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疼痛部位不典型: 可发生在下颌部到上腹部任何部位,表现为牙痛、
咽喉疼痛,颈、肩或背部疼痛、上腹痛、上肢 痛等。 3.疼痛程度和性质不典型: 表现为胸闷、心前区的压迫感等
• (二)心绞痛的分型
1.稳定型心绞痛
– 是指心绞痛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持续在2个月 以上,而且心绞痛发作性质基本稳定。
2.不稳定型心绞痛
•概述
–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 原发性:是指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
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 继发性:是指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
现之一,约占5% –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
张压≥90mmHg
病因和病机
• 神经精神学说 • 遗传学说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 钠与高血压 •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 胰岛素抵抗 • 其他: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
现心悸、气急为原则。 • 避免诱发因素,如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
过多等。 • 严格遵医嘱服药,强调不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的重要性。
服洋地黄者应会识别中毒反应并及时就诊;用血管扩张剂 者,改变体位时动作不宜过快,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 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防止病情发展。
二、原发性高血压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 110 <90 <90
• 【护理评估】 (一)病史评估
(二)身体状况评估
(三)危险程度的评估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心电图2.X线胸片3.超声心动图4.测定24小时血压动 态变化5.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素氮和肌酐等检 测。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不同的特点:
1.无明显诱因 发热和呼吸道感染常是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 急性心梗诱因
2.症状不典型,病人无胸痛或胸痛轻微。胸痛 随年龄增高而减少,气促和意识障碍随增龄增 多。
3.并发症多 如心力衰竭、心室破裂、休克等
4.以其他症状为首发症状
护理
• 【护理评估】
(一)病史评估
1.活动无耐力 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有关。
3.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钠、水潴留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洋地黄中毒与应用洋地黄过量有关;感染与肺淤 血 有关。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一)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
1.休息与活动 2.饮食 3.用药 4.加强心理护理
• 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 尿病、吸烟等。
• 【临床特征】
先兆症状:可在心肌梗塞数日或数周前出 现,主要有:
既往无心绞痛者新近出现心绞痛
原有的心绞痛加重:表现在发作频繁、程度加重、 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因不明显等
典型症状:持续性的胸痛,硝酸甘油无效或疗 效 差,同时伴有大汗、恐惧等症状。
休息:前3天绝对卧床休息,以后根据病情合理 安排活动。原则是即不能一味卧床、不活动,又 不能操之过急、过分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饮食:进食清谈、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宜 少量多餐。
心理护理:解除焦虑、烦躁等情绪,减少耗氧
药物护理:止痛药、溶栓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排便护理:瞩病人严禁用力排便;急性期常规使 用缓泻剂
• 体位性低血压 • 老年人合并症多 • 治疗难度大个体差异大
高血压分类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型)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型) 3级高血压(重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20 <130 和 130~139 140~159 和/或 140~149 和/或 160~179 和/或 ≥180 和/或 ≥140 和 140~149 和
了解病人发病的原因、发病时情绪状况,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 时间和程度等
(二)身体评估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l.血液检查 2.血清心肌酶测定 CPK、CPK-MB、AST、乳酸脱氢酶等 3.心电图检查 4.超声心动图检查
(四)心理-社会评估
•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3.恐惧 与剧烈疼痛产生濒死感、处于监护病室的陌生环境有
以清淡、无刺激、易消化饮食为主,低盐低脂; 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稳定情绪等
• (二)坚持治疗,维持正常血压
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规律服药,遵医嘱调整剂 量,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 (三)高血压危重症的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 2、合适体位:高血压脑病,侧卧,头偏;合并
左心衰,半坐卧位;其余抬高床头,与地面成 30~40度角 3、持续低浓度吸氧 4、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安全 5、建立静脉通道快速降压 :首选硝普钠 6、有高血压脑病时宜给脱水剂 7、患者有烦躁、抽搐,则给予镇静剂
(五)心理-社会因素评估
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分 层标准
血压水平(mmHg)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收缩压 140~159或舒张压 90~99)
2级(收缩压 3级(收缩压 160~179或舒 ≥180或舒张 张压100~109) 压≥110)
无其他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
• 【护理目标】
•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 2.饮食 (二)病情观察
1.心电监护 2.防治并发症 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
(三)用药护理
1 利多卡因:注意给药的剂量和速度 2 胺碘酮:副作用有胃肠反应、肝功能损害、低血压 3 普萘洛尔:主要用于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可引起心动过缓、房
室传导阻滞等。 4 普罗帕酮:主要用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4.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潜在并发症 (1)心律失常(2)心力衰竭(3)心源性休克
• 【护理目标】
1.疼痛程度减轻或消失,恢复一定的身体活动。 2.焦虑和恐惧消失。 3.无并发症发生。
• 【主要护理措施】
立即入住监护病房(CCU),密切心电监测
给氧:2-4L/分氧流量给氧,必要时可面罩给氧
心肌纤维化所致,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似, 临床上以心衰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 猝死型冠心病:多因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 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的猝然死亡
(一)心绞痛
• 概念: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 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 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征
• (一)临床特点
1.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 吸烟
(二)缓解呼吸困难
1.吸氧2. 取半卧位或端坐位3.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三)预防感染 (四)用药的护理
1.洋地黄2.利尿剂3.血管扩张剂
健康指导
• 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护心功能。 • 饮食宜清淡、低盐、易消化、富营养、含适量纤维素饮食,
防止便秘。 • 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避免劳累,活动量要适宜,以不出
临床特征
• 老年高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 收缩压≥ 140mmMg和(或 )舒张压≥ 90 mmMg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
收缩压≥140mmMg和(或 ) 舒张压<90 mmMg
• 多在老年期发病.
