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离·双燕复双燕》翻译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燕离·双燕复双燕》翻译赏析
第1篇:《双燕离·双燕复双燕》翻译赏析
《双燕离·双燕复双燕》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前言】
《双燕离》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
该诗用寓言的方式,描写了雌雄双燕历尽艰险,生死不渝的爱情,寄寓人类爱情的忠贞。
【注释】
⑴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独处吟》、《流?@咽》、《双燕离》、《处女吟》四曲,其词俱亡。
”就是说乐府中有《双燕离》等琴曲,曲辞已不存。
李白此诗为据琴曲所填
⑵“柏梁”句:汉武帝时皇宫中有柏梁殿,遭火焚
⑶“吴宫”句:越王勾践伐吴,曾火焚吴王宫
【翻译】
燕儿燕儿相追逐,双双飞舞,令人羡慕。
玉楼珠*上从不独栖,金窗绣户里终日长相见。
因柏梁台失火而飞去,飞入吴王的宫殿。
后来吴王宫又遭焚毁,小燕雏与巢穴均毁灭。
现在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凄凄凉凉忆雄燕。
再没有双双飞舞嬉戏的机会,母燕心伤寸寸毁。
【鉴赏】
此诗为寓言诗,写雌雄双燕历尽艰险,生死不渝的“爱情”。
一对恩爱燕子相依相伴,快乐幸福,不料一场大火降临,雄燕不幸身亡,雌燕憔悴伤心,回旋不去,非常伤感,凄切而动人。
此诗用以寄寓人类爱情之忠贞。
“令人羡”为全诗之眼,是联系人与燕的纽带。
李白这首乐府取材比较随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2篇:史达祖《双双燕咏燕》全词翻译赏析
双双燕咏燕①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
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注释]
①双双燕:史达祖自度曲,因词的内容咏双燕而得名。
②春社:古俗,农村于立春后、清明前祭神祈福,称“春社”。
③差池:燕张开其尾翼。
④相(xiàng):仔细看。
藻井:用**图案装饰的天花板。
⑤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⑥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⑦翠黛双峨:指闺中少妇。
【译文】
春社已经过了,燕子穿飞在楼*的帘幕中间,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清清冷冷。
双燕的尾轻轻扇动,欲飞又止,试着要钻进旧巢双栖并宿。
它还又飞去看房顶上的雕梁和藻井,要选地点筑新的巢。
她们软语呢喃地商量着。
飘飘然轻快地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分开了花影。
小径间芳香弥漫,春雨滋润的芹泥又柔又软。
燕子喜欢贴地争飞,显示自身的灵巧轻便。
回到红楼时天*已晚,亦把柳暗花暝的美景尽情赏玩。
归到新巢中,相依相偎睡得香甜,以致忘了把天涯游子的芳信传递。
使得佳人终日愁眉不展,天天独自凭着栏杆。
【译文二】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帘幕中穿飞,去年筑巢处满是灰尘冷冷清清。
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进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3篇:双双燕诗歌赏析
双双燕
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
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赏析:
这首词历来被人推崇为咏物杰作,也是史梅溪的代表作。
全篇以白描手法描绘春社过后燕子双双飞回旧巢戏弄春光的神态,进而以燕子的欢乐反衬闺中思妇的孤寂;并寄寓着讽喻南宋朝廷耽于逸乐不图恢复使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意。
“过春社了”,点明燕子归来的时间。
“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燕子揣度高楼深院,“帘幕无重数”之中,经过一个冬天,积下来的尘也冷了。
为什么呢?如果这里的主人也成双成对,生活得热乎乎的话,就不至于“尘冷”了。
这里从燕子的揣度暗示这里的主人是空闺独守的。
这就为末尾写人作了伏笔,又为下文的“欲住”“试入”“还相”“又……商量不定”立了张本。
可见开头三句是很重要的铺垫。
接着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差池”语出《诗经》,本有成双成对之意,已暗点了题。
燕子因见“尘冷”,故只是“欲住”,终于还是“试入”了。
这人格化的描写把它们的心理、神情写得维肖维妙。
“相并”一词,明点出“双双”来,也绘出它俩亲昵之状,以此反衬闺中人之孤独。
这一笔写从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双双燕·咏燕》原文赏析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
度帘幕中间,
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
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
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
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
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
