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748人教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任内阁制; ②.意义:反封建专制、建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二次革命(1913) 3(4.1.捍9教1卫训3~共:1资和92产斗3年阶争)级民护主国共运和动国(1方91案5)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两中次国护行法不运通动。(1917、1921)
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
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 宁之役”。事情的起因是袁世凯买凶刺杀宋 教仁案件的真相大白。
(五).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 三 民族
民 民权 主 义 民生
反帝国主义
民权平民所有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联三 俄
联大
共 政

助 农


纲领、奋斗目标
方法、手段
探究: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异同?
中共民主 革命纲领
共社 产会 主主 义义
国共合作政治基
新础三,民推主动义国民革
反 帝 反 封
命运动发展。 共资 和产 国阶 级
2.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
4.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材料四: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 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 国民所共享。 3.民生主义 ①.进步性:“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国 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②.局限性:不彻底,没根本触动封建土地所 有制,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五).实践 1.辛亥革命:推翻清统治,建中华民国; 2.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内容
核定地价
社会革命
(四).评价
材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
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
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一、所有
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
1.民族主义
①.进步性:推翻清朝统治反映人民意愿和时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 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 实行共和。” ── 孙中山,1903年12月13日 问: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目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 1903年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有何变化?
目的: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 方法:由改良到革命; 目的:由建立新政治制度到建立共和国。
代要求;
②.局限性:没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材料三: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 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 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 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 2.民权主义 ①进步性:推翻帝制,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表达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
②局限性:缺具体可操作办法,便利地主阶 级投机革命。
护国运动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 云南省督军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反对复辟, 维护民国。各省相应,袁世凯于次年6月病死。
护法运动(1917、1921) 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 西南军阀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又称护法战争。
二.新三民主义 (一).背景
①.五四运动、十月革命鼓舞; 1.客观
②.共产国际、中共帮助。
①.斗争失败教训; 2.主观 ②.孙中山爱国、责任感、与时
俱进、顺应潮流。
(二).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民党“一大”会址
(三).内容 名称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推翻满清统治 民族自求解放,境内
半殖半封社会性质决定 阶级属性决定
三 三民主
民 义提出

义 形 成
三民主 义实践

发 新三民

主义
背景 提出 评价 辛亥革命 颁布约法 捍卫共和 原因、标志 内容、发展 评价
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 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 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反映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愿望
C.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动的发展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 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 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 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 效已大有可观。” ──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
主义
各民族平等
民权 主义
推翻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民权为平民共有
民生 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 田、节制资本
(四).评价 1.进步性 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相同革命目标,即反 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 旗帜,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和高涨。 2.局限性
在理论上、纲领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范畴。
一.三民主义 (一).背景 材料: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 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 平均①每.经年济设:厂资十本五主家义以发上展。;





②.政治:民族危机进加深,各派救国方 案失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
③.思想: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材料: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 影响下北上天津 ,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 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 纲领,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 放④弃.个了人改:良孙思中想山和由行改医良职转业向,革坚命定。地走上了革 命道路: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二).提出 ①.1905年同盟会提出纲领; ②.《民报·发刊词》阐发为三民主义。
1905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孙生中主山义》手书的同盟会纲领
(三).内容 驱除鞑虏 前提 恢复中华
创立核民心国
补充 平均发地展权
民族主义 内容
推翻满清王 朝统治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内容
推帝制,建 民主共和国
时间,你不开拓它,它就 悄悄长出青苔,爬满你生命 的庭院,把你的一生掩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