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5.1质量守恒定律基础训练(word版有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5.1质量守恒定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某一确定的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的种类及数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分子的种类⑥原子的质量.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
2、关于化学方程式H2+Cl22HCl的读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氯气点燃等于氯化氢
B.一份氢气与一份氯气反应后生成两份氯化氢
C.每2份质量的氢气与71份质量的氯气完全反应,生成73份质量的氯化氢
D.氢气、氯气、氯化氢的质量比为1∶1∶2
3、下图是四位同学讨论的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CO2B.2C+O22CO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4、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
A.Sb2O3B.SbO2C.HSbO3D.H3SbO4
5、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6、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B.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
7、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没有单质参与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9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6
9、已知某反应2A+B=3C+D,若1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12gA和10gB反应能生成D为()A.16g B.5g C.2.5g D.10g
10、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有64克参加反应,一定是反应物
B.乙反应后质量增多,一定是生成物
C.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一定是催化剂
D.丁反应后的质量a=48克
1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利用红磷燃烧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铁丝能燃烧,也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供氧剂,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除了氧气外还有()
A.Na2CO3B.NaOH C.NaCl D.Na2O
13、图象最能直观表示相关量的变化。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2、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请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其原因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数目⑤物质质量⑥元素种类
(3)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损失.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
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请完成这个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Ca(ClO)
2+CO2+H2O=CaCO3↓+2 .
(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B.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该反应中,B是催化剂B.第一次反应停止后,C剩余9g
C.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D.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5:2
E.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3、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请回答:
4、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⑤分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5)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C
①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②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6)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D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题1图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从而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C
6、C
7、B
8、B
9、A 10、C
11、A 12、A 13、C
二、填空题:
1、解:(1)木材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木材中的碳元素、氢元素以二氧化碳、水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导致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的质量.
故填:<.
(2)铜丝在火焰上灼烧时,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大于原铜丝的质量.
故填:>.
(3)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反应前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的质量.
故填:=.
2、答案为:(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H2O和O2的质量之和,该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O2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有气体生成或实验未在密
闭容器中进行,答案合理给分);2H2O22H2O+O2↑;
(2)②④⑥;
(3)HClO;
(4)CD.
3、答案为:(1)向右偏转;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2)不能;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使用气球或注射器等作为缓冲装置的密闭容器;
(4)缓冲压强;冒出气泡;C.
4、答案为:(1)向右;(2)不变;(3)密闭;(4)①③⑥;(5)①CD;②气球在空气中受到了浮力;(6)(一)天平平衡,成的氢气进入到空气中;(二)①SO2;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