临床特征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最多见 为主要类型最显 著特征
• 脉压增高 是衡量硬化程度可靠指标 • 血压波动性大 易受季节、气候、情绪等影
Ⅱ级:病人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上 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Ⅲ级: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 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IV级:病人不能从事任何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五)心理-社会评估
• 【护理诊断】
• 【临床特征】
1.病因复杂 2.症状不典型 3.药物疗效不理想 4.症状重变化快
护理
• 【护理评估】 (一)病史评估 (二)身体状况评估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
• 【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组织脏器供血不足有关 2.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不佳、缺乏相应的知识有关 3.潜在并发症(1)心力衰竭(2)猝死(3)休克
•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本病为多因素作用于不同 环节所致,主要和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 烟、缺少活动、遗传等因素有关。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隐匿型冠心病: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改变,但病 人无自觉症状
• 心绞痛型冠心病 •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因长期心肌缺血导致
– 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 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迅速 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或猝死。
护理
• 【护理评估】 (一)病史评估
健康史、生活史、有无诱因等
(二)身体状况评估 (三)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 2.放射性核素检查 3.冠脉造影 4.其他
(四)心理-社会因素
• 【健康指导】
– 改变生活方式 – 合理的运动和锻炼 – 避免诱因 – 随身携带抗心绞痛药 – 指导病人用药:遵医嘱使用药物 – 定期复查
四、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 起源、传导发生异常。
• 心律失常的分类(复习) • 发病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生率随
年龄增长而升高。常见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药物中毒、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二)健康指导
饮食 避免诱因,防止意外 备药 适当锻炼 定期复诊
(二)心肌梗死(AMI)
• 概念: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 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 心肌因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坏死。
• 发病情况:以老年人为多,并发症多,预后 差,死亡率也就高。冬春两季发病较高,北 方地区较南方地区为多。
护理诊断
•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心肌梗死与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或治疗不当有关。
• 【护理目标】
1.病人疼痛缓解,生活能自理。 2.能叙述心绞痛的诱因,遵守保健措施。
• 【护理措施】 (一)缓解疼痛发作
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甘0.3~0.6mg,如 不缓解,可重复服药一次,无效立即去医院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糖 尿病,或靶器官损害者;
高危
有并发症
极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 【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病人缺乏高血压病的知识,因而不能规律服药 2.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脑出血
• 【护理目标】
1.病人及家属能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积极配合 治疗。
2.无重要脏器损害。
护理措施
• (一)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四)心理护理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概述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 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 冠心病:包括CAHD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 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 发病情况:本病在欧美国家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首位, 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多于女,脑力劳动者多见,是老年 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健康指导
1.合理膳食 低盐、低脂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及饮用刺激性
饮料,戒烟酒。 2.通畅大便,防治便秘 多食粗纤维食物、饮蜂蜜水等,保持大便通畅。 3.适当运动 4.指导用药 注意降压药不良反应;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
然撤换药物。 5.监测血压,定期门诊复查 6.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
一、心力衰竭
定义: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 一种综合征。
• 临床特征 (一)临床表现隐匿,症状不典型 (二)合并症多 最常见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三)感染为其最多见的诱因 (四)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 【护理评估】 (一)病史评估
(二)身体评估
(三)心功能分级
I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 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