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教案
设计
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如下特点:普遍性、区域性、季节性、持续性、交替性和阶段性。

一、低温冷害及其防御
(一)冷害及其防御
1.冷害类型
根据低温对植物危害的特点及植物受害症状,可分为障碍性冷害、延迟性冷害和混合型冷害等类型。

按季节与地域性可分为春季冷害、秋季冷害、夏季冷害和寒害。

2.冷害的防御
(1)因地制宜,安排好品种搭配和播栽期。

(2)地膜覆盖,以水增温和喷洒化学保温剂等方法,来增强植物抗御低温的能力。

(3)运用科学方法找出作物适宜的复种指数和最优种植方案。

(4)选择耐寒品种,保苗早发,合理施肥,促进早熟。

(5)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冷害防御能力。

(二)霜冻及其防御
1.霜冻的类型
根据霜冻发生的时期,可分为早霜冻(秋霜冻或初霜冻)和晚霜冻(春霜冻或终霜冻)两种。

2.霜冻的时空分布
3.霜冻的防御措施
(1)选用适宜品种,选择背风、向阳、避冷避冻地形种植植物。

(2)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栽时间,要以避开终霜为准。

(3)应用生长抑制剂,调节发育速度,降低霜害危险性。

(4)选用耐寒作物和品种,促进抗寒锻炼,提高植株抗寒力。

(5)营造防护林、风障和采用覆盖法、加热法、烟雾法、灌水法等临时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使降温幅度减小。

(三)冻害及其防御
1.冻害的发生时间和指标
类型:根据冻害发生的时间可将冻害分为初冬冻害、严冬冻害和早春冻害三类。

指标:初冬冻害一般以入冬降温幅度或抗寒锻炼减少天数为参考指标。

严冬冻害主要以冬季负积温、有害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度为冻害指标。

早春冻害常以稳定通过某一界限温度之后的极端最低温度为冻害指标。

2.冻害的地区分布
3.冻害的防御措施
(1)合理布局,确定合理的农业植物种植北界和上界。

(2)选育抗寒性强的品种,加强冬前管理,增强抗冻能力,避免或减轻冻害。

(3)选择具有明显冬暖效应的生态环境种植。

(4)采用覆盖、露天增温和喷施化学药剂等方法调节农田小气候。

二、干旱及其防御
(一)干旱的类型
按干旱发生的的季节,可分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

(二)干旱对植物生产影响
(三)干旱的防御措施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合理耕作保摘
2.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缓坡修梯田,种耐旱作物,陡坡植树种草,坡下筑沟坝地
3.耕作保墒
4.蓄水积水,节水灌溉
5.采用砂砾、地膜、秸秆等材料进行覆盖
6.积极培育、推广抗旱、耐旱、耐瘠植物品种
7.适量使用化学覆盖剂、保水剂、抗蒸腾剂
三、干热风及其防御
(一)干热风对植物生产的影响
干热风主要对小麦、水稻生产影响严重。

(二)干热风的防御措施
1.浇麦黄水
2.药剂浸种
3.调整播期
4.选用抗干热风品种
5.根外追肥。

在小麦拔节期喷洒草木灰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

6.营造防护林带
四、洪涝、湿害及其防御
(一)洪涝、湿害的类型
可将洪涝、湿害分为洪灾、涝灾和湿害三类。

(二)洪涝、湿害的防御措施
1.健全防汛体系
2.兴修水利工程修建堤坝、水库,拦洪蓄水;根治水系,加固堤防,疏通河道,以利排水,减少洪涝。


3.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良土壤,提高排涝、耐涝能力;建立建全农田排灌系统,畅通排水,实行山、水、田、林、路、坡等综合治理,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4.调整作物布局。

有效利用各种耕作栽培技术,选择耐涝、耐湿品种,适当调整播栽期。

5.保持水土
6.加强涝后管理
复习思考:
1. 如何防御低温冷害?
2. 干旱与干热风有何区别?如何防御?
3. 如何防御洪涝、湿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