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筑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传统民居特点:
1、雅淡清爽的色调。
民居多施青砖石脚的墙壁,碌灰筒白泥瓦屋顶,黑色或深色的桁条,桷板、门扇、窗框,白泥方砖墁地。
色调雅淡,显得端庄沉实,无喧闹、华丽、轻浮之感。
2、紧凑的布局。
传统民居以低层高密度的,前后紧接,比肩接踵,即使是庭园住宅也是占地不太多而安排紧凑。
3、玲珑通透的意境。
缕空的花罩,挂落,通透的门、窗、横披、栏杆、虚实相间的布局,造就一种玲珑通透的意境。
厅堂较多,而且高大开敞。
4、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
与北方建筑的豪放粗犷有别,闽粤建筑较为精致细巧。
墙上饰彩画,灰塑和砖雕,梁架和隔扇上施木雕,美不胜收。
虽然建筑形式、建造手法各异,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适应生产、满足生活为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于安排,外观简朴,内部布置较灵活。
海南传统民居建筑格局:
海南民居布局上外封闭、内开敞,空间上以敞厅、天井、庭院、廊道和室内屏风,组成开敞、通透的室内外空间结合体系。
海南传统民居一直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合院式”民居的空间特征,注重院落围合感,强调轴线,主次分明,内外有别,同时受传统的风水观念控制。
在正屋房间布局中,也与内地类似,中轴对称,明间设正堂,供奉祖先牌位,两旁为正房,供屋主居住。
另外,海南传统民居更多的“借用”了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基本布局,如护厝(横屋)、榉头(厢房)、三间张(三开间)、左尊右卑等;此外,海南民居在大的院落布局关系和细部装饰上也呈现出岭南民居“改进版”的某些形象。
“虽然血缘相近,海南民居依然有自己的独特性。
”长期以来海南近代建筑在中国传统民居大家庭中一直缺乏应有的地位,被纳入广东民居体系中。
这种独特性,从平面布局到建筑形式,从装饰工艺到建筑结构,广泛存在。
屋顶正脊的例子:闽南岭南传统民居屋顶正脊多呈弧形曲线,向两端起翘成燕尾;海南民居简化了正脊的形式,脊两端用脊吻,强调立体感;脊吻形式与前两者的龙凤等不一样,多用草尾、祥云等图案。
“这体现了海南人谦虚、低调的生活态度和质朴的情感。
”在山墙建造方面,岭南较多用镬耳山墙,常以此来显示富有。
而海南屋顶多作硬山顶,因此多为人字山墙,装饰较前两者相对简约明快。
在座向方面,“前面水后面山”是较理想位置选择。
座北朝南为最理想走向,其次为座东朝西,唯罕见座南朝北。
此外,讲究房屋后高前低。
其理由是后之山之高为背表示有靠山,前之低之临水为座“龙”,可荫护家庭人丁兴旺、财源广进。
这也是民间所说的“风水”。
海南民居周围喜植树木,故房屋多掩映于郁郁郁葱葱的热带林木中,这些树木既有经济
价值,如椰子树、荔枝树、槟榔树、竹子、龙眼树等,又可清新空气,美化环境。
海南传统民居建筑结构:
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正屋、横屋、路门和院墙。
横屋分开廊和窄廊两种形式。
双横屋(开廊)
单
横屋
(开
廊)
双横屋(窄廊)
建筑装饰元素:内敛和草根
“建筑装饰元素及组合是文化的重要体现。
”海南孤悬海外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客体性,海南努力学习大陆悠久绚烂的主体文化,也十分重视吸收周边文化。
因此,海南近代建筑装饰呈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海南近代建筑装饰主要有灰塑、陶塑、彩绘、木作、石作等分类。
这些装饰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功能。
海南近代建筑的装饰主要运用在屋脊、山墙、瓦面、檐口、门窗、梁架、廊柱、栏杆、地面、墙面等处。
因海南四面环海,海风对岛上的建筑构件有腐蚀性影响,建筑装饰首当其冲,腐蚀较严重。
因此海南建筑装饰材料多就地取材,并按当地传统工艺制作,尽可能地降低腐蚀影响。
海南近代建筑装饰所选题材大部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福禄寿喜等内容,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在海南近代建筑的装饰中,海南文化的内敛、草根的特质表现得比较充分,“它不像闽南民居装饰那样繁复、气派、多样、富丽,而是简朴、精炼、低调、包容,特别是‘草尾’元素的广泛应用,更体现出海南的海岛特色与草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