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策略
发布时间:2021-09-16T01:57:29.20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4期5月作者:杨帆朱雅琼
[导读] 为了有效的解决配电网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电力管理部门首先要对配电网的运行设备中存在的风险情况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存在的故障风险这两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制定最符合当前电网设备运行现状的检修策略,
杨帆朱雅琼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公司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为了有效的解决配电网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电力管理部门首先要对配电网的运行设备中存在的风险情况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存在的故障风险这两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制定最符合当前电网设备运行现状的检修策略,在降低综合检修风险的情况下,有效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风险评估;配电网检修;策略
1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原理
首先将配电网的检修工作划分为两个分布,第一部分为风险分析,第二部分为检修实施。
其次在风险分析阶段,对配电网当中的所有配电设备实时状态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评价,从而为后期的检修策略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最后根据制定的检修计划,进行实际检修实施,并对检修过程进行评价考核。
在开展整个配电网检修过程中,完全以设备风险控制为核心,借助风险评估提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配电网的风险评估以及检修步骤
2.1设备信息收集
设备信息收集作为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条件,在进行配电网检修计划制定之前,需要对当前配电网电力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包括设备运行之前的信息,运行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数据信息,进行检修试验信息等。
2.1.1设备运行之前的信息
主要是对配电网的相关电力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采集,包括设备的交接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以及相关安装调试信息等。
2.1.2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信息
对当前设备的运行记录、维护记录以及相关故障情况进行采集。
2.1.3检修试验信息
对电力设备在检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项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包括诊断报告、故障处理记录等。
2.2设备状态评价
在进行设备的状态评价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细化特征的评估,例如将设备拆分成不同的零部件对其进行打分评价,评估单个零部件如果出现故障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何种影响,从而确保对设备的状态评价更加合理,同时表现出当前电力设备的运行特征。
该环节不仅是对当前配电网运行现状的信息整理,更是对其故障和缺陷进行汇总分析。
设备状态评价的准确性,关系着后期配电网检修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3设备检修策略
需要结合实际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设备检修策略。
目前,设备检修策略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检修等级:其中,停电检修为A、B、C三个等级,不停电检修为等级D,带电检修为等级E。
在进行设备检修策略制定过程中,应注意下要点:(1)确保状态评价的准确性,通过对设备的检修,对故障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有效解决,确保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在进行检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电网的运行产生影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停电检修模式的选择。
(3)对于重点设备,应给予重点的关注。
尤其是存在明显异常的电力设备,还应当进行多层级的检修,一次性解决所有故障隐患。
2.4设备故障率的推算
设备故障率的推算指的是在进行设备检修过程中,还应当考虑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基于现状对设备的故障概率进行准确的推算,从而为后期的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在进行设备状态评价时,需要根据设备在一定周期内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在进行故障率推算时,还应当根据长期配电网的检修策略进行推算,从而确保配电网设备在较长时间内都能保持稳定运行。
(3)对于故障率较高的配电网设备,在进行故障率测算时,可以适当的提高测算标准,从而缩短检修周期。
此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外界各种因素对设备的影响,提升故障率测算参数的全面性,保障推算结果的准确性。
3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策略
3.1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负荷转供
电网负荷转供是通过电网负荷划分的形式降低检修区域负荷水平,从而为检修活动的进行提供有力条件。
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负荷转供其关键点在于结合区域电网拓扑结构、运行特点,按照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负荷转供方案的选择。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根据配电网设备检修的要求定位负荷转供备选区域,以此为基础搜索相关设备检修环路集,并对环路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负荷转供路径。
3.2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过载控制
设备线路过载问题是配电网检修还在弄面临的重要安全问题,同时也是基于风险分析的检修方式考虑的核心要点。
在检修过程中,设备出现过载问题后,在局部支路功率超限的条件下,应及时对负荷进行调整,通过符合转供、有功调整以及降负荷等措施消除过载问题。
配电网在日常工况运行条件下,出现过载问题的几率较小,但在检修过程中设备冗余度下降,出现过负荷问题的概率大大提升。
3.3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软件分析
当设备检修时,伴随着电网拓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改变,系统的运行风险也随之发生变化,需要开发检修状态下地区电网运行风险评
估及其辅助决策系统,使之利用系统海量的实时运行信息、历史数据实现检修方式下的地区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在此背景下,基于检修方式下的地区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控制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地区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决策系统平台,实现对不同时段不同运行方式的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给出电网调度运行的各种运行操作风险评估的辅助决策信息,为电网风险预防及管控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持。
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以某县级供电公司为例,该公司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对本地的配电网检修策略进行优化。
在已知本县区配电网设备监测结果、待修设备以及其对应的检修等级的基础上,对本县区配电网中的33台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策略的制定。
对于待修的配电网设备,以线路或者变压器为一个配电网检修单元。
4.1检修方案
首先将全年以周为单位,划分为52个时段,设定单位时段内配电网检修的工作量为3,针对每个时段的检修模式以及N-1故障模式下的电网,进行潮流分析,从而获得本县区配电网负荷的损失情况,最终得到了以下三种配电网检修策略: 4.1.1方案一
在本县区配电网检修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优化,对于配电网设备,仅考虑其互联变化和负荷变化情况。
4.1.2方案二
在方案一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的配电网设备目前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因为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的电网运行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检修策略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4.1.3方案三
在方案二的基础之上,对配电网设备可能存在的健康状态变化进行了预测。
4.2方案分析
(1)方案一只是简单地对传统的检修进行了一定的优化,虽然减少了因为设备检修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但是忽略了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风险依然较大。
(2)相比较方案一,方案二对设备存在的故障,以及可能对电网和设备导致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升了检修策略的合理性,但是忽略了设备健康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缺乏长远性。
(3)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对配电网的各设备进行了健康状态的合理预测,提高了电网和设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配电网检修策略更加趋于合理。
因此供电公司应选择方案三,来对配电网进行检修。
5结束语
在实际的检修作业的工程中,应从地区电网实际情况出发,对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网检修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准确把握这一模式的核心要点,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从而全面提升配电网设备检修的实际效果,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沁,李永,陆惠忠,陈红,黄浩,储贻道.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J].电气应用,2019,38(4):72-78.
[2]郑纯.配电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措施[J].电力系统装备,2020(1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