性病用中医治疗疗效慢
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时是强项,这一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普通存在,特别是在慢性病的调理方面,这一观点更强烈。

其实在用药准确的前提下,中医治疗感冒的效果既好又快,因为中医治疗感冒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从2003年的“非典”和2020-2021年的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效果,不就说明了中医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了吗。

误区2:只要是感冒就有炎症存在,就必须用消炎药治疗
这一观点同样有很多人都存在,认为只要是感冒身体就有炎症存在,就必须使用抗生素才使感冒好得快。

这与人们对医学缺乏了解也有关系。

临床上感冒是分病毒和细菌两种感冒。

而绝大多数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所致。

在治疗方法上,病毒感冒选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对于细菌感染所致的感冒,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虽然西医对于细菌感染所致的感冒,使用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但也不少的人用西医治疗没有效果,即便是有效果的人群当中,也有很多会因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带来很多副作用。

中医治疗此类疾病主要不是以病原微生物为目标,是以人为目标,通过患者的体质和症状来判断患者身体的状态出现了怎样的偏差,然后用或散寒或清热或利湿或扶正等方式来纠正这些偏差。

当身体的状态恢复正常时,其内部原有的消炎、灭菌等功能也会正常工作,简而言之,中医是通过调动、调整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方式来治疗感冒。

从中医角度谈感冒的正确辨治
从中医的范畴认为秋冬季节感冒有三种类型,即风寒感冒、暑湿感冒、风热感冒。

而在治疗时只要根据这三种类型感冒进行辨证治疗,其疗效是显著的。

①风寒感冒对于该类型患者的治疗,在外感初起时用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可治愈。

现在药店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很多种,大家选择最多的是双黄连、板蓝根、抗病毒颗粒等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其实这些药物只适合用于热性比较明显的感冒,而在感冒的早期,多数人都表现为怕冷、流清涕、鼻塞、打喷嚏、咳嗽有白痰等症状,这些症状组合的感冒,中医称为风寒感冒,正确的治疗应该是以祛风散寒为主,这种时候如果服用双黄连等寒凉药物,对于病情的影响就如同向一块冰上泼了一盆冰水,不但不能加速感冒的痊愈,还会使病情加重。

②暑湿感冒。

治疗可用中草药藿香、佩兰、半夏、厚朴等,也可选用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软胶囊,但患者服用的双黄连口服液属辛凉之品,不但无效,反而使暑湿之邪不得宣透,闭郁体内,使病情加重,来诊时除暑湿表证外尚伴有中焦脾胃不和诸症,即人们常说的胃肠感冒,故治疗以宣表清暑化湿和中,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数剂而愈。

暑湿感冒是秋冬季最常见的,一般这种类型的感冒,是初起阶段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经过短暂的风寒期之后,会入里,会化热,而表寒此时也同时存在。

所以患者往往既有鼻流清涕、轻度怕冷等表寒的症状,又有口渴、咽喉疼痛等里热的情况。

这种情况,如果单纯清热则外寒不散,如果单纯散寒则内热加重,所以必须寒热同治,根据寒热的比例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清涕鼻塞等表寒症状明显,可选择散寒作用大于清热作用的感冒清热颗粒;如果咽痛、口渴等里热症状明显,可以选择清热作用大于散寒作用的连花清瘟胶囊。

③风热感冒。

是临床上比较常见感冒类型,针对该患者的治疗,应该用辛凉解表药物,使热邪透表而出,邪在卫表,可选银翘散加减;邪在肺经可选桑菊加减。

市面上清热类药物较多,对这种类型的感冒在用药上可选择的余地较大,但在热势较轻时,推荐使用小柴胡颗粒、银翘片等凉性偏小的药物,这样就不至于出现用药过凉而损伤脾胃的现象。

当热势较重,患者出现非常明显的咽喉肿痛,咳吐浓稠黄痰的时候,可以考虑用小柴胡颗粒配合银黄颗粒或双黄连口服液。

实践证明,对于感冒的治疗,即使是中成药,只要对症,见效是明显而迅速的,并不亚于输液和口服西药,除了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中医外治法对感冒也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感冒过程中清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也对疾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正确的诊断分类,及时的服药,合理的饮食休息,足以帮助我们轻松搞定秋冬季感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