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
日日画阑独凭。
赏析:
这是一篇咏双燕的绝唱。
通篇白描,写得精妙传神。
上片写燕子阳春飞回旧宅,屋梁上落满了灰尘,颇感清冷,欲住而犹豫不决,张望雕梁画栋,窃窃私语商量,之后飘然地快速掠过花梢,穿越花丛,投宿故巢。
下片写留居后生活美满,双双衔泥修巢,贴地飞翔,仿佛竞相夸耀着轻俊的身形,观花赏柳,流连郊原,天晚归巢双栖,安稳甜美。
双燕陶醉于幸福中,忘记捎回远方佳音,害得红楼佳人愁锁双眉,一天天独倚着画楼栏杆期盼意中人。
这首咏物词妙处在于将禽鸟人化,赋予双燕以人的感情灵*,她们如同一对热恋的情人,双飞双栖,甜美温馨。
“软语商量不定”,“翠尾分开红影”,写燕语、燕飞,传神入妙,巧夺天工。
篇末以双双春燕与孤栖愁损佳人对照,透露人间幽恨。
人生愁恨多,何如燕自由。
意蕴何等深长。
本词句句写燕,
通篇不出“燕”字,处处使人看到燕的动作、形态、情韵,手法之工妙,令人叫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双燕离原文翻译注释
双燕离作品介绍
《双燕离》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6首。
这是一首寓言诗,写雌雄双燕历尽艰险,生死不渝的“爱情”。
此诗用以寄寓人类爱情之忠贞。
“令人羡”为全诗之眼,是联系人与燕的纽带。
古诗名句“玉楼珠*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就是出自《双燕离》这首诗。
双燕离原文
《双燕离⑴》
作者:唐·李白
双燕复双燕,双燕令人羡。
玉楼珠*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⑵,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⑶,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双燕离注释
⑴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独处吟》、《流?@咽》、《双燕离》、《处女吟》四曲,其词俱亡。
”就是说乐府中有《双燕离》等琴曲,曲辞已不存。
李白此诗为据琴曲所填。
⑵“柏梁”句:汉武帝时皇宫中有柏梁殿,遭火焚。
⑶“吴宫”句:越王勾践伐吴,曾火焚吴王宫。
双燕离译文
燕儿燕儿相追逐,双双飞舞,令人羡慕。
玉楼珠*上从不独栖,金窗绣户里终日长相见。
因柏梁台失火而飞去,飞入吴王的宫殿。
后来吴王宫又遭焚毁,小燕雏与巢穴均毁灭。
现在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凄凄凉凉忆雄燕。
再没有双双飞舞嬉戏的机会,母燕心伤寸寸毁。
双燕离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写雌雄双燕历尽艰险,生死不渝的“爱情”。
一对恩爱燕子相依相伴,快乐幸福,不料一场大火降临,雄燕不幸身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双双燕·小桃谢后》赏析
《双双燕·小桃谢后》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轻*晓暝,湘水暮云遥度。
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
翩翩翠羽。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
多少呢喃意绪。
尽日向、流莺分诉。
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前言】
《双双燕·小桃谢后》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此词咏调名本意,写春天燕子双双回归,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双燕赶路筑巢的过程以及飞舞嬉戏的情景。
【注释】
⑴双双燕:调始见史达祖《梅溪集》,此调咏双燕,即以为名,系史之自度曲。
双调,九*字,上片九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七仄韵。
⑵云:一本作“雨”。
⑶促:一本作“从”,一作“逐”。
⑷还:一本作“还又怜”。
【赏析】
此首词与史达祖词《双双燕·咏燕》略有不同,全词九十六字(若下片未尾第二句作六字句式,则仍九*字),上片一、二、三句两词不同。
史词首句是一、二、一句式,中间两字相连;吴词首句是二、二句式。
二、三句,史词是五、四句;吴词是三、六句式。
另史词上片第二句,下片第三句都是第一字为领格字,宜用去声,而吴词无此例。
再则,两词都为咏燕,素材相同,但所咏角度不同:史词开头、结尾
都作人事;吴词却纯以拟人手法全篇咏燕不离本题。
“小桃”三句,点燕来时节。
言在桃花谢了的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双双燕·咏燕》译文及注释
《双双燕·咏燕》是一首很精美的咏物词。
此词上片写燕子飞来,下片写燕子在春光中嬉戏,下面是《双双燕·咏燕》译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了解。
译文
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
分开羽翼想停下来,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
好奇地张望雕梁藻井,又呢喃软语商量个不停。
倏然间飘然而起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划开了红*花影。
芳香弥漫小径间,春雨将芹泥融融浸润。
喜欢贴地争飞,好像要比比谁更俊俏轻盈。
回到红楼时天*已晚,看够了昏暝中的柳枝花影。
但只顾自己在巢安稳栖息,却忘了稍回天涯游子的书信。
这可愁坏了闺中憔悴佳人,望穿双眼天天画栏独凭。
注释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神。
