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与测量平均速度》压轴培优题型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运动的快慢与测量平均速度》压轴培优题型训练
【题型1 速度与物体运动】
1.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
(1)纸锥运动的时间t AB t BC(选填“<”、“=”、“>”);
(2)从A到F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3)右侧为纸锥从E到F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cm,EF段纸锥下落的速度是m/s。

2.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
C.第6s时,甲车的动能比乙车的动能大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在t0时刻,该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a、b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v a v b(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4.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A.甲车在0.5h内行驶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
C.丙车在10s内行驶0.3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
5.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完全正确的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是cm;图乙中机动车的运行速度是。

【题型2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匀速直线运动】
6.下列关于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v=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7.(多选)如图所示,观看田径比赛时,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题型3 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8.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是t,则()
A.当皮带逆时针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逆时针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顺时针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D.当皮带顺时针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9.甲、乙两车由同一地点同方向运动,运动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到5s甲车的速度是1 m/s
B.0到5s乙车速度是2 m/s
C.10s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D.10s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后退
10.如图是无人机无线充电模型,当无人机进入充电装置所发电磁波的有效范围内即可充电。

甲、乙无人机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经过相同时间,它们分别从位置A、B到达位置A'和B',则()
A.无人机甲相对乙向西运动
B.无线充电装置相对无人机乙向东运动
C.无人机乙比甲的速度快
D.在方框区域内,无人机甲充电的时间比乙短
11.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②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10~30s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
④0~4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75m/s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12.坚持锻炼可以让人健康快乐。

保持匀速直线步行的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时,所用时间之比是1:2,则小明和爸爸步行的速度之比是()
A.1:3B.3:1C.3:4D.4:3
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若t甲:t乙=1:2,s甲:s乙=2:1,且甲物体运动的速度是8m/s,则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A.32m/s B.8m/s C.4m/s D.2m/s
14.甲、乙两车从相距4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

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v甲<v乙,t一定为3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一定为50秒D.v甲<v乙,t可能为50秒
15.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
16.甲、乙两车同时同向运动,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从距A地20m处出发,甲车的v﹣t 图像和乙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

则由图像可知()
A.乙车做加速运动B.乙车的速度为15m/s
C.甲车不可能追上乙车D.甲车在4s后追上乙车
17.一列队伍长800m,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以6m/s的速度追到队伍前面,接着通讯员又以相同的速度返回队尾,那么他在整个往返过程中共走了多少m?()A.800m B.1200m C.1600m D.1800m
18.(多选)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19.(多选)小红和妈妈骑自行车同时从家出发,一起去买东西,途中妈妈突然有事提前返回,小红继续前行,5分钟后小红发现妈妈的钥匙在自己身上,便马上也原路返回,两人恰好同时到家。

小红和妈妈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家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小红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不变
B.m的值是15,n的值是3000
C.小红开始返回时与妈妈相距2000m
D.运动30分钟时,两人相距900m
20.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乙车速度为km/h;
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15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s。

21.某校去华蓥山进行红色研学旅行,在乘车途中,小兰同学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她是以(选填“地面”或“车”)为参照物。

当车辆行驶至某一路口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则车辆到达华蓥山游客中心至少还需要h。

22.为了更好的保证交通安全,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车窗抛物等行为,如果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3秒,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相当于在人驾驶状态下行驶m,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以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23.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m,在5s﹣10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

24.如图甲所示是超声波测速的工作原理图,W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W向匀速行驶的小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遇到小车反射后又被W 盒接收,从W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位移x的大小表示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离出发点W的距离),则超声波的速度为,小车的速度为。

25.一列长150米的火车正在匀速行驶,一名观察者站在路基旁的一个安全位置测量出整列火车通过他共用时7.5秒求:
(1)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2)如果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正好等于这个速度,威海到济南的距离约为360千米,则火车从威海到济南需用多少小时?
(3)如果火车以这个速度穿越一条长为1000米的隧道,则需要多少时间?
26.如图所示曾家岩大桥位于重庆嘉陵江大桥和黄花园大桥之间,属连续钢桁梁桥。

全长540m,公轨两用,上层通汽车,下层为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

某时刻当上层一辆汽车(不计汽车长)刚以54km/h的速度向东行驶到桥尾时,下层一列长为100m的10号线列车从距离桥头110m处(未在桥上)以10m/s的速度向西驶来,最终列车尾部乘客与汽车在桥上某处相遇(整个过程汽车与列车始终保持匀速)。

求:
(1)小车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
(2)小车司机看到列车从身边经过的时间;
(3)相遇处与桥头的距离。

27.一辆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新兴汽车站到西安总站(全程150km)需多少分钟?
28.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

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多少m/s?合多少km/h?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

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9.小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200m,一天,小聪上学以后,发现物理课本忘在家里了,而今天就有物理课,于是决定回家拿物理课本。

但是现在离上课只有10min了,为了不耽误上课,走之前他给他爸打了个电话,要求他爸给他送物理课本。

若小聪和他爸同时从学校和家出发,小聪他爸以1.8m/s的速度步行,小聪以1.2m/s的恒定速度步行。

请帮小聪判断他是否会迟到。

若迟到,小聪拿到课本后至少以多大的速度跑回学校才能不迟到。

【题型4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30.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1s~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0~1s比3s~5s运动的慢
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D.物体在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31.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

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
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min
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2.如图,拖车拉着小汽车从事故现场到达汽修厂(B点),全程中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m/s
B.事故现场到汽修厂的距离是3km
C.小汽车OA段受到的拉力大于其在OB段受到的拉力
D.OA段的平均速度大于OB段的平均速度
33.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从西向东运动,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图中为同一间房子,两车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在这段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是静止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向西运动
C.甲车的速度一直都比乙车的速度大D.无法比较甲车与乙车平均速度的大小34.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2.61cm
C.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D.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35.(多选)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段平直的道路上骑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象如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20s~6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晚20s开始运动,且v=3m/s
C.0~6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6m/s
D.当t=40s时,甲、乙第一次相遇,相遇时距离O点120m
36.(多选)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乙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3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信息,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10s到20s这段时间的速度为m/s。

从图可知,物体在前10秒做直线运动(选“匀速”“变速”),请在图中画出物体在这10秒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38.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01s,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
6cm。

现将一把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

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实际平均速度约为m/s。

39.如图是一个足球离开脚在客厅砖面水平向前滚动的每隔0.2s拍摄一次的频闪照片的俯视图,已知铺客厅的正方形瓷砖边长为60cm,A、B两点为足球滚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点,由图可以判断出:足球的运动轨迹是(选填“从A到B”或“从B 到A”),全程平均速度为m/s。

40.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如图1所示,全长55km,其中主桥29.6km,桥面设计了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汽车限速100km/h。

(1)汽车行驶在中间车道过程中,司机发现大桥上的桥墩向后运动,是以为参照物;
(2)按交通规则行驶,汽车通过主桥至少需要h;
(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

假设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经15s行驶0.3km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km/h。

4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5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

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题型5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4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C.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需要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
4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请你根据图示完成如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64.0
时间t/s4
平均速度v/(cm•s﹣1)1315(3)若小车到达丙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速度偏。

(4)通过分析图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

4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需要测量数据,应该用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

(3)如果测得AB段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cm/s。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45.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

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

(2)实验器材:除了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加文字表述):。

(4)实验表格设计。

(5)判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