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和指针的功能;
2.认识时钟的数字和指针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3.能够正确地读取时钟,识别小时和分钟;
4.能够简单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时间安排好,提高时间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时钟的数字和指针刻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2.能够正确地读取时钟,识别小时和分钟。
三、教学难点
1.分钟数较大时,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分钟数;
2.在生活实际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安排好时间。
四、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时钟模型、挂钟等实物;
3.各种日常活动的图片(比如:起床、吃饭等)。
五、教学内容及活动
1.导入(10分钟)
1)老师手持一个时钟模型,让学生看到时钟模型的指针想象一下自己一天之中在哪个时刻进行了什么活动。
2)老师问学生们:“你们看到过时钟吗?知道时钟是什么吗?我们为什么要学时钟呢?”
3)通过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20分钟)
1)老师现场演示如何读取时钟,并讲解时钟指针的作用。
2)老师将时钟数字和指针刻度进行对应,引导学生理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学生可通过手持时钟模型比划演示。
3)老师还可播放教学PPT,形象地呈现时钟的基本构造、指针的功能以及数字和指针之间对应关系。
3.练习(25分钟)
1)老师拿出一些时间图片,让学生来回识别时间并用相应的时间图片进行粘贴。
2)老师可用电子教室板书,简单地小结识别时间的方法。
3)老师边拿出日常活动图片,边引导学生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表,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4.巩固(10分钟)
1)老师出示几个数字或指针图形,让学生来识别时钟图形,加深学生们对时钟的认识。
2)以猜谜游戏的形式检测学生们对时钟认识的情况,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锻炼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
5.课堂小结(5分钟)
1)老师对本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
此次课程内容比较容易,侧重于帮助学生认识时钟和识别时间,教学环节紧密相连,丰富多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时钟的识别和数字和指针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在巩固环节中可以多加一些拓展,让学生体验一下更多时间管理的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将时间规划为责任,可以让生活更有效率,从而在提高时间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