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度:穿过。
帘幕:古时富贵人家多张挂于院宇。
差(cī)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
《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
相(xiàng):端看、仔细看。
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
藻井:用**图案装饰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
软语:燕子的呢喃声。
翠尾:翠*的燕尾。
红影:花影。
芳径:长着花草的小径。
芹泥:水边长芹草的泥土。
红楼:富贵人家所居处。
柳昏花暝(míng):柳*昏暗,花影迷蒙。
暝:天*昏暗貌。
栖香:栖息得很香甜,睡得很好。
天涯芳信:给闺中人传递从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双双燕咏燕》古诗鉴赏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史达祖词作鉴赏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的。
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
而又不觉繁复。
“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
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
“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
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
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
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象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
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双双燕·咏燕》宋词鉴赏
双双燕·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史达祖词作鉴赏
燕子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诗如杜甫,词如晏殊等,然古典诗词中全篇咏燕的妙词,则要首推史达祖的《双双燕》了。
这首词对燕子的描写是极为精*的。
通篇不出“燕”字,而句句写燕,极妍尽态,神形毕肖。
而又不觉繁复。
“过春社了”,“春社”在春分前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相传燕子这时候由南方北归,词人只点明节候,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子归来了。
此处妙在暗示,有未雨绸缪的朦胧,既节省了文字,又使诗意含蓄蕴藉,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度帘幕中间”,进一步暗示燕子的回归。
“去年尘冷”暗示出是旧燕重归及新变化。
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所不同的,空屋无人,满目尘封,不免使燕子感到有些冷落凄情。
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差池欲住”四句,写双燕欲住而又犹豫的情景。
由于燕子离开旧巢有些日子了,“去年尘冷”,好象有些变化,所以要先在帘幕之间“穿”来“度”去,仔细看一看似曾相识的环境。
燕子毕竟恋旧巢,于是“差池欲住,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燕燕》原文翻译及赏析
燕燕
先秦:佚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译文」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
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
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
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
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
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
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注释」
⑴燕燕:即燕子。
⑵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⑶瞻:往前看;弗:不能。
⑷颉(xié):上飞。
颃(háng):下飞。
⑸将(jiāng):送。
⑹伫:久立等待。
⑺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
指二妹。
任:信任。
氏:姓氏。
只:语助词。
⑻塞(sè):诚实。
渊:深厚。
⑼终…且…:既…又…;惠:和顺。
⑽淑:善良。
慎:谨慎。
⑾先君:已故的国君。
⑿勖(xù):勉励。
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鉴赏
《燕燕》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
抒
未完,继续阅读 >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